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茶文化的比較

  中國的茶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茶文化特色。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中國茶文化很早的時候就和傳統的儒家、佛家和道家文化相結合,茶文化和傳統文化的結合,使得中國茶文化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蘊和精神內涵。同時,茶文化的發展催生了中國特色的茶道、茶藝、茶具等相關文化的發展,許多的文學作品和繪畫作品也蘊含著濃郁的茶文化。諸種因素,導致中國茶文化具有很強的歷史性、民族性、地域性,也賦予茶文化強大的生命力和包容性。

  中國茶文化從一開始就向國內和國際兩個方向進行傳播,國內的傳播使得茶文化覆蓋了全國的地域,而國際的傳播使得中國茶文化具有了國際影響力。

  俄羅斯茶文化的興起是中國茶文化傳播的產物。俄羅斯的茶文化受中國茶文化的影響比較大,主要是因為地緣政治和歷史上中俄關系的影響。俄羅斯的地理自然環境並不適合茶葉的生長,茶葉經濟不具有相應的地理條件。中俄的茶葉貿易隨著中俄外交關係的發展而不斷髮展,在大清帝國時期的恰圖克茶葉貿易集中地反映了那個時代中俄茶葉貿易的狀況。俄羅斯的茶文化正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不斷髮展、演變,並形成獨具特色的飲茶習俗、飲茶種類和茶炊文化。

  跨文化背景下的中俄茶文化比較研究,目的在於通過分析中俄茶文化的異同,理解中俄茶文化所承載的中俄文化的根源性差異。中俄兩國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展開的茶文化的交流,不僅可以惠及兩國的人民,而且可以相互學習、相互借鑑文化的優點,共同進步。同時,也可以為世界文化的發展做出貢獻。畢竟,世界是多元化的,多元文化價值的共存和發展是全人類的共同利益所在。

  中俄茶文化的歷史

  俄羅斯人第一次接觸到茶是1567年。當年到過中國的2位哥薩克首領彼得羅夫和亞雷舍夫描述過一種不知名的稀奇的中國飲品,也就是茶。但哥薩克首領的描述並沒有引起沙皇的注意。

  1638年,作為友好使者的俄國貴族瓦西里斯塔爾可夫遵沙皇之命贈送給蒙古可汗一些紫貂皮,可汗回贈的禮品便是4普特***約64公斤***的茶。

  17世紀70年代開始,莫斯科的商人們就做起中國茶葉的進口生意。

  1679年,康熙帝在位期間,中俄兩國簽訂了俄國長期從中國進口茶葉的協定。

  18世紀末,茶葉市場由莫斯科擴大到少數外省地區。

  19世紀初,飲茶之風在俄國各個階層開始流行。

  中俄茶文化的種類

  中國的十大名茶

  最早的是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對中國名茶評比結果: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信陽毛尖、君山銀針、黃山毛峰、武夷巖茶、祁門紅茶、都勻毛尖、鐵觀音、六安瓜片。

  俄羅斯茶的種類

  在俄國享有盛譽的是印度紅茶,錫蘭紅茶和中國的茉莉花茶。

  紅茶在俄語中是“чёрный чай” 也就是“黑茶”。主要是因為紅茶在浸泡入水中時呈黑色。

  俄羅斯人喜歡釅茶,濃濃的紅茶也是呈黑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