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癱治療方法

  面神經麻痺***面神經炎,貝爾麻痺,俗稱“面癱”,“歪嘴巴”、“吊線風”***,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徵的一種常見病。那麼有哪些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面癱的症狀:

  貝爾氏麻痺面癱的症狀

  1.一側偶為雙側面部表情肌癱瘓病側額紋變淺或消失,眼裂增寬,眼瞼閉合不全,鼻脣溝變淺,口角歪向健側,鼓腮時病側口角漏氣。

  2.病初多有耳周疼痛,有的患者出現耳後翳風穴疼痛嚴重,甚至會出現透皮牽扯痛。

  3.可伴有患側舌前2/3味覺減退,聽力過敏、聽力下降等等。

  面癱的分類

  根據神經受損部位的不同,面癱應分為周圍性面癱周圍性面神經麻痺和中樞性面癱中樞性面神經麻痺,二者的具體臨床表現也是有所不同的。周圍性面癱是指面神經運動纖維發生病變所引起的面癱。病變可位於面神經核以下的部位,如橋腦下部、面神經管、中耳或腮腺等。其病變側全部表情肌癱瘓。表現為眼瞼不能閉合、不能皺眉、鼓腮漏氣等,可有聽覺改變、舌前2/3味覺減退以及唾液分泌障礙等特點,其中最常見者為面神經炎即貝爾麻痺。

  中樞性面癱是指病損位於面神經核以上至大腦皮層中樞之間,即當一側皮質腦幹束受損時引起的面癱。由於面神經核上部的細胞接受兩側皮質腦幹束的纖維,其軸突組成面神經運動纖維,支配同側眼裂以上的表情肌,而面神經核下部的細胞只接受對側皮質腦幹束的纖維,其軸突組成面神經的運動纖維,支配同側眼裂以下的表情肌,因此中樞性面癱時表現為病變對側眼裂以下的顏面表情肌癱瘓,常伴有與面癱同側的肢體癱瘓,無味覺和唾液分泌障礙等臨床特點。

  面癱的形成原因:

  1、面部受寒。人們在平時除了要重視給自己的關節保暖預防風溼的侵害以外,還要重視給臉部保暖,避免面癱的危害。面部受寒是最常見的導致面癱的原因。平時不要對著吹空調,吹冷風等,要注意保暖。

  2、病毒感染。這是導致面癱的一個非常常見的因素,在臨床上具有重要的位置。面癱的患者在發病前可能有感染病史,比如說感冒等等都是常見的導致面癱的原因。一些疾病造成的感染性病變,這類疾病多是侵害耳部,面部腦部的。常見的導致面癱的原因有腦膜炎,猩紅熱等引起的病變。外傷和中毒會引發面癱的原因主要有顱底骨折,面部腦部的外傷等,中毒有幾種情況,其中比較常見的是酒精中毒。這也是常見的導致面癱的原因。

  面癱飲食保健:

  一、面癱日常生活小常識

  護理專家提醒,冬春交替季節,人們要注意不能疲勞過度,開空調以及坐汽車時切忌直接吹風,一旦出現症狀要及時到醫院診治,同時保持情緒樂觀。忌吃辛辣,刺激食物;如果發現面癱,要及時到醫院診治,一般情況下,20天左右,基本能治癒;有的人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口眼歪斜,迷信的會認為是被“鬼風”吹的,往往不好意思,諱疾忌醫;有的病急亂投醫,以上諸多因素容易耽誤治療。

  二、面癱、面肌痙攣注意事項

  1.多食:新鮮蔬菜,粗糧如豆類,黃豆製品,南瓜,玉米,洋蔥,瘦肉,山楂,紫匣,海帶,大棗,苦瓜,絲瓜,冬瓜,黃瓜,甜瓜,香蕉,桑棋。

  2.忌:生冷油膩刺激性食物,不易消化,熱性補藥,熱性食物,菸酒,羊肉、狗肉,動物肉,帶魚,辣椒 。

  3. 每晚睡前用熱水泡腳10-20分左右後足底按摩。

  4.適當活動,加強身體鍛鍊,常聽輕快音樂,心情平和。

  5.減少光源刺激,如:電視、 電腦,紫外線等。

  6.面癱疾患者應注意功能性鍛鍊,如抬眉,雙眼緊閉,鼓氣,張大嘴,努嘴,示齒聳鼾,溼熱毛巾熱脖,每晚3-4次以上,勿用冷水洗臉,遇風、雨寒冷時,注意頭面部保暖。

  7.面部抽搐時,應雙眼緊閉,嘴緊閉痙攣患者禁食酸性食物。

  三、自我按摩

  1.枕額肌額腹 患者或他人用拇指或示指指腹沿著枕額肌額腹的方向從眉弓向頭頂及從頭頂向眉弓方向輕輕地按摩。按摩時可以輕輕地從眉弓處向頭頂髮際處推拉,或緩慢地揉搓。

  2.眼輪匝肌 大部分患者表現為閉眼功能障礙及流淚。主要原因是眼輪匝肌不能有效地收縮,將眼輪匝肌從凸出的眼球上方拉下閉合。先讓患者閉眼後,再用指腹沿著上下眼瞼或眶下緣間的凹陷處按摩。在上、下眼瞼上從內向外,再從外向內輕輕地推拉,有助於上眼瞼功能恢復。這種方法亦有助於閉眼。一般周圍性面癱主要表現為上眼瞼閉合障礙。重度病變型面癱,可以出現下眼瞼上提障礙。個別患者出現下眼瞼輕度外翻,主要由於面癱後下眼瞼鬆弛所致。亦可採用上述手指推拉的方法治療。囑患者閉眼,用拇指及示指的指腹,分別沿著下眼瞼面板從內向外,再從外向內輕輕地推拉。個別的患者在面部表情肌大部分恢復後,遺留上眼瞼閉合不全,採用此方法按摩治療,可避免或減輕恢復後的眼瞼攣縮。

  3.提上脣肌 提上脣肌又稱上脣方肌,起源於眶下孔上方、眶下緣的上頜部,此處位於眼輪匝肌的深部。提上脣肌的一部分肌纖維向下進入上脣外側面板,其他纖維與口輪匝肌纖維交織。因此,按摩時應在患側的上口輪匝肌向鼻翼旁及顴部按摩,然後沿著鼻脣溝或口角上向顴部按摩。用拇指或示指和中指指腹按揉顴部或沿著肌肉方向推拉按摩治療。

  4.顴肌 顴肌分為顴大、小肌,起於顴骨止於口角。主要上提及向外拉口角,可沿著肌纖維,由口角旁向顴骨方向推拉或按揉。

  5.口輪匝肌 上口輪匝肌:用示指及拇指的指腹,沿著患側口角向人中溝方向,然後沿著人中溝向口角方向按摩。下口輪匝肌:用示指及拇指指腹,沿著患側口角向中心方向,然後再向患側口角方向按摩。

  6.下脣方肌 用拇指指腹從口角下方向內側及向下輕輕按摩、推拉,有助於下脣方肌、頦肌、三角肌功能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