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怎麼治才有效

  頸椎病是生活中危害比較大的骨科疾病,那麼我們面對這一疾病有什麼比較好的治療方法呢?常見的治療方法是什麼呢?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治療頸椎病的方法。

  治療頸椎病的方法

  1、頸椎牽引

  最為常用,既可限制頸部活動,又能使頸部肌肉充分鬆弛休息,使排列紊亂或脫位的椎體間關節恢復正常。

  2、理療

  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即離子導人法、超短波法、石蠟療法,其它如炒粗鹽及熱水袋熱敷、電褥子等。

  3、推拿按摩

  包括旋轉推拿。在早期,除了脊髓型頸椎病外均有幫助,可隔1~2天治療一次,以3~5次為準。注意過多過重的推拿可帶來損害,應慎重。

  4、鍼灸

  依據經絡選擇穴位,留針治療效果較好。可據病情分療程治療。

  5、 封閉療法

  分疼痛點封閉法及選穴位封閉,又叫水針療法。可用丹蔘或當歸注射液、枸杞注射液或5%葡萄糖液。常用穴位有頸夾脊穴、風池穴、頸肩阿是穴***即壓痛點***、曲池、合谷等。每次選。2~3個穴,隔日一次,14次為一療程。

  6、中藥療法

  可依據中醫師處方用藥,也有中成藥如頸復康、頸痛靈、活絡丹等。

  7 、西藥療法

  主要是消炎止痛藥,如消炎痛、萊普生、阿斯匹林、芬必得等,但從藥時間不可超過兩週,若不見效即要更換治療藥物。另外可加用維生素B1、B2或三磷酸腺苷等效果更好。

  8、圍領

  即頸託或叫頸圍,一般外出或工作時用。其作用不是固定頸部,而是限制頸部的活動,特別對頸椎不穩者效果更好。

  頸椎病的危害

  1、中風:經不完全統計,中風病人有90%以上都有頸椎病,可很多人不注意,到中風後還不知道,特別有很多醫生也不瞭解。

  2、頑固失眠,神經衰弱:經臨床觀察有這種病的人70%以上有頸椎病發生。可很多病人和醫生只是一味的治失眠。

  3、反覆發作的頭暈:主要是椎動脈壓迫所引起,如果在高處作業、河邊行走、開車途中、機器操作時突然暈倒,就會帶來很嚴重的後果。

  4、嚴重的記憶力下降。

  5、頸部僵硬不能轉動。

  6、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7、上肢疼痛無力。

  8、高位截癱。

  9、耳聾。

  頸椎病食療方法

  1、山丹桃仁粥

  山植,丹蔘,桃仁***去皮***,粳米。製法原料洗淨,丹蔘先煎,去渣取汁,再放山楂、桃仁及粳米,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作用。

  2、參棗粥

  人蔘,粳米,大棗。製法人蔘粉碎成細粉,米、棗洗淨後入鍋,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再調入人蔘粉及白糖適量。有益氣補血的作用。

  3、壯骨湯

  豬骨***最好是豬尾骨***,杜仲,枸杞子,桂圓肉,牛膝,淮山藥。製法原料洗淨,豬骨斬碎,共入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煎40-60分鐘,加適量花生油、鹽、蔥、姜等配料,取湯服用。可補肝益腎,強筋骨。

  4、木瓜陳皮湯

  木瓜,陳皮,絲瓜絡,川貝母,粳米。製法原料洗淨,木瓜、陳皮、絲瓜絡先煎,去渣取汁,加入川貝母***切碎***,加冰糖適量即成。可化痰,活血化瘀,疏風通絡。

  5、川芎白芷燉魚頭

  川芎15克,白芷15克,鱅魚頭1個,生薑、蔥、鹽、料酒各適量。川芎、白芷分別切片,與洗淨的鱅魚頭一起放入鍋內,加姜、蔥、鹽、料酒、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後,改用文火燉熟。佐餐食用,每日1次。可祛風散寒,活血通絡。

  6、天麻燉魚頭

  天麻10克,鮮鱅魚頭1個,生薑3片。天麻、鱅魚頭、生薑放燉盅內,加清水適量,隔水燉熟,調味即可。可補益肝腎,祛風通絡。適用於頸動脈型頸椎病。

  7、葛根煲豬脊骨

  葛根30克,豬脊骨500克。葛根去皮切片,豬脊骨切段,共放鍋內加清水適量煲湯。有益氣養陰,舒筋活絡之功效,適用於神經根型頸椎病。

  8、桑枝煲雞

  老桑枝60克,母雞1只***約1000克***,食鹽少許。雞洗淨,切塊,與老桑枝同放鍋內,加適量水煲湯,調味,飲湯食雞肉。可補腎精,通經絡。適用於神經根型頸椎病。

  9、生薑粥

  粳米50克,生薑5片,連須蔥數根,米醋適量。生薑搗爛與米同煮,粥將熟加蔥、醋,佐餐服食,可祛風散寒,適用於太陽經腧不利型頸椎病。

  10、杭芍桃仁粥

  杭白芍20克,桃仁15克,粳米60克。先將白芍水煎取液500毫升,再把桃仁洗淨搗爛如泥,加水研汁去渣,二汁液同粳米煮熟。飲此粥可活血,養血,通絡,適用於氣滯血瘀型頸椎病。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