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思維方式有什麼特點

  周易一書,並非僅僅為占卜之書,乃是借占卜學修身。周易的思維方式更是被許多人所應用。那麼呢?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周易的思維方式的特點,一起來看看吧!

  周易的思維方式的特點

  一、《周易》的思維方式特點之一是整體思維的思想。

  二、《周易》的思維方式特點之二是物極必反的思想。

  三、《周易》的思維方式特點之三是用中的思想。

  四、《周易》的思維方式特點之四是取象的思想。

  五、《周易》的思維方式特點之五是發揮主觀努力促成事物變化的思想。

  周易的內容

  《易經》由本文的“經”和解說的“傳”構成。“經”由六十四個用象徵符號***即卦畫***的卦組成,每卦的內容包括卦畫、卦名、卦辭、爻題、爻辭組成。

  一:爻,卦畫的基本單位為“爻”,爻分奇畫與偶畫,奇畫由一條長的橫線而成“—”,俗稱“陽爻”;偶畫是以兩條斷開的橫線而成“--”,俗稱“陰爻”。每一卦從最底層數起,總共有六爻,六爻以不同的奇畫偶畫配搭,形成八八六十四種不同的組合。按易天地人三才觀,初、二爻代表地,奇畫為剛偶畫為柔,三、四爻代表人,奇畫為義偶畫為仁,五、上爻代表天,奇畫為陽偶畫為陰。所以用“陽爻”“陰爻”稱謂奇畫與偶畫,是泛陰陽論的表現。

  二:卦畫***卦的符號***,即由六條“—”“--”奇偶畫爻組成。

  三:卦名,顧名思義即前面卦畫之名,如“坤”“復”“既濟”等。

  四:卦辭,在卦名後,對六爻的綜合總結,如“元亨利貞”,“同人於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等。

  五:爻題,即爻位名稱,表示某一爻在六爻中的具體位置及奇偶畫性質,六爻卦位自下而上數起,分別為初***即一***、二、三、四、五、上***即六***。“—”為九,“--”為六。如“初六”“九三”“六五”“上九”等。

  六:爻辭,指單條爻的說明、描述文辭,一卦有六爻,故共有六條爻辭,如“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同一卦六條爻辭間相對獨立、相對靜止但又相互關聯、相互作用,表示不同時間、階段事物的發展狀態,以構成完整的發展、發生過程即全卦六爻整體內容總結—卦辭。

  七:上卦與下卦和內卦與外卦,因六十四卦最初由三爻八經卦重之演變而成:“八卦成列,像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所以六爻卦亦可以分解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四、五、上為***上卦***或“外卦”,初、二、三為“下卦”或“內卦”。如“復”卦,上“地”下“震”,內“震”外“地”,“謙”卦為“坤”上“艮”下,內“艮”外“坤”。

  周易的價值

  《易經》的思想智慧已經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稱我國文化的源頭活水。它的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無論孔孟之道,老莊學說,還是《孫子兵法》,抑或是《黃帝內經》,《神龍易學》,無不和《易經》有著密切的聯絡。《黃帝內經》是元素論五行文化和陰陽文化結合的典範,解決了大易“醫病”的問題;思孟學派的《五行》是德性論五行文化與陰陽文化融匯的淵藪,解決了大易“醫人”的問題。一言以蔽之:大易醫國、醫人、醫病。

  《周易》研究被稱為“易學”,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漢書·儒林傳》記載:“孔子讀易,緯編三絕,而為之傳。”《易經》代代相傳,釋家林立,許多學者皓首窮經,考證訓詁,留下了三千多部著作,蔚為大觀。

  《周易》歷經數千年之滄桑,已成為漢族文化之根。易道講究陰陽互應、剛柔相濟,提倡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上,漢民族之所以能夠久歷眾劫而不覆,多逢畏難而不傾,獨能遇衰而復振,不斷地發展壯大,根源一脈傳至今,是與我們民族對易道精神的時代把握息息相關的。《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燦爛的文化瑰寶,古人用它來預測未來、決策國家大事、反映當前現象,上測天,下測地,中測人事。然而佔測只屬其中一大功能,《周易》囊括了天文,地理,軍事,科學,文學,農學等豐富的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