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怎麼讓孩子聽話懂事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越長大越難管,不聽話不懂事的現象可以說是非常普遍。那麼怎樣讓孩子聽話懂事呢?接下來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讓孩子聽話懂事的方法

  1、讓孩子聽話懂事要言出必踐

  不輕易許諾***如禮物或出遊***,許諾了就放在心裡一定兌現,萬一因特殊情況兌現不了,要真誠的道歉,就像對我們的朋友一樣懷有歉意;規則明確,允許就是允許,不許就是不許。

  2、讓孩子聽話懂事要讓他知道為他著想

  這個要點是孩子“感受到”才算數。很多父母用心良苦為孩子不惜代價,可是孩子卻跟父母不親,這是因為父母給孩子的是“父母想給的”而不是“孩子想要的”,而且父母不知道孩子想要什麼也不願去了解。

  3、讓孩子聽話懂事要及時懲罰

  孩子違反規矩一定要馬上指出,不要用“回家再收拾你”之類的話來敷衍帶過,這樣會讓孩子形成僥倖心理,慢慢地規矩就會喪失約束力。

  4、讓孩子聽話懂事要允許孩子做他自己

  小孩子的世界和成年人的有很大的區別,儘管孩子是我們生下的,有遺傳在孩子身上,但孩子還是有很多很多不同於我們的地方,包括他的性格、喜好、習慣等,我們允許孩子按照他的需要和興趣來做他自己嗎?

  隨著孩子的長大,他會越來越有自己的見解,而因為親子之間在成長背景、成長經歷、價值歸屬等諸多方面的巨大差異,孩子的見解很可能和我們不同。如果孩子不同的見解不被允許,孩子的“主見性”從何而來呢?

  5、讓孩子聽話懂事要引導多多鍛鍊

  可以讓寶寶在仔細觀察設定人物的各種情緒及表情的基礎上,理解他人的情緒、情感、行為和處境,對他人的情緒、情感具有感受力和理解力。這有助於打破他們現年齡階段以自我憊識為中心的特點,培養他們的“共情”能力。這樣,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就會越來越懂事了。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在培養孩子、糾正不良行為時,不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要抽絲剝繭,解決本質問題。

  孩子不聽話的原因

  1、溝通不專注

  大人往往很忙,所以不少家庭經常是孩子嘰嘰喳喳說個不停,父母卻忙著手頭的事。無形中,孩子就學會了“不用專心聽別人說話”,就會一邊玩玩具,一邊聽別人說話。

  2、要求不合理

  當父母給孩子制定的日常要求不合理時,很容易使孩子積累起負面情緒,導致他不聽話。洋洋剛上小學,為了讓他養成不拖延的好習慣,父母規定他放學回家必須先寫作業。

  3、不注重傾聽

  有的父母對孩子的話題不感興趣,或者覺得童言無需在意,所以不注意傾聽,心不在焉。然而,美國心理學家的一項研究指出,傾聽可對人的心情起到“淨化作用”。

  4、說話太囉嗦

  有些父母說話抓不住重點,絮絮叨叨,還夾雜著許多抱怨、責備的話;還有的家長說話毫無邏輯,幾件事翻來覆去地說。這樣做,孩子完全搞不清楚父母究竟想要說什麼,希望自己做什麼,結果家長喋喋不休說得痛快,孩子卻昏昏欲睡,不知所云。

  5、態度過於粗暴

  從心理學角度看,父母說話越溫和,孩子越容易關注父母說的話。即使很生氣,父母也要按捺住情緒,看著孩子,讓他停下手裡的事,和顏悅色地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孩子不聽話的注意事項

  1、尊重

  如果你的小孩問:“在我們出去之前,我可以看完這部電視劇嗎?”如果你還有一些時間剩餘的話,應該讓出一些時間來給你的孩子。你應該充分尊重孩子請求的權利。

  2、自律

  武力威脅只能讓孩子認為你是一個專制粗暴的家長,而越發拒絕與你合作。所謂的代溝不正是有些家長自以為是所造成的嗎?

  3、道理

  當孩子犯錯誤或行為無禮的時候,不要立即處罰他,應該以友好的口吻來教育他應該注意自己的行為和舉止。不要低估孩子的智商,你說的話他都明白,只是不善於表達。如果你將自己放在孩子的角度上會覺得講道理會更容易接受。事後再批評,孩子會非常配合你,主動認錯的。

  4、積極

  不要將你的壞情緒傳染給孩子,有的家長很容易發脾氣,說話不注意分寸,順口說出的話是很傷孩子的自尊心的。你所作的努力,誇獎孩子的十句也抵補不上對他的一次否定。

  5、激勵

  可以通過一些只語片言來激勵你的孩子,通過合作的方式來鼓勵他的進取,類似的話語有:“你看,別的小朋友都能做,你一點也不比他們差,你完全能比他們做得更好,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