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泥美術教案設計

  陶泥即陶土,是指含有鐵質而帶黃褐色、灰白色、紅紫色等色調,具有良好可塑性的粘土,陶土主要用作燒製外牆、地磚、陶器具等。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篇一

  活動目標:

  1.用泥板、泥條來塑造數字板,並學會在泥板上挖空、貼上。

  2.運用誇張、變形的手法來塑造數字。

  活動準備:

  各個數字圖片、陶泥、製作工具等。

  活動重、難點:

  嘗試用誇張變形的手法塑造數字。

  活動過程:

  一、欣賞各種各個數字

  “你最喜歡哪個數字,為什麼?”

  二、教師示範講解制作面具

  可用碾泥板刻數字的方法制作,然後將數字貼在泥板上,再用挖空、貼上裝飾底板。

  三、幼兒充分想象,大膽製作

  1.關注每個幼兒,及時對幼兒製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

  2.注意幼兒的個別差異,根據各個幼兒的能力提出不同的要求。

  四、展示作品,師幼互評

  1.幼兒相互交流作品的製作方法,鼓勵他們大膽介紹自己的作品。

  2.教師對作品做出評價並拍照,記錄下不同造型的作品。

  3.整理活動材料及活動場地。

  活動延伸:

  1.將幼兒作品進行燒製。

  2.佈置數字牆,展示幼兒作品。

  篇二

  活動目標:

  1.進一步鞏固搓圓和連線的技能。

  2.初步嘗試運用大小不同的圓球進行組合造型。

  3.學習用刻畫的方法表現細節。

  活動準備:

  1 . 卡通熊玩具或圖片,教師範例一件。

  2 . 陶泥人手一份,牙籤若干。

  活動過程:

  1.觀察小熊的圖片,匯入課題。

  ***1***教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好朋友,你們看是誰?它長什麼樣? ***幼兒觀察並講述***

  ***2***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感知小熊是由不同大小的圓組成的。

  要點提示:

  在活動的欣賞部分,不用毛絨的小熊玩具,而用卡通圖片,是因為毛絨玩具不能讓幼兒很容易發現不同大小圓球的組合。教師在提供欣賞材料時應有意識地選擇合適的圖片,這對幼兒的觀察和製作有決定性的作用。

  2.出示範例,引導幼兒進行觀察。

  ***1***教師:今天老師也用陶泥做了一隻可愛的小熊,看!***引導幼兒觀察大小不同的圓球***

  ***2***教師示範、講解不同大小圓球的組合方式,注意圓球之間的連線。

  3.幼兒操作。

  ***1***教師提示幼兒要搓不同大小的圓球。

  ***2***幼兒進行圓球組合製作小熊,並用刻畫的方法表現小熊的五官,教師巡迴指導。

  4.展示作品,集體評價。

  區角活動:

  提供一些圓球組合的圖片,如小貓、小老鼠等,引導幼兒用大小不同的圓球製作出更豐富的作品。

  篇三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讓學生感受、瞭解,並初步認識雕塑泥的效能,掌握陶泥製作中搓、團、捏、壓、盤、鏤空等基本技法,使學生在愉悅的藝術活動中進行創作、表達和交流,能夠靈活運用各種方法表現豐富多彩的泥塑作品,並延伸到實際生活中去,體現其應用價值。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的藝術觀察能力和創造想象能力,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徵,鼓勵他們進行具有探索性的個性化藝術活動,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獨特性和價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本節課以探究式學習方式為主,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主動尋找形象、發現形象、創造形象、完善形象。使學生充分感受快樂、興奮、美好與幸福。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能積極參與創作活動,體驗、感受玩泥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

  通過欣賞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運用揉,搓,粘等技法,及點、線、面的組合,能夠靈活運用這些方法創造出各式各樣的泥塑作品。

  教學難點:

  在學生掌握一定的製作技巧和方法後,啟發他們運用技巧,富有創意的塑造物體。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主動探究意識,使學生能夠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教學策略:

  其課型為“造型·表現·設計 ·應用” 。本課我採用了“遊戲──賞析──探究──嘗試──發現──製作──評價”的教學模式,執教時我實踐了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自主體驗掌握學習內容的教學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通過部分古代中外富有特色的陶泥作品圖片啟迪學生,既使學生了解到陶泥作品的造型豐富多變,又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藝術美,學會在生活中發現美、欣賞美。繼而出示現代的陶泥作品,在欣賞、觀察的同時,他們也在思考這些作品美在哪裡,並分析、交流如何製作。在學生大致探討出製作方法後,及時地將教材中的技法點選著重講解並示範,並請學生嘗試幾種製作技法,這是本課的重點。這一環節的設計使學生的個性在探究中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