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鹼的知識點與學習方法

  在酸鹼電離理論中,鹼指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都是OH-的物質;在酸鹼質子理論中鹼指能夠接受質子的物質;在酸鹼電子理論中,鹼指電子給予體。小編在此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總結鹼的知識點

  鹼

  一、幾種常見的鹼

  1.鹼:在溶液中解離出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鹼。

  2.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物理性質、用途及製備原理:

 

氫氧化鈉(NaOH)

氫氧化鈣(Ca***OH***2

俗稱

火鹼、燒鹼、苛性鈉

熟石灰、消石灰

物理性質

白色固體,易溶於水,易潮解,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

NaOH固體有吸水性

白色固體,微溶於水

用途

重要的化工原料,應用於肥皂、石油、造紙、紡織和印染等工業。生活中用的爐具清潔劑中就含有氫氧化鈉,用以去除油汙。可做乾燥劑

用於建築業,制燒鹼、漂白粉的原料;用於農業改良酸性土壤、配製農藥波爾多液

製備原理

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 + H2O Ca***OH***2

  【要點詮釋】

  1.氫氧化鈉固體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潮解,所以氫氧化鈉固體要密封儲存。利用這一性質,氫氧化鈉固體可作氫氣、氧氣、一氧化碳等氣體的乾燥劑。

  2.氫氧化鈉固體有較強的腐蝕性。使用氫氧化鈉必須十分小心,防止面板、衣服被它腐蝕;實驗時最好戴防護鏡,防止溶液濺到眼睛裡;如果不慎沾到面板上,要用較多的水沖洗,再塗上硼酸溶液。

  3.生石灰可以吸收水分並與水反應,所以可以作某些氣體的乾燥劑,它和氫氧化鈉都是鹼性乾燥劑***它們的混合物叫鹼石灰***,可以乾燥H2、O2、N2、NH3等氣體,但不能幹燥CO2、SO2、HCl等酸性氣體。

  二、鹼的化學性質

  1.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等鹼在溶液中解離出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OH-***,所以不同的鹼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2.鹼的化學性質可歸納為以下四點:

化學性質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

與指示劑作用

紫色石蕊試液遇鹼變藍色,無色酚酞試液遇鹼變紅色

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

CO2+ 2NaOH = Na2CO3+ H2O

CO2 + Ca***OH***2 =CaCO3↓+ H2O

與鹽反應

2NaOH+CuCl2=Cu***OH***2↓+2NaCl

Ca***OH***2+Na2CO3=CaCO3↓+2NaOH

與酸反應

HCl+NaOH=NaCl+H2O

2HCl+Ca***OH***2=CaCl2+2H2O

  【要點詮釋】

  1.只有可溶性的鹼的溶液,才能使指示劑變色;不溶於水的鹼***例如氫氧化鎂、氫氧化銅等***不能使指示劑變色,也不能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

  2.盛放氫氧化鈉溶液的試劑瓶不能用玻璃塞而要用橡皮塞。

  3.因為在可溶性的酸、鹼、鹽的水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所以它們的水溶液均能導電。

  【拓展】

  1、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鑑別:

  NaOH與Ca***OH***2的水溶液都能使酚酞變紅,故鑑別NaOH和Ca***OH***2不能用指示劑,通常情況下,可採用以下兩種方法來鑑別NaOH和Ca***OH***2。

  方法一:通入CO2氣體,NaOH溶液與CO2氣體反應後無明顯現象,但Ca***OH***2溶液即澄清石灰水與 CO2反應生成白色沉澱。

  方法二:滴加Na2CO3溶液或K2CO3溶液,NaOH溶液與K2CO3,Na2CO3溶液不反應,但Ca***OH***2溶液與 Na2CO3、K2CO3溶液反應均生成白色沉澱。

  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H***2+K2CO3=Na2CO3+2KOH。

  2、檢驗二氧化碳氣體是否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方法

  通常情況下,將二氧化碳氣體直接通人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中,很難直接判斷二氧化碳氣體是否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因此,要判斷二氧化碳氣體確實能與氫氧化鈉反應,可以採取如下兩種方法:

  ***1***檢驗產物的方法:驗證通入二氧化碳氣體後的溶液中是否含有碳酸鈉,檢驗碳酸根離子是否存在。

  方法1:取樣,加入稀鹽酸,並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證明溶液中存在碳酸根離子。

  方法2:取樣,加入氫氧化鈣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澱,則證明溶液中存在碳酸根離子。

  上述兩種方法其實也可以檢驗氫氧化鈉溶液是否變質,且方法I還可以用於除去變質後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的碳酸鈉。

  ***2***改進實驗裝置,通過一些明顯的實驗現象間接證明二氧化碳氣體能與氫氧化鈉反應。

  化學的正確學習方法大全

  那麼就和大家來談一談初中化學的學習方法:

  認真抓好“預習、聽講、複習、記憶、作業、訂正”六個學習常規環節。***這個是所有學科普遍適用的方法,同樣適用與化學,但是還是得強調,同學們請問問自己,在這五個常規環節上做的好麼?***

  1、預習

  預習時要注意全面地預習一節教材,把握一節書的整體內容,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初步整體印象,初步瞭解將要學習課程的基本內容和思路,鞏固原有的相關知識和概念。

  2、聽講

  聽講是學好化學的關鍵,非常重要。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集中注意力;***2***要勤于思考;***3***注意教師上課講方法與思路;***4***養成“先聽後記”的習慣。

  3、複習

  複習是知識的鞏固階段,它是使學生溫故知新,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進一步落實課本知識為自己知識的過程。

  4、記憶

  化學學科中有不少需要記憶的概念、符號、資料、化學方程式等。及時複習和記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記憶時注意把一些枯燥無味難於記憶的化學知識儘可能趣味化記憶。如金屬活動順序為:“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可諧音為:“撿個大美女,身體細釺輕,統共一百斤”記憶。製取氧氣的實驗操作“查、裝、定、點、收、離、熄”可諧音為“茶莊定點收利息”,既有趣味又易記憶。

  5、作業

  作業是學生鞏固和消化所學知識即學懂會用的體現,通過做題能鞏固所學的知識,加深對概念、規律的理解和深化、活化知識;能學習解題方法,發展思維,將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

  6、訂正

  寫作業的目的是要找出課上沒掌握紮實的內容,發現自己的錯誤並改正,才是寫作業的真正的意義所在,也是提升成績十分重要的環節。

  對於解題方法,可以想這道題用了哪些概念和原理,解題的基本方法是什麼,不這樣解行不行,哪種方法最簡捷,這便是“一題多解”。還可以回憶一下這道題解題方法與過去做過的題有無相同、相似之處,這便是“多題一解”。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也能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上面就是初中化學學習的基本方法,與其他理科科目基本類似。但是化學有著它獨特的地方,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化學學習的具體方法:

  初中化對孩子們來說由於是新學科,所以其學科的特點之一是知識點非常多,導致其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也較多而且雜亂,那麼在初次接觸者們學科上,對化學中的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是否準確,掌握是否熟練對學好初中化學課程關係極大。

  因為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形成正確實驗技能,計算技能的依據,是分析和解決化學問題的基礎。初三學生中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學習不重視,不願意花時間去理解和記憶,這部分內容也是考試中容易失分的地方。

  1、通過觀察實驗來幫助理解概念

  比如化學一開始就接觸兩個概念: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那麼區分這兩個概念的本質,現在我們都知道,就是看一個變化中是否有新物質的生成,在學習中我們接觸到乾冰***固體二氧化碳***昇華和鎂條燃燒的實驗,其中乾冰昇華只是二氧化碳這種物質的狀態由固態變為氣態的過程,二氧化碳本身沒有發生變化;

  鎂條燃燒時銀白色的鎂條變成的白色粉末裝固體***實驗證明白色粉末狀固體為氧化鎂***,鎂這種物質在這個變化中變成了氧化鎂,物質變了就是有新物質的生成。那麼通過這兩個實驗,就會很深刻的理解這兩個概念。

  2、找出相關概念的區別和聯絡進行對比學習

  化學概念之間即有本質的區別又有聯絡,學習時應將相關概念進行比較,從中找出它們之間的不同點和內在聯絡。

  比如:化合反應與分解反應。相同點:都是化學反應;不同點:化合反應為多種物質變為一種物質,分解反應為一種物質變為多種物質。

  單質和化合物。相同點:都為純淨物;不同點: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淨物,化合物是由多種元素組成的純淨物。

  通過的概念辨析,我們就可以牢牢的掌握化學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在做題時才會思路清晰。

  3、理解概念的組成,注意概念中的關鍵字、詞

  學習中要弄清每個概念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各部分之間的關係如何,其中關鍵部分是什麼。

  如氧化物的概念,包括三部分,一為化合物,二為兩種元素組成,三為其中一種為氧元素三者缺一不可,其關鍵部分是第二、第三部分。

  再如溶解度的概念包括四部分,一為一定溫度,二為100克溶劑,三為達到飽和狀態,四為溶解的質量。四部分缺一不可,真正懂了,在判斷和溶解度的有關計算題就不會出現錯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