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系統論的角度看洪式太極拳

  在洪式太極拳中,眼法、身法和步法沒有公轉,只有自轉。。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洪式太極拳是一門武術、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系統的科學。而學習和研究一門科學,最重要的是認識她的規律,對於洪式太極拳來說,基本規律是修煉的核心 內容,所有的理法都在說明這種基本規律,而所有的技法都在體現這種基本規律,而所謂的功夫高低,就是看能在多大的深度和廣度上,將這種規律練到自己的身 上、保持在自己的身上。

  陳鑫在《陳氏太極拳圖說》中指出:“太極拳,纏法也。”洪均生先生進一步指出:陳洪式太極拳的基本規律是“纏法”。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去 認識洪式太極拳的這個基本規律呢?這個問題說大可大,說小可小,當你“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時候,覺得不過是“一開一合,一順一逆”而已;當你“不 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時候,“無處不纏絲”的論調又會讓你覺得這些規律錯綜複雜、難以把握。既然洪式太極拳是一門科學,就應該可以用科學的理 論加以闡述。這裡,我將物質與功能相統一的洪式太極拳的載體,視作一個系統,並嘗試利用“系統論”來解讀如何認識和學習洪式太極拳的基本規律,希望能起到 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系統論基本原理在學拳過程中的體現

  系統論當中有一個基本原理,叫做“整體性原理”,它的定義如下:“系統是由若干要素組成的具有一定新功能的有機整體,各個作為系統子單元的要 素~旦組成系統整體,就具有獨立要素所不具有的性質和功能,形成了新的系統的質的規定性,從而表現出整體的性質和功能不等於各個要素的性質和功能的簡單加 和。”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系統中各要素之間的非線性關聯。事實上,部分之和與整體之間的比較,可以認為有三種情況,即“1+1<2”、 “1+1=2”和“1+1>2”。

  當我們初學太極拳的時候,都是先學習區域性的規矩,還談不上週身的配合,這時候的感覺就像是邯鄲學步,身體反而不如未學前靈光了。因為此時身體各部分之間缺乏良好的協同,甚至還會相互阻礙,這便是“1+1<2”,即整體小於部分。

  在系統論中還有一個基本原理,叫做“自組織原理”,它是這樣描述的:“開放系統在系統內外兩方面因素的複雜非線性相互作用下,內部要素的某些 偏離系統穩定狀態的漲落可能得以放大,從而在系統中產生更大範圍的更強烈的長程相關,自發組織起來,使系統從無序到有序,從低階有序到高階有序。”隨著我 們練習的增多,身體的各個部分會逐漸適應起這些新的規矩,之間的協同關係也逐漸增多,阻礙關係逐漸減少,使整體逐漸等於部分,即“1+1=2”。此時,我 們會初步感到動作變得自然起來,區域性的緊張感也消除了很多,整個身體也恢復了平日裡的協調,但此時的協調,比照起太極拳的要求,還相差甚遠,只能說身體適 應了規矩而已。

  隨著部分之間的協同能力越來越強,整體功能開始超越舊有的功能,整體開始大於部分,即“1+1>2”。此時,我們感覺到自身天然的承受力變強 了,也不再緊張於對手的施力,周身的變化更為靈活,對力量的感應也變得靈敏起來。到此才可以說,你的“功夫”開始上身了,一個新的系統也就此產生了。

  當然,太極拳功夫的獲得不會如此的簡單,只能說已將太極拳的基本規律初步練到了身上。當整個太極拳系統面對各種外來的刺激時,能在多大程度上 保持住這種運動規律—_這才是關鍵。系統論當中的“開放性原理”告訴我們:“系統具有不斷地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能量、資訊交換的性質和功能,系統向環境 開放是系統得以向上發展的前提,也是系統得以穩定存在的條件。”這也是初級系統成長為高階的健壯系統的必經之路。為此,我們還要在基本功、套路、推手、散 手等訓練中繼續鞏固、維持和增強洪式太極拳的基本規律,使其能夠適應複雜多變的外來系統的刺激。

  從最初開始,該如何來打造這個新的“洪式太極拳系統”呢?系統論中的“層次性原理”又一次給了我們啟發。它是這樣闡述的:“由於組成系統的諸 要素的?a href='//' target='_blank'>種植鉅彀?ń岷戲絞繳系牟鉅歟?傭?瓜低匙櫓?詰匚揮胱饔茫?峁褂牘δ萇媳硐殖齙燃噸刃蛐裕?緯閃司哂兄實牟鉅斕南低車燃叮?憒胃拍罹頭從痴庵鍾?質的差異的不同的系統等級或系統中的高階差異性。”這就好比是一個套箱,高階系統由低階系統構成,而低階系統由更低階的系統構成,而每一級的系統,在功能 和地位上又是不同的。因此,修煉洪式太極拳是有層次、有順序的,肢體上如此,思維上亦然。比如說“放鬆”,它絕對是太極拳領域津津樂道的詞彙,其實“放 鬆”是一種組織方式和思維方式,屬於高層次的系統。如果你要求初學者去體會放鬆、去理解放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原因很簡單:他連組成“放鬆”系統的次低 級系統都沒有錘鍊出來,哪裡來的“放鬆”呢?這個誤區導致很多人練了一輩子的太極拳,結果連和別人搭手試勁都不敢,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二、系統論基本原理在基本規律“纏法”中的體現

  洪均生先生在著作中,對於“纏法”是這樣描述的:“纏法的運動形式是螺旋的。通過這種螺旋運動,自然產生的一種勁,名為纏絲勁,運用纏絲勁的 一切著法,便是纏法。”可以看出,纏法是洪式太極拳的一種普遍性原理,可寓整體,可寓區域性。為了指導學拳者科學地掌握纏法,洪均生先生首次提出了手法上 “公轉”與“自轉”的概念,對其它部位順逆纏的具體要求也做了詳盡的說明。

  在洪式太極拳中,眼法、身法和步法沒有公轉,只有自轉。因為這三個系統的穩定性,直接關乎整個太極拳系統的穩定性,它們是整個系統的邊界,是不能有公轉的。不過,從系統論的角度來看,洪式太極拳“公轉”、“自轉”的概念,是可以外延的。

  我們知道,組成整體系統的要素之間,是以非線性的方式聯絡在一起的,這種非線性的作用,使得每個要素的運動與發展都呈現出曲線的形式。事 實上,宇宙中並不存在直線運動,即使是光,在傳播過程中也會受到引力的影響而發生彎曲。從運動層面來看,被作用者相對於作用者的運動便是“公轉”,而這個 要素作為一個獨立的系統,它的運動便是“自轉”,這種巢狀關係以網狀的形式無限展開,將整個太極拳系統的每個要素聯絡在一起,形成了周身呈螺旋運動的整 體。

  在周身配合與運用變化的角度看,洪式太極拳講究“明三節”,這同時也是各類武術所普遍遵循的,正所謂“三節不明,終身是空。”“三”是可以產 生無限演化的最小基數,“三”所呈現出有序性和協同性,是一種不穩定的狀態,而這種不穩定恰恰成為了推動事物變化與發展的動力,幹變萬化由此而生。我們用 “三節”的觀念,將太極拳系統中各個要素之間的協同方式抽象出來,從而使修煉變得更具操作性。

  修煉洪式太極拳的人都知道,“劃圈”是我們的核心功法,但它為什麼如此重要,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說得清楚。“劃圈”之名只是一個形象的說法,它其實是一個綜合型極強的周身訓練手段,也是衡量洪式 太極拳功夫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

  練習劃圈時,在眼法上要求平視固定目標,不可“眼隨手運”;在身法上,要求中正不偏的旋轉,不可前後左右的擺動;在步法上,膝蓋亦不可左右搖 擺,只能隨著腰胯的旋轉一提一落。這“三法”打造出了系統的邊界,賦予了系統足夠的穩定性,使系統不至發生突變突變性原理。與此同時,上、中、下三盤 還呈現出一種有序的配合,比如說,下面總是比上面旋轉的幅度要大,這也正是層次性原理中“……結構與功能上表現出等級秩序性……”說法的體現。

  有了穩定的系統邊界,手法便可充分發揮其靈活多變的特l生了,但它卻依然要遵循三節的規律。當離開軀幹時,要求先出手,不夠用了再出肘,最後 才是肩;當手靠近軀幹時,要求先鬆肩,然後是收肘,最後才是收手。從整個公轉的運作過程中,捌門可以看到嚴密的次序性,這是非常重要的,有了這個次序性, 你才能逐漸的鬆下來,進而分出“節”,所謂的“三節勁”便是以這種形式慢慢鍛煉出來的。

  拳論上說:“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這是從巨集觀的角度來看的,是整體功能的體現;拳論上還說,要“節節貫穿”,這是從微觀的角度來看 的,是具體的要求。倘若要求系統的各要素絕對的齊步走,要素便失去了自身的獨立性,整個系統成了鐵板一塊,猶如一潭死水,那麼系統也就不存在了。因此,當 你明白了公轉、自轉之間的層次性,三節之間的次序性,你會愈發感嘆於洪式太極拳的理精法密,而不再僅僅為了“劃圈”而劃圈了。

  三、用“動與靜”的觀點指導學拳

  “靜”是對狀態的描述,而“動”是對過程的描述;靜是相對的,而動是絕對的;靜是動的基礎,有靜才有動,動是由無數的靜組成的。我們在學拳的 過程中,要善於利用這些觀點,採用科學的方法,提高學習的效率和質量。比如我們在學習正反圈時,每一動的起始點都要認真對待,中指和手心的朝向、手的高度 以及離軀幹的距離,這些都要弄清楚。這些靜態的點取的越密集,掌握的越精確,連線起來的動作也將更加接近於正確,這個原理類似於數字訊號的取樣,取樣的密 度越高,就越接近於相應的模擬訊號;又如同放映電影一樣,單位時間內播放的膠片數量越多,畫面就越流暢。

  “靜中有動”的指導意義。當我們在一個動作的末尾停止下來、保持姿勢不變的時候,從系統的整體上看是“靜”的,但組成這個整體的要素為了維持 這種相對靜止的狀態,會不停的進行調整,協調彼此之間的作用,使其達到最優化結構,這也是“自組織原理”的體現,而樁功的訓練理念也正基於此。“動中有 靜”則要求我們在行拳時,靜心留意所到之處是否符合規矩,如角度、方位、次序、大小等,從而將“動是由無數的靜所組成”之理念貫穿於拳架之中。

  有了靜態的“定位”,動態的“配合”才變得有意義。所以,在初學洪式太極拳的時候,要先掌握靜態的型,如身型、手型、步型等,把這些經典的 “抽樣結果”靜態的點研究清楚,通過“靜中有動”的方式,把這些“點”練到自己的身上。然後再仔細模仿和體會老師的動作,把這些點串聯起來。待熟練了 動作後,繼續在運動軌跡上採集靜態的“點”,結合始點和終點,細心體會它們是如何變化的。

  對於太極拳,我們的前輩已經在巨集觀理念和微觀方法上給予了足夠的描述,但由於時代背景的不同,他們用來描述的語言工具和科學工具已經不再適合 我們當代人。我覺得,作為後學者,除了要充分繼承這些寶貴的財富外,還應當在如何將傳統的太極拳思想理論用現代科學理論加以詮釋上下功夫,使得這一寶貴的 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不斷地傳承與發展下去,我想,這是我們每一位洪式太極拳愛好者心中共同的希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