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語文裝滿昆蟲的口袋教案及原文

  《裝滿昆蟲的口袋》是北師大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九單元《觀察與發現》的第三篇主體課文。為了方便語文教師的講解,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介紹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語文裝滿昆蟲的口袋教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三年級下冊語文裝滿昆蟲的口袋原文

  法布林從小就對大自然有著濃厚的興趣。無論是花叢中翻飛的蝴蝶,洞穴裡隱藏的蟲子,還是小河裡遊動的魚蝦,都引起他無限的好奇心。

  一天傍晚,暮色籠罩了田野,爸爸媽媽忙完了農活,發現法布林不見了,不由得著急起來,在田野上高聲呼喊兒子。

  “媽媽,我在這兒呢!瞧,我抓到了那隻會唱歌的蟲子!”媽媽一看,兒子的手裡拿著一隻全身翠綠、觸角細長的紡織娘。三天前,法布林就告訴媽媽,花叢裡經常傳出一種動聽的聲音,不知是誰在唱歌。現在,他終於找到了這位“歌唱家”。

  法布林八九歲時,因為家裡貧窮,爸爸叫他去放鴨子。每到早晨,法布林把鴨子趕進池塘後,就一動不動地趴在岸邊,靜靜地觀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在池塘的草叢裡,法布林發現了一隻全身碧藍、比櫻桃核還要小一些的甲蟲。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蟲拾起來,放進一個蝸牛殼裡,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賞這珍珠一般的“寶貝”。

  夕陽快下山時,法布林口袋裡裝著放甲蟲的蝸牛殼,歡歡喜喜地趕著鴨子回來了。剛到家,爸爸就怒氣衝衝地吼著:“我叫你去放鴨子,你倒好,只顧自己玩。老是捉蟲子,不中毒才怪呢!快給我把這些無用的玩意兒扔了。”

  爸爸的訓斥沒有驅散法布林對昆蟲的迷戀,強烈的興趣已經種在他的心裡。正是這種興趣,把法布林引進科學的殿堂,使他了解了昆蟲的世界。難怪後人為了紀念法布林,在為他建造的雕像上,兩個衣袋全部做得高高鼓起,好像塞滿了沉甸甸的昆蟲。

  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語文裝滿昆蟲的口袋教案

  一、設計理念

  以法布林對昆蟲的迷戀為主線設計教學,重在引導學生從具體事例中體會法布林對昆蟲濃厚興趣,去感受和想象法布林在具體的情境中迷戀昆蟲的樣子,從而激發學生觀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奧祕。

  二、教材分析

  《裝滿昆蟲的衣袋》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第九單元的主體課文,這一篇童趣十足的敘事性文章。這篇文章寫的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林小時候對昆蟲的迷戀,通過兩件主要的事件寫出出法布林對昆蟲的迷戀,讓讀者感受到法布林對昆蟲的濃厚興趣和無限的好奇心。

  三、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從課文的具體事例中體會法布林對昆蟲的迷戀。

  四、教學重點、難點

  從學生有限的生活積澱和自身的閱讀體驗出發,引導學生緊扣文中描寫法布林迷戀昆蟲的重點語句,在朗讀中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如果你看到同學的口袋裡裝滿糖果,你會認為他——***貪吃***;看見同學的口袋裡裝滿玩具,你會認為他——***貪玩***;可是,竟然有個人的口袋裡裝滿昆蟲,你認為他——***愛昆蟲***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是誰?***法布林***我們趕緊走進課文,繼續去認識法布林吧!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小時候的法布林有什麼特點呢?

  ***板書:對大自然有著濃厚的興趣和無限的好奇心、迷戀昆蟲***

  2.看,課文一開頭就寫到這一點,現在我們就來看看第一自然段是怎樣講的。

  3.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一自然段。

  4.從哪兩個詞可以看出法布林對大自然有著無限的好奇心?***無論、還是***

  5.口頭造句

  ***三***品讀課文

  師:是啊,法布林對大自然裡的昆蟲有濃厚的興趣,那麼,課文告訴我們,法布林迷戀哪兩種昆蟲呢?

  生:紡織娘、小甲蟲

  師:從小生活在鄉村的法布林是一個對昆蟲非常迷戀的人。現在請你們回顧一下,哪些自然段在具體寫法布林捉紡織娘和觀察小甲蟲的呢?

  生:捉紡織娘***2、3***

  觀察小甲蟲***4——6***

  學習第2-3自然段

  師:我們先來學習第一件事“捉紡織娘”。聽清要求,請你們自讀課文第二至三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找,哪些詞語或者句子讓你感受到法布林對昆蟲的迷戀。

  師:誰來說說你的感受?

  生1:我從“三天前,法布林就告訴媽媽,花叢裡經常傳出一種動聽的聲音,不知是誰在唱歌。現在,他終於找到了這位“歌唱家”中感受到法布林對昆蟲的迷戀。

  師評價:他三天前聽到的聲音,至今仍然念念不忘地尋找。

  我們再仔細品味,哪些詞語可以更加生動地體現法布林對昆蟲的迷戀。***“三天前”、“終於”***

  師: 請試著讀出你的感受

  生:指名讀句子

  師: 法布林被紡織娘美妙的歌聲吸引了,為了捉到它,三天來,他一直堅持不懈地尋找,吃盡了苦頭,法布林對紡織娘多麼著迷呀!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兩個句子

  生: 齊讀句子

  師: 你們還能從這兩句話的什麼地方體會到法布林對昆蟲的迷戀?

  生: 我還從“動聽”、“歌唱家”中體會到他對昆蟲著迷了。法布林太喜歡這隻紡織娘了,已經把它當作是人,是會唱動聽歌聲的歌唱家了。我再來讀一讀這兩句話。

  師: 跟他學!

  生: 齊讀句子

  師:***出示紡織娘圖***

  瞧,這就是讓法布林魂牽夢縈了三天的紡織娘。它是生活在草地裡的善於跳躍的昆蟲,它的後腿粗壯而有力,稍有動靜就會跳得老遠,很難逮到它。

  師提問:你們能想象一下,法布林為了捉到這隻紡織娘可能遇到了什麼困難?他又是怎麼克服的呢?

  生1:草叢中有小蟲子叮咬法布林,為了不驚動紡織娘,他一動不動地強忍著

  生2: 法布林發現了紡織娘,猛地一撲,可紡織娘蹦走了,法布林摔破了膝蓋

  師評價:老師從你們的描述中好像看見了當時的情景,為了捉到自己喜愛的蟲子,法布林可真是費了不少勁,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兩個句子,再去感受一下法布林對昆蟲的迷戀吧!

  生: 齊讀句子

  師:這隻全身翠綠、觸角細長的紡織娘真漂亮!難怪法布林會高興地對媽媽喊著——

  生:媽媽,我在這兒呢!瞧,我捉到那隻會唱歌的蟲子!

  師:為了捉到這隻能唱動聽歌曲的歌唱家,法布林堅持不懈地尋找了三天,難怪他會高舉著紡織娘,對媽媽大聲炫耀到———

  生:媽媽,我在這兒呢!瞧,我捉到那隻會唱歌的蟲子!

  師:經過努力,他終於找到了這位歌唱家,此時,你就是法布林,你的心情會怎麼樣?

  生:高興,激動,興奮……

  師:法布林就是這麼高興,這麼激動,這麼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訴媽媽,一起來:媽媽……***指導讀出興奮和高興***

  學習第4-6自然段

  1.師:法布林對昆蟲著迷了,他可以用三天時間去尋找他心愛的紡織娘,也可以為了觀察蟲子,一整天都趴在陰冷潮溼的池塘邊,一動不動。

  2.請同學們認真默讀4-6自然段,看看這件事的哪些地方能讓你感受到法布林對昆蟲的迷戀,劃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並多讀幾遍,看看你是不是可以用朗讀把他對昆蟲的濃厚興趣表現出來。

  3.生默讀、勾畫、練讀

  彙報:教師相機出示句子。

  ***1*** 每到早晨,法布林把鴨子趕進池塘後,就一動不動地趴在岸邊,靜靜地觀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談體會。

  我從“每到早晨,法布林把鴨子趕進池塘後,就一動不動地趴在岸邊,靜靜地觀察奇妙的生物世界。”中體會到法布林對昆蟲的迷戀。

  生1:他“一動不動”、“靜靜地”,觀察地很仔細,只有對昆蟲很著迷了,法布林才能夠克服周邊的一切困難全心全意地觀察。***師隨即勾畫句子和詞語***

  生2:這個句子中的“趴”也說明法布林觀察地很仔細。法布林深深地迷戀著昆蟲,甚至在雜草叢生、陰冷潮溼的池塘邊,也要趴在地上細心觀察,生怕錯過了什麼!

  4.師:法布林如此細心地觀察,那他可能會看到哪些昆蟲在幹什麼?

  生1:螞蟻搬家

  生2:蜜蜂採蜜

  生3:蜘蛛結網

  師:昆蟲雖然很小,但它們的世界卻是奇妙的,難怪法布林會這麼著迷。就讓我們和他一起再去看看這奇妙的生物世界吧!

  生:齊讀句子

  每到早晨,法布林把鴨子趕進池塘後,就一動不動地趴在岸邊,靜靜地觀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你還可以從哪些地方看出法布林對昆蟲的濃厚興趣和迷戀。

  生:我從“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蟲拾起來,放進一個蝸牛殼裡,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賞這珍珠一般的“寶貝”。”中體會到法布林對昆蟲的迷戀。

  師評價:他拾起甲蟲的動作很小心,生怕弄傷了它。

  師:你能來表演一下法布林拾起甲蟲的動作嗎?

  生:表演

  師:孩子們,從他的表演中,你知道什麼是“小心翼翼”了嗎?

  生:“小心翼翼”就是動作緩慢,絲毫不敢鬆懈

  師:生活中,你們會小心翼翼地做什麼事情?

  生1:我會小心翼翼地拿雞蛋。

  師:為什麼你要小心翼翼地拿?

  生1:我怕把雞蛋打碎了。

  生2:我會小心翼翼地洗碗。

  師:為什麼你要小心翼翼地洗?

  生2:我怕把碗打碎了。

  師:看來,對自己手裡的東西很在乎時,我們做事就會小心翼翼。法布林就是因為太喜歡這隻小甲蟲,生怕弄傷了它,所以他才會小心翼翼地——

  師:還有哪些地方體現法布林對昆蟲的迷戀?

  生:把甲蟲拾起來,放進一個蝸牛殼裡,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賞這珍珠一般的“寶貝”

  生:我還從“欣賞”一詞中體會到法布林對昆蟲的迷戀。

  師評價:法布林已經不是簡單地看甲蟲,而是非常認真、仔細地觀察甲蟲。

  師:生活中,我們會去什麼地方欣賞什麼呢?

  生1:我們會去美術館欣賞美術作品

  生2:我們會去音樂廳欣賞動聽的音樂

  生3:我們會去電影院欣賞精彩的影片

  師:哦,原來“欣賞”就是帶著喜愛的心情觀看美好的事物。法布林已經把觀察蟲子當作是欣賞美好的事物,可見他是多麼迷戀昆蟲呀!

  誰願意來讀一讀這個句子?

  生:指名讀句子

  生:齊讀句子

  生:我還從這句話中“珍珠一般的“寶貝”中”體會到法布林對昆蟲的迷戀。

  在別人眼中毫不起眼的小甲蟲,在法布林眼中卻是“寶貝”,這都說明他對昆蟲的迷戀。

  生:齊讀句子

  ***3***夕陽快下山時,法布林的口袋裡裝著放甲蟲的蝸牛殼,歡歡喜喜地趕著鴨子回家了。

  生:我從“夕陽快下山時,法布林口袋裡裝著放甲蟲的蝸牛殼,歡歡喜喜地趕著鴨子回來了”中體會到法布林對昆蟲的迷戀。

  師評價:他的口袋裡裝著心愛的蟲子,他心滿意足,很高興的樣子。

  師:法布林藉著放鴨子的機會觀察蟲子,天黑了,才回來,難怪爸爸會怒氣衝衝地吼著——

  生:我叫你去放鴨子,你倒好,只顧自己玩。老是捉蟲子,不中毒才怪呢!快給我把這些無用的玩意兒扔了。

  師:法布林只有這一次是因為觀察甲蟲被爸爸訓斥嗎?你從哪知道的?

  生:“老是”,他常常因為觀察蟲子被爸爸訓斥

  師:是的,但哪怕是這樣,我們的法布林卻還是沉浸在自己的昆蟲世界中,難以自拔。這部分課文,我們從法布林觀察和捉蟲子的神態、動作以及爸爸對他的態度中體會到法布林對昆蟲的的迷戀。一起來讀第四到六自然段。

  師:在法布林的眼中,所有的昆蟲都是那麼可愛,大自然的一切在他的眼中是那麼美好,那麼神祕,

  正是這種興趣,把法布林引進***科學的殿堂,使他了解了昆蟲的世界,成為了一名了不起的昆蟲學家……***

  師:法布林的世界只有昆蟲,任何困難都不能阻擋他觀察、研究昆蟲,他已經深深地迷戀上了昆蟲。

  孩子們,你們知道嗎?法布林出生於貧農家庭,沒有受過正規教育,但他卻憑著自己非凡的鑽研精神和堅毅的性格堅持研究昆蟲。到了87歲高齡,依然拖著他病弱的身體堅持研究寫作。他所著的《昆蟲記》一共有200多萬字,包括219篇文章,向人們介紹了400多種昆蟲和其他小動物,至今,《昆蟲記》已經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受到全世界人們的喜愛。

  後人為了紀念他,為他修建了一座很有意思的雕像,兩個高高鼓起的衣袋好像裝滿了沉甸甸的昆蟲。這也是我們課題的由來。***齊讀課題***

  師:誰能說說為什麼法布林的口袋裝滿了昆蟲?

  生:因為法布林從小隊大自然充滿了濃厚的興趣,迷戀昆蟲……引讀:難怪後人為了紀念……沉甸甸的昆蟲。

  師:法布林的口袋裡,除了昆蟲,還裝了什麼?

  生:堅持不懈、不怕困難、細心觀察、認真、不放棄……***板書***

  ***回讀課題:裝滿昆蟲的口袋******抓住關鍵詞,概括全文***

  ***四***回顧並總結全文

  通過板書,引導學生運用抓住關鍵詞法,概括全文。

  ***五***板書設計:

  裝滿昆蟲的口袋

  濃厚的興趣

  法布林{ 無限的好奇心

  迷戀

  堅持不懈、不怕困難、細心觀察、認真、不放棄


的人

1.裝滿昆蟲的衣袋教學設計

2.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語文課文裝滿昆蟲的口袋教學反思

3.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十一課裝滿昆蟲的口袋

4.北師大版語文三年級下冊裝滿昆蟲的口袋課文同步練習

5.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26課 裝滿昆蟲的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