創業故事失敗案例

  創業失敗不是可恥,只要懂得吸取經驗,這份創業經歷就不會浪費。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創業故事失敗案例的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啟發。

  1:飾品店失敗的之案例分析

  我是學工科的,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本專業的技術工作。而市場經濟時代,社會變化很快,我所從事的行業不景氣,我總感覺到面臨下崗失業的危險。可是,我的年齡、專業在求職上沒有任何優勢,所以我不打算繼續找工作,而是想自己做點什麼。

  我所在公司上網很方便,時間也很充裕,於是我成天泡在網上尋找商機。網路上鋪天蓋地的加盟廣告,每個專案我都覺得不錯,都讓我蠢蠢欲動,可是逛街時發現大部分的加盟店經營情況並不好,網上也有很多論壇說加盟陷阱太多,於是我不敢貿然投入大量資金。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一個本地網站的二手市場上發現有人要轉讓一批飾品,出於好奇,我跟那人聯絡問了問情況。起初我並沒有想買,因為我畢竟毫無這方面的經驗。

  誰知兩天後那人又給我打電話,熱情地說讓我先看看貨,迫於情面和女人的愛美心理我答應了。那人是一個很有氣質也很精明的南方婦女。她說要出國,所以想把剛從廣州精心挑來的飾品轉讓出去。據她介紹,做飾品利潤非常高。非典時期利潤是最少的時候,但就是那時,每月的純利還有2000多元。她的說法很讓我動心。

  我隨後又看她帶來的樣品。那些樣品很精緻,當然標價也很高。她說可以按照標價的二折轉讓給我,這樣的話無論我怎麼賣都不會賠錢的。聽了這話,我真的動心了。可是,我告訴她我現在沒有店鋪。她聽了以後又給我推薦了兩個地方,並說馬上就要出國,要我抓緊時間決定,還有別人也在跟她聯絡。

  於是,我就去了她推薦的一個地方。那裡是一個國際商業中心。市場組成大部分是小商鋪,面積也就四五平米,月租金一千元左右。這樣的條件我覺得還可以接受。正巧的是這裡還有幾家空房,都寫著轉租。我試著聯絡了幾家,有一家位置不錯,租金也較低。

  其實,我也懷疑過這裡是否生意不好,可是問了幾家店主,他們都說現在剛開業沒多久,商鋪嘛,肯定要養一段時間的,這個商廈有政府

  的投資,不會垮的。我想想,覺得這個說法還是有道理的,反正我做兼職,也不靠這個買賣吃飯,只要不賠錢就行了,先在這練練唄。

  別的準備好了,現在就剩下人的問題了。我每天是要上班的,僱人又不知根底,找誰呢?

  我想到了待業在家的小姑子,她那麼聰明能幹,先幫幫忙肯定沒問題。跟她一談,她馬上就同意了,說好先幫幫忙等理順以後再僱人。

  萬事俱備,我覺得上天可能在幫忙吧,什麼事都這麼順利,註定我要幹這行了。我馬上接收下那批飾品並租下店面。

  誰知,我剛付完錢,小姑子卻通知我她要準備考試,幫不了忙了。

  這是給我的第一個打擊,可是箭已在弦,不得不發了。我只能是硬著頭皮走一步算一步了。小姑不來,大不了就是僱個人唄。但是第二個打擊隨後就來了。在辦進場手續的時候,商廈宣稱二樓是服裝商場,不能經營飾品。轉租的時候房東和租戶都告訴我合同上寫的是經營服飾,包括服裝和飾品,而且當時也有其他人在經營飾品,我就沒有深究。現在管理人員告訴我,他們正在清理那些不守規定的攤位。我的心涼了一半,難道我白交租金了嗎?好多人勸我先幹著再說,反正現在還沒管。租金已交,也只好這樣了。

  租房後正趕上我去杭州出差,於是順便採購了一些飾品,也採購了少量的睡衣、肚兜等,以防真的不讓賣飾品我無法應付。等我回來,已經是兩週之後了。時間就是金錢吶!我草草裝修,把貨物上櫃。看著那些精美的貨物,我還是很有信心的。剛開始沒有僱員,我和老公就下了班輪流去,雖然辛苦點,但是能夠做成生意還是很高興的。白天的時候想到店裡正關著門,心裡就火燒火燎的,於是貼出了招聘廣告。人可是大事。

  好在沒幾天,就有人介紹了個小姑娘給我。我看,感覺小姑娘條件還不錯,就僱傭了她。有了人我就省心了。什麼事都有人頂著,我就是沒事去抽查一下,看看缺貨去附近的批發市場上點貨。我發現,總有人問我店裡沒有的東西,比如指甲油、假睫毛、脣油、鑰匙鏈等,應顧客需求我都上了點。兩個

  月下來一盤點,每個月都要虧損一二百元,我認為生意剛開始也沒有太介意。

  誰知道,這個商廈的情況每況愈下,過了七、八月份的旺季,顧客越來越少。

  這個商廈的開發商是地產商,他們在開盤時炒作得非常厲害,買商鋪的人甚至連夜排隊,然而商鋪賣出後他們就不再宣傳。商廈都開業半年了附近住的人竟然還有不知道的。而且由於商鋪大部分都賣給了個人,由業主進行出租,給管理上帶來很大困難,到後來根本無法管理。

  另外,由於開始大家對商廈的期望值很高,租金也定得很高,相應的貨物的價格就水漲船高,而附近居民的購買力和層次並不高。這也是造成人們望而卻步的原因之一。

  隨著客流量日漸減少,商戶的商品開始積壓,大家情緒十分低落。一些商戶在秋冬季還在賣夏天的衣服,有的商戶乾脆退場,有的商戶沒退場卻也總是關著門,而開著門的商戶又打牌、下棋,總之不務正業。商場的這種情況使客流量更加稀少,如此形成惡性迴圈。到後來,商場的攤位租金降到300元,可是我賠錢賠得更厲害了。那時我連服務員都僱不起了,因為僱人比關著門還要賠錢。商廈此時門可羅雀,成天空蕩蕩的,只有幾個攤主在聊天。在這種情況下,就是想賠錢甩貨都沒有人搭理。合同到期後,90%的商戶已經撤場。我也無法再繼續支援下去,只得帶著一堆貨物收場,到現在我的手裡還剩下一堆精美的但已經過時的飾品。

  這場生意我支援了半年,賠掉了幾千元錢,不過,我從中也積累了不少經驗和教訓。總的來說有以下幾點:

  首先,選擇專案一定要謹慎,尤其是涉足自己不瞭解的行業,最好有行家指導,要多做調查研究。

  第二,對於飾品來說一般不要接手轉讓的,因為再好的飾品都有時尚性,過了時就一文不值。

  第三,做買賣最重要的是選址。要仔細考察地理位置,還要考察客流量以及附近居民的購買能力,還有一點,就是考察物業的管理能力。千萬不能租那種產權和經營權都出售給個人的商鋪。如果一個地方同時有很多商鋪轉讓,一定不能租。

  第四,開始上貨不要求全求多,再全也會有人需要你沒有的東西,而上太多的貨就會佔壓資金,而且太全的話還會形成雜亂的感覺。

  第五,創業並不是容易的事,不是你僱個人幹就能賺錢,至少在先期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和時間,因此兼職創業要有足夠的時間和自由度才能考慮。

  要審時度勢,見好就收。如果是自己無法控制的原因造成經營不好,馬上止損撤退另謀高就還能避免更大損失。

  希望我的經歷能給想創業的朋友們一些借鑑,如果是這樣,那我的失敗也還增加了更多的社會意義。我的失敗也就值了。

  2:做X家豆腐連鎖讓我虧了一萬多

  去年十一月份左右,不想繼續給人打工了,想自己做個實實在在的專案,最後看好豆腐加工的連鎖專案。這是在央視相關欄目播過的專案,我想這個專案應該是不錯的,因為豆腐是一種大眾食品,中國人沒吃過豆腐的可能很少,所以它的市場我覺得應該不是問題。

  最主要的是我在北京和我出差的時候基本就沒吃到過讓我滿意的豆腐,所以我覺得只要豆腐的品質好,就肯定能賺錢的。為了做好這個專案,我給這個連鎖的總部聯絡,我讓他們給我介紹一個在北京附近的連鎖店,我想先看看再說。

  經過考察,我覺得真是很不錯呢,就去了總部進行培訓。在考察時我瞭解到在沒有連鎖店的城市做可以發展分店,總部對發展分店是有獎勵的,基本情況是第一家做的連鎖店發展兩家以後就可以做總店了,在沒做總店的時候,每發展一家獎勵1000元,做總店後每發展一家獎勵3000元,我一看,這個政策真是不錯的阿,自己做一個店本身就應該盈利的,再加上發展分店的獎勵,一年純利潤30000左右肯定是沒有問題的阿。

  經過了解,我確定了去某地發展。結果就完全不是你想象和計算的那樣了,首先是豆腐的出品率有差異,這裡不是講人家把咱給騙了,做豆腐和黃豆有很大關係,此地的和彼地的出品率就不一樣的,出品率低,價格就要高,價格高就沒有競爭力,同時各地居民的消費意識也不一樣,有的地方的人,起碼是大多數的人就很看重產品的品質,可是有的地方的人就更看重價格。

  經過幾個月的辛苦勞作,終於可以不賠錢了,可是也不算掙錢,能掙300至400吧,可是你知道把我給累得嗎。那就是一個累啊,這是我工作以來受累最大收入最少的一個階段啊。我依然堅持著,因為還可以做連鎖分店阿,而且真是有人對這個連鎖感興趣了。不知是不是我的運氣太差了,總部在這個時候出了問題,告訴我一個月內暫停連鎖分店的運作。我的氣一下就給瀉了。都說是大樹好乘涼,可是城門失火也殃及池魚啊。

  我狼狽的逃回了北京。加盟培

  訓費花了5000,購買裝置及相關原料7000多,其他費用2000左右,還有想不起來的,因為我不記帳的。只記得20000多的存摺最後回北京的時候就拿回了10000元。有些專案其實也不是騙人不騙人的問題,最後不做了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你的期望值啊等。所以不管做什麼專案,一定要考慮周全,這件事給我的教訓就是不要急著自己做,你可以先想辦法給做的人打工,這樣可能就不會最後後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