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的種植技術_大豆的種植要點

  大豆有著很悠久的種植歷史,那麼你應該知道大豆是如何種植的吧 ?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大豆的種植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大豆的種植技術

  一、整地選種,大豆最忌重茬,因為:①連作會使土壤中氮素增加而阻礙磷鉀的吸收;②大豆根群分泌一種酸性有毒物質,連作使大豆缺鉬;③大豆的病蟲害有專一性,連作加重病蟲危害.因此,選擇種植地塊應與禾本科作物及薯類輪作或間套種.無論春播夏播,播種前深耕整平,施足底肥,灌足底水.要選用優良品種,晾晒篩選除雜後,用根瘤菌粉+新高脂膜800倍液噴灑拌種,陰乾後即可播種.播種密度應根據品種、水肥地力、季節等條件確定株行距和播種量.做到合理密植.

  二、壯苗促花:出苗後,要及時查苗間苗補苗,確保全苗.在間苗後立即進行中耕鋤草培土***全生育期最少中耕三至四遍***,有利於疏鬆土壤,促根系發育,利於耐旱、抗倒、排澇,利於根瘤菌形成和發育,增強固氮能力.在整個苗期要做到水肥充足,NPK比例和墒情要合理匹配,要在植株開始分枝時噴施促花王3號,抑頂梢狂長,催多發分枝,促花芽分化,促花多、花早、花齊,抗倒伏,形成豐產株形.

  三、增蒂壯莢:植株生長進入開花結莢期,要在開花前噴施菜果壯蒂靈,可強花強蒂,增強收分質量,防止花莢脫落和 增花、增莢,促進果實發育,無空殼,無秕粒.要加強這一階段的水肥管理,要看苗情適施水肥,弱苗初花期追肥,壯苗不追肥防止徒長.花莢期要適量多追施磷肥.要及時灌水,確保墒情充足.要給大田防噴施新高脂膜600—800倍液,防蒸騰,防蒸發、抗萎蔫,防花莢脫落.

  四、防治病蟲:大豆的病蟲害對大豆的正常生長危害很大,嚴重時減產損失達30%以上.大豆的病害有:大豆根腐病、線蟲病、灰斑病、褐紋病、霜黴病等,蟲害有潛根蠅、大豆蚜蟲、食心蟲等,防治辦法:

  ①事前預防,選無病優良品種,整地時進行土壤滅菌殺蟲處理;

  ②在發病前噴施滅菌防蟲藥劑+新高脂膜800倍液可有效預防病蟲害發生;

  ③在病蟲害發生期,要按植保要求噴施針對***劑+新高脂膜800倍液進行滅殺.

  大豆的種植要點

  1、種植密度。大豆的種植密度要因地塊、因地區、因品種而定。一般同品種寒區宜稀,暖區宜密;澇窪冷涼地塊宜稀,高燥溫暖地塊宜密。在確定每畝應保株數的前提下,提倡均勻種植,不提倡雙株或朵豆種植。大豆栽培提倡平播,行距30-40釐米不等,各地根據自己地區的實際試驗栽培,畝保苗可增加30-50%***指不分枝大豆***。行距定好以後,按畝保苗侏數,確定株距。平播選取品種時,就選熟期前一檔次的品種,不要引種本地滿生育期的品種。

  2、重迎茬。重迎茬是影響大豆產量的重要因素。主要是因為連續種植大豆蟲害加重,主要是大豆線蟲、蠐螬、地老虎等蟲害。病害主要是大豆攝取的磷、鉀、鉬、硼等元素缺乏,導致機體抗病能力降低。如果加大防害蟲,增施磷、鉀等元素,會得到很好的效果,大豆儘量與其它作物輪作,輪作期3-5年為好。實在換茬換不了,應在滅蟲增肥方面加大措施。

  3、地下害蟲防治。一是利用大豆種衣劑拌種;二是隨化肥拌入鉀拌磷或呋喃丹,每畝5斤,能夠有效地防治線蟲和其它地下害蟲。

  種植大豆的施肥原則

  一、提高施肥技術

  1、大豆施肥應該氮、磷、鉀配合,氮肥適當少施,追肥應以初花期為重點。

  2、要注意鈣、硫和鉬等中、微量元素的缺乏,可採取葉面施肥、微肥拌種等措施解決。

  3、提倡根瘤菌劑混合拌種,以提高結瘤效率。

  4、注意大豆重迎茬問題及其與施肥的關係。對重迎茬嚴重又難以避免的地塊,可適當增加氮肥施用量或選用通用型複合肥,以彌補大豆重迎茬造成的固氮能力下降。但施氮量不可過多,否則反而抑制固氮作用。

  二、加強綜合管理

  1、提倡結合深耕整地施用有機肥。春大豆可在前茬秋收後深耕***20釐米左右***,春季播種;夏大豆可在種麥前深耕,種豆前淺耕搶種。

  2、苗期要進行中耕培土和除草。

  3、花莢期如遇乾旱要適當灌水。

  4、通過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等綜合措施,防治霜黴病、病毒病、豆天蛾、食心蟲、造橋蟲、蚜蟲、菟絲子等病蟲草害。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