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原因

  近年,校園暴力犯罪事件頻發,引發社會對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關注和討論。那麼,是什麼?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分析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原因,不難看出,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同其他違法犯罪一樣,是社會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較強的逆反心理。未成年人由於生理、心理髮育不成熟,遇到問題後,會有和成年人不同的思考方式,發生矛盾時,不能冷靜地考慮,好衝動,往往意氣用事,討厭被管束,聽不進家長等長輩的建議和勸告,容易出事。

  ***二***家庭疏於管教。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狀況和父母的言行對未成年人的一生產生著極為重要的影響。不良的家庭環境會導致子女的人格發育不健全,嚴重影響未成年人世界觀的形成,成為未成年人犯罪的客觀因素。如單身離異家庭的孩子,缺乏父母的關愛,對社會存在報復心理,對家庭產生離心力,極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引誘,從而更加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三***教育方式不合理。在家裡過於嬌寵,養成了其任性、自私的壞脾氣。當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尋求解決的辦法不當,再加上家長監護不力。還有部分學校存在管理不嚴、教育水平低下,致使少數學生,交叉感染,與社會的不良青少年接觸,最終走向違法犯罪。

  ***四***社會監管不力。網路、電視的普及傳播,一些不健康的傳媒宣揚享樂主義,渲染暴力、色情等資訊,這些不良文化影響,讓未成年人把違法犯罪當成“瀟灑”生活。嚴重誤導了青少年的三觀。

  預防未成年犯罪的具體做法

  ***一***家庭教育

  家庭是我們生活的港灣,也是未成年人的避風港,父母作為家庭環境的營造者,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為孩子做好表帥。父母應加強法律常識、德育知識、生活常識的學習,平時與孩子多交流、溝通。瞭解孩子的想法,做孩子的良師益友。孩子做錯後做及時糾正,樹立孩子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多鼓勵提高孩子的上進心、自信心。在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同時,更要關心孩子的思想品德修養。

  ***二***學校教育

  未成年人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學習文化知識。在學校進行文化知識教育時,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心理教育和生理教育。在學校設立心理輔導室。幫助青少年學生解答各種因生理成熟而產生的心理問題;加強學校制度建設,提升學校管理水平;切實減輕學業負擔,讓校園、教師、學生共同營造一個良好健康的教育生態環境。在教育中,一要加強道德教育,遵循青少年的心理特點、道德認識發展水平和思想品德,組織未成年人蔘加社群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增長社會知識和經驗;要經常組織未成年人到福利院、居委會、鄉鎮、社群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講座,讓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三***社會環境教育

  加強文明城市、社群的建設,給未成年人營造一個清新、乾淨、文明、活力的環境。作為家長,首先要做好表帥,注意自己的言行,形成一個良好的氛圍。經常邀請有關部門對轄區群眾進行普法活動,提高人民群眾法律素質,更要提升自身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