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山藥怎樣管理好

  山藥具有補腎的功效很多人都知道,因此,不少想補腎的人都會選擇吃山藥。山藥種植需要定時管理與施肥。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種植山藥管理的方法,一起來看一看吧。

  種植山藥管理的方法

  1、支架

  山藥發芽後應立即支架,架柴不能多次使用,因架柴易攜帶病菌和蟲卵,架柴以竹竿最好,支架以1.8米為宜,過高容易倒伏,過矮採光不好,影響產量。

  2、定芽

  每株山藥只留一個健壯芽,多餘的芽均要除去,以保證在地下只發育成一枝山藥。

  3、鋤草

  根據雜草生長情況進行。

  4、澆水和排澇

  山藥喜旱不喜澇,雨水過大容易造成塌溝、發生死棵、病害氾濫等現象,使山藥塊莖生長受影響,變彎曲畸形。山藥生長過程中,應根據年降水情況進行澆水,偏旱情況下,一般澆3~4次,應輕澆,雨水豐沛應注意排澇,防止發生塌溝現象。

  5、預防病蟲害

  從6月中旬開始,根據田間病蟲害情況,殺蟲、殺菌藥各噴4~5次,前期重在防蟲,可用敵百蟲等高效低毒農藥,後期重在防病,特別是高溫多雨季節,是病菌傳播發展的最佳季節,可用代森錳鋅、甲基託布津等殺菌農藥。

  6、追肥

  山藥除要有充足的基肥外,還要進行追肥,以滿足山藥生長的需要。6月20日前後追施鉀鎂肥,每畝20公斤,促使山藥由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

  7、噴生物調節劑

  6月20日前後,山藥莖葉生長已基本滿足生殖生長的需要,此時噴多效唑以抑制山藥枝蔓生長。

  8、控制山藥豆生長

  山藥豆生長與地下塊莖生長爭奪養分,目前無很好的措施控制山藥豆生長,可適時採摘部分山藥豆,以促進塊莖生長。

  山藥的推薦食譜

  1、山藥大棗粥

  山藥30克,大棗10枚,薏苡仁20克,糯米30克,乾薑3片,紅糖15克。按常規煮作粥服食。每日3次,連服半月至愈。

  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慢性腹瀉久瀉不愈,時發時止,大便溏稀,四肢無力等。

  2、山藥蓮實糕

  山藥、蓮子肉、芡實、茯苓各120克,大米粉、糯米粉、白糖各250克,花生油少許。將上藥烤乾,研細粉,加入米粉及白糖,加水拌和均勻,揉為粉團成糕,上籠蒸熟。每天200克,分2~3次空腹食用。

  具有健脾益腎,固精止帶的功效。用於脾虛洩瀉,遺精,白濁,崩漏,帶下的食療。

  山藥最養生的吃法

  1、清蒸山藥

  如果是大病初癒,沒什麼胃口,可以選擇最簡單的清蒸做法。將山藥去皮,切段,放入鍋中蒸熟,然後蘸白糖食用,清鮮綿軟,香甜可口。這種吃法口感軟爛,也適合慢性病,如高血壓、胃病等患者食用。喜歡甜品和體質虛弱的女性也可以把山藥在水中焯一下,澆上熬好的蜜汁,吃了可以滋陰養血。

  2、炒山藥

  在所有山藥的做法中,炒山藥是最營養美味的。山藥切成片或絲下鍋爆炒,因加熱時間短,所含營養成分,尤其是維生素C丟失得較少。比如素的有山藥炒木耳、西紅柿炒山藥,葷的有山藥炒肉片、山藥炒腰花、山藥炒蝦仁、山藥炒雞丁等。

  3、燉山藥

  山藥燉土雞,健脾和胃,適於秋冬滋補,將山藥切成段,用高壓鍋將雞塊稍壓三成熟後,倒入山藥段並加入枸杞等輔料,再用微火燒20分鐘即可。山藥燉排骨,滋腎益精,將排骨用熱水汆燙之後洗淨,再放入鍋中加水煮20分鐘,放入切好的山藥,加上其他材料並調味,再以中火繼續熬煮15分鐘。

  4、煲山藥粥

  煮粥時放入山藥塊,再加上幾顆撕開的紅棗,孩子和老人最適合吃。因為這兩類人群的牙口都不太好,而且消化系統比較弱,而山藥粥十分易於消化。此外,脾胃虛弱或消化不良的人也適合喝山藥粥。此外還可以做花生山藥粥、枸杞山藥粥、桂圓山藥粥、南瓜山藥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