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網際網路思維

  “網際網路+”商業模式及網際網路九大思維

>

  百度CEO李彥巨集在2014年百度聯盟峰會上表示,傳統PC網際網路商業模式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面臨挑戰,使用者數量不決定一切,不重視對移動網際網路商業模式的探索,就像開著豪車酒駕,很刺激但也很危險。因此,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要儘早考慮商業模式。

  “網際網路+”商業模式之一:工具+社群+商業模式

  網際網路的發展,使資訊交流越來越便捷,志同道合的人更容易聚在一起,形成社群。同時網際網路將散落在各地的星星點點的分散需求聚攏在一個平臺上,形成新的共同的需求,並形成了規模,解決了重聚的價值。

  如今網際網路正在催熟新的商業模式即“工具+社群+電商/微商”的混合模式。比如微信最開始就是一個社交工具,先是通過各自工具屬性/社交屬性/價值內容的核心功能過濾到海量的目標使用者,加入了朋友圈點贊與評論等社群功能,繼而添加了微信支付、精選商品、電影票、手機話費充值等商業功能。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簡單來說,工具如同一道銳利的刀鋒,它能夠滿足使用者的痛點需求,用來做流量的***,但它無法有效沉澱粉絲使用者。社群是關係屬性,用來沉澱流量;商業是交易屬性,用來變現流量價值。三者看上去是三張皮,但內在融合的邏輯是一體化的。

  “網際網路+”商業模式之二:長尾型商業模式

  長尾概念由克里斯·安德森提出,這個概念描述了媒體行業從面向大量使用者銷售少數拳頭產品,到銷售龐大數量的利基產品的轉變,雖然每種利基產品相對而言只產生小額銷售量。但利基產品銷售總額可以與傳統面向大量使用者銷售少數拳頭產品的銷售模式媲美。通過C2B實現大規模個性化定製,核心是“多款少量”。所以長尾模式需要低庫存成本和強大的平臺,並使得利基產品對於興趣買家來說容易獲得。例如ZARA。

  “網際網路+”商業模式之三:跨界商業模式

  馬雲曾經說過一句很任性的話,他說,如果銀行不改變,那我們就改變銀行,於是餘額寶就誕生了,餘額寶推出半年規模就接近3000個億。雕爺不僅做了牛腩,還做了烤串、下午茶、煎餅,還進軍了美甲;小米做了手機,做了電視,做了農業,還要做汽車、智慧家居。

  網際網路為什麼能夠如此迅速的顛覆傳統行業呢?網際網路顛覆實質上就是利用高效率來整合低效率,對傳統產業核心要素的再分配,也是生產關係的重構,並以此來提升整體系統效率。網際網路企業通過減少中間環節,減少所有渠道不必要的損耗,減少產品從生產到進入使用者手中所需要經歷的環節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因此,對於網際網路企業來說,只要抓住傳統行業價值鏈條當中的低效或高利潤環節,利用網際網路工具和網際網路思維,重新構建商業價值鏈就有機會獲得成功。

  馬化騰在企業內部講話時說:“網際網路在跨界進入其他領域的時候,思考的都是如何才能夠將原來傳統行業鏈條的利益分配模式打破,把原來獲取利益最多的一方幹掉,這樣才能夠重新洗牌。反正這塊市場原本就沒有我的利益,因此讓大家都賺錢也無所謂。正是基於這樣的思維,才誕生出新的經營和贏利模式以及新的公司。而身處傳統行業的人士在進行網際網路轉型的時候,往往非常捨不得或不願意放棄依靠壟斷或資訊不對稱帶來的既得利益。因此,往往想得更多的就是,僅僅把網際網路當成一個工具,思考的是怎樣提高組織效率、如何改善服務水平,更希望獲得更大利潤。所以傳統企業在轉型過程中很容易受到資源、過程以及價值觀的束縛即阻礙。

  “網際網路+”商業模式之四:免費商業模式

  “網際網路+”時代是一個“資訊過剩”的時代,也是一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怎樣在“無限的資訊中”獲取“有限的注意力”,便成為“網際網路+”時代的核心命題。注意力稀缺導致眾多網際網路創業者們開始想盡辦法去爭奪注意力資源,而網際網路產品最重要的就是流量,有了流量才能夠以此為基礎構建自已的商業模式,所以說網際網路經濟就是以吸引大眾注意力為基礎,去創造價值,然後轉化成贏利。

  很多網際網路企業都是以免費、好的產品吸引到很多的使用者,然後通過新的產品或服務給不同的使用者,在此基礎上再構建商業模式。比如360安全衛士、QQ使用者等。網際網路顛覆傳統企業的常用打法就是在傳統企業用來賺錢的領域免費,從而徹底把傳統企業的客戶群帶走,繼而轉化成流量,然後再利用延伸價值鏈或增值服務來實現盈利。

  如果有一種商業模式既可以統攝未來的市場,也可以擠垮當前的市場,那就是免費的模式。資訊時代的精神領袖克里斯·安德森在《免費:商業的未來》中歸納基於核心服務完全免費的商業模式:一是直接交叉補貼,二是第三方市場,三是免費加收費,四是純免費。

  “網際網路+”商業模式之五:O2O商業模式

  2012年9月,騰訊CEO馬化騰在網際網路大會上的演講中提到,移動網際網路的地理位置資訊帶來了一個嶄新的機遇,這個機遇就是O2O,二維碼是線上和線下的關鍵***,將後端蘊藏的豐富資源帶到前端,O2O和二維碼是移動開發者應該具備的基礎能力。

  O2O是OnlineToOffline的英文簡稱。O2O狹義來理解就是線上交易、線下體驗消費的商務模式,主要包括兩種場景:一是線上到線下,使用者在線上購買或預訂服務,再到線下商戶實地享受服務,目前這種型別比較多;二是線下到線上,使用者通過線下實體店體驗並選好商品,然後通過線上下單來購買商品。廣義的O2O就是將網際網路思維與傳統產業相融合,未來O2O的發展將突破線上和線下的界限,實現線上線下、虛實之間的深度融合,其模式的核心是基於平等、開放、互動、迭代、共享等網際網路思維,利用高效率、低成本的網際網路資訊科技,改造傳統產業鏈中的低效率環節。

  1號店聯合董事長於剛認為O2O的核心價值是充分利用線上與線下渠道各自優勢,讓顧客實現全渠道購物。線上的價值就是方便、隨時隨地,並且品類豐富,不受時間、空間和貨架的限制。線下的價值在於商品看得見摸得著,且即時可得。從這個角度看,O2O應該把兩個渠道的價值和優勢無縫對接起來,讓顧客覺得每個渠道都有價值。

  “網際網路+”商業模式之六:平臺商業模式

  網際網路的世界是無邊界的,市場是全國乃至全球。平臺型商業模式的核心是打造足夠大的平臺,產品更為多元化和多樣化,更加重視使用者體驗和產品的閉環設計。

  張瑞敏對平臺型企業的理解就是利用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可以放大,原因有:第一,這個平臺是開放的,可以整合全球的各種資源;第二,這個平臺可以讓所有的使用者參與進來,實現企業和使用者之間的零距離。在網際網路時代,使用者的需求變化越來越快,越來越難以捉摸,單靠企業自身所擁有的資源、人才和能力很難快速滿足使用者的個性化需求,這就要求開啟企業的邊界,建立一個更大的商業生態網路來滿足使用者的個性化需求。通過平臺以最快的速度匯聚資源,滿足使用者多元化的個性化需求。所以平臺模式的精髓,在於打造一個多方共贏互利的生態圈。

  但是對於傳統企業而言,不要輕易嘗試做平臺,尤其是中小企業不應該一味地追求大而全、做大平臺,而是應該集中自己的優勢資源,發現自身產品或服務的獨特性,瞄住精準的目標使用者,發掘出使用者的痛點,設計好針對使用者痛點的極致產品,圍繞產品打造核心使用者群,並以此為據點快速地打造一個品牌。

  網際網路的九大思維:

  1、使用者思維:對經營者和消費者的理解,以使用者為中心,學會換位思考,發掘使用者的真正想法和需求。以前是生產什麼就賣什麼***自己製作賣點***,,現在是瞭解使用者需要什麼才做什麼***實現賣點***

  2、簡約思維:對品牌和產品規劃的理解,定位力求簡單,設計上簡潔簡約,專注某個點,少即是多,避免複雜的功能影響使用者體驗,短時間內抓住使用者的心。

  3、極致思維:對產品和服務體驗的理解,結合簡約思維,把已有的產品和服務做到極致,超越使用者預期,讓產品說話。

  4、迭代思維:對創新流程的理解,網際網路的變化太快,沒有太多時間來讓人做計劃、做調查,所以我們可以實時的關注消費者需求,根據消費者需求的變化進行微創新,小步快跑,快速迭代***試錯***。

  5、流量思維:對業務運營的理解,流量是網際網路公司的生命之源,不要對流量飆升所造成的支出壓力所擔憂,而是該想著流量即金錢,流量即網際網路***,想想如何更好的利用流量去盈利才是王道。

  6、社會化思維:對傳播鏈、關係鏈的理解,企業所面對的員工和使用者都是以“網”的形式存在,溝通和交流更加便捷,學會利用社會化思維可以很好的做好營銷,如小米—為發燒而生。

  7、大資料思維:對企業資產、核心競爭力的理解,通過資料探勘與分析將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資料就是資源,提煉出的資訊就是商業價值所在。

  8、平臺思維:對商業模式、組織模式的理解。網際網路的平臺思維就是開放、共享、共贏的思維。打造多方共贏生態圈,不具備這種能力的要善於利用現有生態圈。讓企業成為員工的平臺,企業內部打造“平臺型組織“。

  9、跨界思維:對產業邊界、創新的理解,隨著網際網路和新科技的發展,很多產業的邊界變得模糊,所以學會利用網際網路思維,大膽顛覆式創新。

  網際網路思維的九大方面和五大關鍵詞

  最早提出網際網路思維的是百度公司創始人李彥巨集。在百度的一個大型活動上,李彥巨集與傳統產業的老闆、企業家探討發展問題時,李彥巨集首次提到“網際網路思維” 這個詞。他說,我們這些企業家們今後要有網際網路思維,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網際網路,但你的思維方式要逐漸像網際網路的方式去想問題。現在幾年過去了,這種觀念已經逐步被越來越多的企業家、甚至企業以外的各行各業、各個領域的人所認可了。但“網際網路思維”這個詞也演變成多個不同的解釋。

  一、何為網際網路思維?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作為工具的逐步發展,越來越多的商業形態不斷受到網際網路的衝擊。當這種衝擊不斷加深和變革不斷加劇的時候,網際網路就不再僅僅是一種技術,而是逐漸演變成為一種思維正規化,也就是當前各行業熱衷探討的“網際網路思維”。

  我們認為,網際網路思維是指在***移動***網際網路、大資料、雲端計算等科技不斷髮展的背景下,對市場、使用者、產品、企業價值鏈乃至對整個商業生態進行重新審視的思考方式。網際網路思維就是網際網路時代的思考方式,不侷限在網際網路產品,也不侷限於網際網路企業。當然,這裡指的網際網路也不單指桌面網際網路或者移動網際網路,而是泛網際網路,因為未來的網路形態一定是跨越各種終端裝置的,桌上型電腦、筆記本、平板、手機、手錶、眼鏡、家用裝置、安防設施等等。這個時代我們叫做“大互聯”時代,這個時代也會給安防企業帶來巨大的產業升級機會。

  網際網路思維不僅僅是對傳統營銷和產品開發方式的改造,更是對傳統組織和商業模式的改造,它將對傳統企業價值鏈做一個系統的重構,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使用者思維。指對經營理念和消費者的理解。使用者思維貫穿企業運營的始終,使用者思維也是網際網路思維的核心,沒有使用者思維也就不可能領悟好其他思維。為什麼在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的今天,使用者思維是格外的重要?因為網際網路消除了資訊不對稱,使得消費者掌握了更多的產品、價格、品牌方面的資訊,網際網路的存在使得市場競爭更為充分,市場由廠商主導轉變為消費者主導,消費者“用腳投票”的作用更為明顯,消費者主權時代真正到來。作為廠商,必須從市場定位、產品研發、生產銷售乃至售後服務整個價值鏈的各個環節,建立起“以使用者為中心”的企業文化,不能只是理解使用者,而是要深度理解使用者,只有深度理解使用者才能生存。

  ***二***簡約思維。指對品牌和產品規劃的理解。在使用者思維的指導下,品牌和產品該如何規劃?以往品牌廠商多習慣大而全,產品線顯得冗長,產品包裝也恨不得列上全部產品賣點。而蘋果、小米這類網際網路思維下的企業給人的感受往往是極簡元素。簡約思維就是指在產品規劃和品牌定位上力求專注、簡單,在產品設計上力求簡潔、簡約。安防的民用以及智慧家居產品在這方面都可以進行改觀。

  ***三***極致思維。指對產品和服務體驗的理解。網際網路時代的競爭非常殘酷,只有產品和服務給消費者帶來的體驗足夠好才可能真正地抓住使用者,真正贏得人心,過剩的年代做不到極致,就很難在市場立足。

  ***四***迭代思維。指對創新流程的理解。傳統企業推出新品多有一個長達2-3年的新品上市週期,而網際網路企業的產品開發採用迭代方式,在與使用者不斷地碰撞中把握使用者需求,進而完善產品,讓產品在使用者參與中得以完善。安防企業做行業應用,廠商和使用者最頭疼的就是定製開發,所有的接入、功能的升級都在無休止地更改。都說每一個優秀的網際網路產品背後都有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安防行業裡面每一個優秀的產品都有一個失敗的產品經理,因為他已經離職了,他會被無休止的定製開發給做死,因為在移動互聯網裡面,產品經理和使用者是沒有必然的接觸的,接觸少,交流資訊越少,迭代就慢,如何改變這種現狀是很值得思考的問題。

  ***五***流量思維。指對業務運營的理解。網際網路企業都有很典型的流量思維,“流量即***”、“流量就是金錢”等理念推動著網際網路企業流量為先的策略。

  ***六***社會化思維。指對傳播鏈、關係鏈的理解。社會化商業時代已經到來,企業面對的員工和使用者都是以“網”的形式存在,所以企業經營必須要融入社會化思維。除了營銷環節的社會化媒體營銷,還有眾包、眾籌、社會化招聘等很多方式值得探索。

  ***七***大資料思維。指對企業資產、核心競爭力的理解。大資料成為企業的核心資產,資料探勘與分析成了企業的關鍵競爭力乃至核心競爭力。大資料思維同樣貫穿在企業經營的整個價值鏈條。未來,安防企業的核心資產將變成安防大資料系統。

  ***八***平臺思維。指對商業模式、組織模式的理解。網際網路三大巨頭分別構建了搜尋、社交、商務三個領域的生態體系,分別成為各自領域的平臺組織。對傳統安防企業而言,如何思考自身商業模式的設計?網際網路影響下,如何完成組織層面的調整和文化方面的創新?都是這場網際網路轉型攻堅戰中的重要命題。

  ***九***跨界思維。指的是對產業邊界、創新的理解。網際網路和新科技的發展,純物理經濟與純虛擬經濟開始融合,很多產業的邊界變得模糊,網際網路企業的觸角已經無孔不入,掌握了使用者和資料資產,將可以參與到跨界競爭中。

  二、網際網路思維的5個關鍵詞

  ***一***便捷

  網際網路的資訊傳遞和獲取比傳統方式快了很多也更加豐富了。這也是為什麼PC取代了傳統的報紙電視而手機即將取代PC--資訊獲取更便捷。

  ***二***表達***參與***

  網際網路讓人們表達、表現自己成為可能。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的願望,都有參與到一件事情的建立過程中的願望。讓一個人付出比給予他更能讓他有參與感。

  ***三***免費

  從沒有哪個時代讓我們享受如此之多的免費服務,所以免費必然是網際網路思維裡面的一個。

  ***四***資料思維

  網際網路讓資料的蒐集和獲取更加便捷了,並且隨著大資料時代的到來,資料分析預測對於提升使用者體驗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五***使用者體驗

  使用者體驗就是讓使用者感覺爽,精神物質方面,也就是說,任何商業模式的根本都是使用者,都是讓使用者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