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頭菇的採收與加工

  猴頭是一種著名的食用菌,味道鮮美,歷來作為高階席宴上的四大名菜之一,不但營養豐富,而且藥效特別顯著深受群眾歡迎。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了方法技術,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採收

  當猴頭菇子實體長滿刺毛,開始彈射孢子時,要及時採收,過遲會使子實體有苦味。採收的方法,用彎形利刀從柄基割下即可。採割時,菌腳不宜留得過長,太長易於感染雜菌,而且也影響第二茬猴頭菌的生長。但也不能損傷菌料,一般留菌腳1cm左右為宜。

  二、加工

  採收的猴頭菌,可以鮮銷,也可晒乾、烘乾或鹽漬貯存。

  晒乾將採收的鮮猴頭菌,切去菌蒂部分,排於竹簾上,置烈日下曝晒,先將切面朝上晒1天后,再翻轉過來晾晒至幹。

  烘乾將採收的鮮猴頭菌,風乾1~2天后,按大小分別烘烤。烘烤溫度應從40℃分漸提高到60℃,直至烘乾。幹品含水量為10%~13%,並要求保持菌刺完整,待冷卻及時分裝於塑料袋密封保藏。

  鹽漬將採收的新鮮猴頭菌,切去有苦味的菌柄,用清水漂洗,除去灰塵,放入0.1%檸檬酸水中煮沸10分鐘,撈出再放入清水中冷卻。淋水後,加入25%***按猴頭重量***的精鹽,層層加鹽,儲於瓷缸中。以後攪拌倒缸3~4次,上壓竹木,使猴頭全部浸入鹽水中。食用時,再用清水浸泡,脫去鹽分。

  猴頭菌的加工方法

  採收的猴頭菌,可以鮮銷,也可晒乾、烘乾或鹽漬貯存。

  1.晒乾。將採收的鮮猴頭菌,切去菌蒂部分,排放於竹簾上,置烈日下暴晒,先將切面朝上晒一天,再翻轉過來晾晒至乾燥。

  2.烘乾。將採收的鮮猴頭菌,經風乾1~2天后,按大小分別烘烤。烘烤溫度應從40℃逐漸提高到600℃,直至烘乾。幹品含水量為10%~13%,並要求保持菌刺完整,待冷卻後及時分裝於塑料***8820,-235.00,-2.60%***袋密封儲存。

  3.鹽漬。將新鮮的猴頭菌切去菌柄,用清水漂洗,洗去灰塵,放入0.1%檸檬酸水中煮沸10分鐘,撈出放入清水中冷卻。冷卻後按猴頭菌的重量加入25%的精鹽,層層加鹽,貯於池中或包裝桶中,經7天后翻池或倒桶一次,並加足飽和鹽水,最後用1~2釐米厚的鹽粒層封口。

  怎樣加工猴頭菇

  猴頭長到商品規格採收後,要及時將子實體放於通風良好的竹簾上晒乾,或用線繩串起來,掛在通風向陽處晾乾;如遇陰雨天氣,收穫量又大時,應在火炕上用文火烘乾。但應注意保持菌刺完整,以免降低商品質量。待充分乾燥後,即可裝入塑料袋密封儲存。

  也可用鹽水浸漬儲存,方法是:將鮮猴頭剪去有苦味的菌蒂,用清水洗淨,揀除雜質,放入0.1%檸檬水中煮沸10分鐘左右,撈出放入清水中沖洗,冷卻後,瀝乾,按鮮猴頭重量的25%加入精鹽。一層猴頭菇,加一層鹽,貯於缸中,將猴頭菇全部浸入水中,上壓竹片或木板。浸漬過程中,要攪拌倒缸3-4次,並且保證鹽水達到24波美度。食用時,再用清水浸泡衝冼脫鹽。

  猴頭菇蜜餞的加工方法 1.選料和處理。選形態正常,色澤潔白或微黃,無黴變,無斑疤傷的鮮猴頭菇為原料。菌絲不超過0.8釐米,直徑不大於5釐米為最佳。收後切去根蒂,清除粘附在菌刺上的碎屑和雜質,立即浸入2%食鹽水中,要儘快加工。

  2.熱燙。在鍋中放入清水,再加入適量檸檬酸,將猴頭放入煮沸5~6分鐘,撈起,迅速用冷水沖涼。對個體較大的要進行適當切分,使菇體均勻,並剔除碎片及破損嚴重的菇體。

  3.藥液浸製。配製含焦亞硫酸鈉0.2%的溶液,並加入適量的氯化鈣,待溶化後放入菇體,浸製6~8小時,撈起用清水漂洗乾淨。

  4.醃製。按菇體輕重,加入40%的白糖進行醃製。24小時後,濾取糖液,加熱至沸,並調整糖液濃度達50%,趁熱倒入缸內,糖液淹沒菇體,繼續醃漬24小時。

  5.加熱濃縮。菇體連同糖液倒入鍋中,加熱煮沸,並逐步加入糖及適量轉化糖液,將菇體煮至有透明感,糖液濃度達60%以上時,然後將糖液同菇體倒入浸漬缸內,經浸泡後撈起瀝乾糖液。

  6.烘烤。經瀝淨糖液的菇體放入盤中,攤平,送入烘房,在60~65℃溫度中烘烤8~10小時。如菇體水分含量降至24%~26%時,取出烤盤,經回潮16~24小時後進行整形,用手工將菇體壓成扁圓形菇片,再送入烘房中進行第二次烘烤。溫度控制在55~60℃,約烘6~8小時,含水量降至17% ~19%,用手摸不粘手時即可出烘房,經回潮處理即可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