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該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對於老年人來說,心理健康是身體健康的基礎,老年人保持心理健康至關重要。心理健康原則很重要,那麼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有關於老人保持心理健康的辦法,希望能幫到你。

  老人保持心理健康的辦法

  1.確立生存意義、正確對待身體的變化

  人貴有自知之明,老年人也一樣。老年人應客觀地意識到歲月不饒人,要正確地對待身體的變化,要定期體檢,發現疾病及早治療。不要抱僥倖心理,麻痺大意,欺人自欺,延誤治療;也不要被疾病嚇倒,要坦然面對死亡,認為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要認真地過好每一天,不僅應老有所養,還要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

  2.保持與外界環境的接觸

  即與自然、社會和人的接觸。這既可以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愉悅心情,又可以及時的調整自己的行為,以便更好地適應環境。在退休之前先做好思想上的準備工作,認識到退休是將工作崗位讓給青壯年,有利於提高工作質量及工作效率,從而有利於社會發展,避免“養老金死亡”。退休後多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會公益活動,發揮餘熱。多培養一些興趣愛好,使生活豐富多彩。

  3.生活規律、適度腦體勞動

  讓老年人學會安排規律的生活與合理的作息時間,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體質狀況有選擇性、有規律地進行運動。

  包括跑步、打球、爬山、太極拳等體力運動,下棋、打牌等腦力運動,不僅能增強體質,還能延緩大腦功能的衰退,有效地延緩記憶力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的減退,思維能力和精力等高階心理功能的減退。

  4.家庭的和睦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基礎

  老年人常會感到孤獨,希望得到家人的關心、愛護和照顧,因此子女應經常與老人溝通,遇事與老人商量,使老人得到應有的尊重,喪偶的老人獨自生活,會感到寂寞,因此子女應理解老年人求偶需求,支援老年人的求偶行為,滿足老年人的願望。

  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以上就是老人保持心理健康的一些方法。希望對老年朋友有所幫助。據調查很多心理不健康的老人大多為空巢老人,這一調查也說明了子女的照顧、陪伴,對老人來說有多重要,小編在此呼籲那些遠在他鄉、他國的兒女們,常回家看看。

  老人心理健康的原則

  一二三四五原則,即“一箇中心:以健康為中心;二個要點:瀟灑一點,糊塗一點;三個忘記:忘記年齡、疾病、恩怨;四老:有個老伴、老本、老窩、老友;五要:要掉、要俏、要笑、要跳、要聊。

  一箇中心:老年人應該保護好自己的心身健康。老年人心身健康了,就不會給社會和家庭造成負擔,這本身就是對社會和家庭做貢獻。一個心身健康的人,他的生活質量才能提高,才能享受到生活給予的樂趣。

  二個要點:瀟灑一點,糊塗一點。老年人應該活得更輕鬆一些、寬容一些。瀟灑者,自然大方,輕鬆自如,不拘束;糊塗者,大徹大悟,淡泊寧心,不為瑣碎事所擾。人生苦短,生命才是第一位的,何必斤斤計較那些生活中的無聊瑣事?糊塗一點,寬容一點,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何樂而不為呢?

  三個忘記:忘記年齡,忘記疾病,忘記恩怨。老年人不要總擔心自己年事已高,疾病纏身,也不要總回憶過去的恩恩怨怨。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規律,沒有人能夠逃脫這個過程,所以沒有必要對必然要發生的事情過分擔憂。人生旅途中難免會有一些風風雨雨、坎坎坷坷、恩恩怨怨,沒有必要對已經過去的事情斤斤計較。老年人應該放鬆自己,樂觀地生活,這才是最重要的。

  四老:有個老伴、有個老窩、有點老底、有幾個老友。老年人一定要有個老伴,特別是男性老人。

  五要:要掉、要跳、要笑、要俏、要聊***嘮***。

  心理健康的標準

  ①充分的安全感。

  ②充分地瞭解自己。

  ③生活目標切合實際。

  ④與外界環境保持接觸。

  ⑤保持個性的完整與和諧。

  ⑥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

  ⑦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⑧能適度地表達與控制自己的情緒。

  ⑨有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與興趣愛好。

  ⑩在不違背社會道德規範的情況下,個人的基本需要應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