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高產種植技術

  豌豆在南方地區是主要的冬季作物之一,每畝豌豆每年可從大氣中固定遊離的氮素5.15公斤,因而適宜於與其它作物進行輪作栽培。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整地、施肥

  豌豆直根入士較深,根系發達,為確保荷蘭豆的產量,露地種植應在前一年的秋季,選擇當年沒有種過豆科作物的土質疏鬆、肥力較強、能灌能排、土壤酸鹼度中性的地塊。每公頃施入腐熟的農家肥30噸左右、磷酸二銨300公斤、硫酸鉀150公斤。深耕,耙平,起壟,壟寬70釐米,壟高15釐米。

  二、播種

  1.播期一般在冬前整好地塊,表土融化10釐米深時,即可頂凌播種。播期一般在5月初,最晚不遲於5月10日。

  2.播種荷蘭豆一般採用條播,在準備好的壟內開溝,溝深3至4釐米,把種子撒在溝內,種子距離2至3釐米,隨即覆土鎮壓,覆土厚度3釐米左右,每公頃需種量105至120公斤。

  三、田間管理

  1.植株調整荷蘭豆苗出齊後,應加強中耕除草和保墒,抽蔓到5至6片真葉時搭架引枝上架。搭架可採用騎單壟跨式搭架的方法,在一條壟的兩側各插一根架杆,插實,頂端用線繩對著綁好,每隔2米綁一對杆,然後在壟的每側距地20釐米的地方用結實的線繩在每根立杆上纏繞一週,直至把整根壟兩側都綁完,使荷蘭豆苗保持在兩側的綁線內。待荷蘭豆苗逐漸長高時,兩側綁線以20釐米的間距逐漸向上綁線,始終保持荷蘭豆的莖在兩側的綁線內,以避免翻秧。為了加固,在每條壟的對杆上順壟加橫杆,綁實。

  2.肥水管理荷蘭豆苗期應適當抑制肥水,開花時及時灌水,在整個開花結果期注意適時澆水,結合追肥2~3次,每公頃隨水追尿素225公斤左右。

  四、病蟲害防治

  荷蘭豆發生的病害主要有鏽病、褐斑病、霜黴病和白粉病,可用百分之20粉鏽寧可溼性粉劑200至300倍液,或百分之65甲霜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百分之5速克靈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噴施。蟲害以豌豆潛葉蠅為害最為普遍,防治方法要抓住產卵盛期至卵孵化初期的關鍵時刻噴灑農藥,常用的藥劑有百分之1.8愛福丁2000至3000倍液,或百分之2.5天王星1000至1500倍液噴霧防治。

  五、適時採收

  荷蘭豆是以採收嫩莢出口國外和供應市場,採收標準一般是在開花後10天左右,果莢已充分長大,莢長6至7釐米,但莢內豆粒尚未膨大,果莢很薄,莢厚度不超過0.5釐米為最佳採收期。一般採收期可達30至50天。

  豌豆高產栽培技術

  1、高效種植模式:與蠶豆間作,每1.3米為一組合,兩行蠶豆中間種一行豌豆;與油菜間作,每1.5-1.6米為一組合,兩行油菜中間種一行豌豆;與大蒜、菠菜等間作,每1.3米為一組合,兩行豌豆中間種***栽***兩行蔬菜,蔬菜小行距為0.16-0.2米;與小麥混種,蠶、麥播種量比例為3:7為好。

  2、品種選擇:可選用中豌3、4、5號及白玉豌豆等,這些品種生長勢強,豌豆苗、青豆莢產量高,質量、適口性好,抗寒性較強。

  3、茬口選擇:忌連作,一般隔4-5年種一次,前作選中耕作物或穀類作物。

  4、施足基肥:基肥應以磷、鉀微肥為主,一般畝施過磷酸鈣60-80公斤、氯化鉀10-15公斤、科復微肥1.5公斤、硼肥0.5公斤;若土壤較貧瘠,可畝施5-10公斤尿素。

  5、適期播種:10月-11月播,條播或穴播,蔓生種行距為50-70釐米,直立種行距為30釐米,畝播種量約5-7.5公斤,用根瘤菌拌種,播深5釐米左右。

  6、溝系配套:溝系標準與麥田溝系相近,苗期和開花結莢期遇旱時應灌水;遇雨水多時,應及時排撈降漬。

  7、苗期管理:抓好中耕培土,第一次在株高5-7釐米,第二次在株高15釐米時進行,結合除草中耕並培土。

  8、摘心搭架:蔓生豌豆在株高30釐米時必須搭架,同時可在春節前後採摘部分莖梢或摘心作蔬菜上市,可每隔7-10天採摘一次。

  9、根外追肥:開花結莢期可畝用活力素100-150克或磷酸二氫鉀0.2-0.3公斤對水噴霧,可噴2-3次,隔6-7天噴一次;作新鮮蔬菜的豆莢,應在莢殼充分膨大而柔嫩時採收,一般採2-3次。

  10、病蟲防治:常見病害有鏽病、褐斑病和白澀病,可用粉莠靈或多菌靈防治,蟲害有蚜蟲和豌豆象等,可用敵殺死或快殺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