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高血壓健康知識宣傳資料

  大家應該對高血壓已經不陌生了,高血壓也並不再是中老年的專屬疾病了,現在很多的年輕人群也開始有高血壓的疾病。今天小編蒐集了一些高血壓健康知識宣傳資料,歡迎大家參考。

  高血壓的知識

  凡正常成人收縮壓應小於或等於140mmHg***18.6kPa***,舒張壓小於或等於90mmHg***12kPa***。

  如果成人收縮壓大於或等於160mmHg***21.3kPa***,舒張壓大於或等於95mmHg***12.6kPa***為高血壓;

  血壓值在上述兩者之間,亦即收縮壓在141—159mmHg***18.9-21.2kPa***之間,舒張壓在91-94mmHg***12.1-12.5kPa***之間。為臨界高血壓。

  正常人的血壓隨內外環境變化在一定範圍內波動。在整體人群,血壓水平隨年齡逐漸升高,以收縮壓更為明顯,但50歲後舒張壓呈現下降趨勢,脈壓也隨之加大。

  近年來,人們對心血管病多重危險因素作用以及心、腦、腎靶器官保護的認識不斷深入。

  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也在不斷調整,目前認為同一血壓水平的患者發生心血管病的危險不同。

  因此有了血壓分層的概念,即發生心血管病危險度不同的患者,適宜血壓水平應有不同。

  醫生面對患者時在參考標準的基礎上,根據其具體情況判斷該患者最合適的血壓範圍,採用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高血壓的症狀因人而異。早期可能無症狀或症狀不明顯,僅僅會在勞累、精神緊張、情緒波動後發生血壓升高,並在休息後恢復正常。

  隨著病程延長,血壓明顯的持續升高,逐漸會出現各種症狀。此時被稱為緩進型高血壓病。

  緩進型高血壓病常見的臨床症狀有頭痛、頭暈、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肢體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悶、乏力等。

  當血壓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時甚至會出現劇烈頭痛、嘔吐、心悸、眩暈等症狀,嚴重時會發生神志不清、抽搐。

  這就屬於急進型高血壓和高血壓危重症,多會在短期內發生嚴重的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害和病變。

  如中風、心梗、腎衰等。症狀與血壓升高的水平並無一致的關係。

  高血壓治療方法

  降壓治療的最終目的是減少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降壓治療應該確立血壓控制目標值。

  另一方面,高血壓常常與其他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合併存在,例如高膽固醇血癥、肥胖、糖尿病等,協同加重心血管疾病危險,治療措施應該是綜合性的。

  ***1***改善生活行為

  ①減輕體重。

  ②減少鈉鹽攝入。

  ③補充鈣和鉀鹽。

  ④減少脂肪攝入。

  ⑤增加運動。

  ⑥戒菸、限制飲酒。

  ***2***血壓控制標準個體化由於病因不同,高血壓發病機制不盡相同,臨床用藥分別對待,選擇最合適藥物和劑量,以獲得最佳療效。

  ***3***多重心血管危險因素協同控制降壓治療後儘管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血壓升高以外的多種危險因素依然對預後產生重要影響。

  高血壓降壓藥物治療方法

  ***1***降壓藥物種類

  ①利尿藥。

  ②β受體阻滯劑。

  ③鈣通道阻滯劑。

  ④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

  ⑤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滯劑。

  治療方案大多數無併發症或合併症患者可以單獨或者聯合使用噻嗪類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等。治療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步遞增劑量。

  臨床實際使用時,患者心血管危險因素狀況、靶器官損害、併發症、合併症、降壓療效、不良反應等,都會影響降壓藥的選擇。

  級高血壓患者在開始時就可以採用兩種降壓藥物聯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