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手腳冰涼如何調理

  大家都知道一到秋冬季節的時候,很多女性就會出現手腳冰涼的症狀,那麼應該如何調理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女性手腳冰涼調理方法

  睡覺護好腳

  羽絨服比貂皮大衣更保暖,羊毛褲子比塑身衣更驅寒。辦公室多準備一件薄外套,睡覺時要注意腳部保暖,可穿溫暖的棉襪。

  吃點薑糖

  儘量少吃寒涼的水果,比如西瓜、生菜、木耳等;多補充維生素E;多吃含煙酸的食物和B族維生素,能擴張末梢血管;多吃堅果、胡蘿蔔等 溫熱性食 物;適當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芥末等;不要偏食、過度減肥,讓身體儲存適量的脂肪;氣滯血淤的女性,服用薑糖能有助於養血散寒:生薑洗淨切絲,與紅糖 同煮,趁熱飲用。

  上下班快步走

  中醫上講動則生陽,尤其是久坐辦公的上班族,平日運動太少。可在冬天選擇一些輕鬆平緩、活動量不大的, 如做操、登山、打太極拳等。鍛鍊時覺得自己的身體有些發熱,微微出汗即可。鍛鍊時間以每週3次至5次,每次半小時為宜。上下班快走,簡單地爬樓梯、原地跳 躍等都有助於強化體溫調節能力。

  按摩穴位

  陽池穴是支配全身血液迴圈的重要穴位。位於手腕部位,即腕背橫紋上,前對中指、無名指指縫。除壓陽池穴外,按揉湧泉穴、勞宮穴、拍打腎俞穴對於手腳冰冷也有一定的作用。腳部冰涼時,腳尖儘量向上勾,到達最大限度時,再繃直腳面,迴圈幾次。

  堅持泡澡泡腳

  每晚睡覺前堅持熱水泡腳,40°以下熱水就行,在熱水中加入生薑或甘菊、肉桂、迷迭香等精油,也可促進血液迴圈。老薑米酒泡腳法尤其有效。

  女性手腳冰涼的危害

  女性如果長期手腳冰涼的話,容易出現月經少、月經不調、痛經、貧血的現象,甚至可能不孕或容易流產,而且臉上也容易長色斑或痘痘;處於經期、孕期、產期等特殊生理期的女性,因為體虛,更容易引起手腳冰涼。如果是中年女性長期手腳冰涼,則可能出現性慾減退、更年期提前的現象。如果長時間手腳冰涼得不到調理的話,可能會導致精神狀態不佳,身體嚴重畏寒。

  女性手腳冰涼的原因

  1、經量過多

  女性有月經、帶下、懷孕、分娩等生理特點,以及月經病、帶下病、妊娠病、產後病等病理特點,這些特點全依賴於血,容易耗血傷氣,易致血虛,使得血液不能發揮溫煦的功能而怕冷,手與腳是肢體的末端,故最易手腳冰涼。

  正常女性每次行經量約50~80毫升,一般28~30天行經一次,行經天數5~7天。如果經行過頻,或月經一直淋漓不斷,或經量過多,日久會造成貧血。

  對症治療:糾正貧血,引起貧血的原因很多,其中失血性貧血又為多見。如月經過多,還應積極治療月經過多。

  女性如有輕微怕冷也不必太緊張,這是由於女性的生理與病理特點所致。如果怕冷嚴重,可以根據下述介紹先自我進行診斷。

  2、不愛活動,代謝低下

  以白領人士較多見,由於工作忙累,缺少鍛鍊時間,或本身不愛活動,代謝低下,或工作過度緊張,心理壓力過大,精神緊張,神經調節功能紊亂,氣血不甚流通,血流緩慢,末梢迴圈不好而手腳不溫。

  對症治療:增加運動,鍛鍊身體體弱,血壓偏低,不愛活動,代謝低下者,可增加適量運動使氣血流通,血流加速,使血液溫煦肌膚,改善怕冷症狀。

  3、微量元素缺乏

  銅、鋅、鐵、硒等微量元素是機體內不可缺少的,尤其是鐵,血液中血紅蛋白的合成必須有鐵,若缺乏則可導致血紅蛋白合成障礙,出現缺鐵性貧血。血常規化驗顯示血紅蛋白下降、小紅細胞增多及異形紅細胞出現。這種缺鐵性貧血患者多見於一些長期失血的患者,如痔瘡出血,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鼻衄、咯血,月經過多等,寄生蟲病如鉤蟲病、血吸蟲病等。

  對症治療:人體所需要的各種元素,請保留此標記。***都是從食物中得到補充。由於各種食物所含的元素種類和數量不完全相同,所以在平時的飲食中,要做到粗,細糧結合和葷素搭配,不偏食,不挑食,就能基本滿足人體對各種元素的需要。反之,可造成某些元素的缺乏。

  4、營養不良

  胃納不佳,挑食偏食,患有某些慢性病或有消耗性疾病,如慢性腸炎、慢性痢疾、腎臟病、癌症等均因營養不良,宮頸糜爛不是癌前病變髒腑功能障礙,或皮下脂肪不足。也有因為個人盲目減肥導致營養嚴重不良,下丘腦受損,內分泌失調,故人特別怕冷,且伴有頭暈心悸、疲勞乏力等症狀。

  對症治療:攝入充足的造血原料:增加食物鐵的來源,可食用鐵強化食品如加鐵醬油、加鐵奶粉等;多食用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血、肝、蛋、瘦肉、綠葉菜等;含葉酸豐富的蔬菜水果,含維生素B12豐富的動物性食物;肉魚蛋奶豆能提供優質蛋白質,蛋白質是造血原料。

  5、體質虛弱,陽虛不足

  中醫認為,人體是陰陽對立的統一體,陽者屬溫屬熱,主動,易發散,陰者正好相反。如果體質虛弱,易陽虛不足,出現怕冷不溫的症狀。

  對症治療:足浴,艾葉10克,煎水泡腳。水溫以不燙手為度***約45℃***,水應漫過足踝,煎水時亦可加入適量食鹽,因鹹入腎經,有益腎的作用。注意保暖,尤其是注意下肢與足部保暖,必要時可加用暖水袋、懷爐等取暖物品。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