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小兒辯日閱讀答案

  《兩小兒辯日》選自列禦寇所編的《列子·湯問》,是一篇極具教育意義的寓言文言文。通過兩小兒爭辯太陽在早晨和中午距離人們遠近的問題,使孔子不能判斷誰是誰非的事,體現了兩小兒善於觀察、說話有理有據和孔子實事求是的態度。以下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了:,歡迎參考學習!

  《兩小兒辯日》文章閱讀: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兩小兒辯日》閱讀答案】《兩小兒辯日》閱讀答案。”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兩小兒辯日》閱讀練習題:

  15、《兩小兒辯日》選自《________》,這部書內容中的學術觀點屬於________學派,而孔子是________學派的創始人。***3分***

  16.給下列加粗字注音#from 本文來自學優高考網 end#***3分***

  ①盤盂*** *** ②孰為汝多知*** ****** ***

  17.解釋加粗的字。3分***

  故: 去: 日中: 滄滄: 及: 湯:

  18.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子。***6分***

  ①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

  ②孔子不能決也

  ③孰為汝多知乎?

  19.用自己的話說明兩小兒的觀點。3分***

  答

  20.兩小兒的說理角度分別是:***2分***

  《兩小兒辯日》閱讀題答案:

  15、《列子.湯問》 道家 儒家

  16、① yú ②shú zhì

  17、原因 、距離、正午、清涼略帶寒意、到 至、熱水

  18、略

  19、一兒認為太陽剛出時離人近,中午離人遠;另一兒認為太陽剛出時離人遠,中午離人近。***

  20、一兒從大小角度***視覺***看問題,另一兒從人對陽光的感受***觸覺***看問題。
 

  《兩小兒辯日》作品鑑賞

  《兩小兒辯日》表現了古人為認識自然、探求客觀事理而獨立思考、大膽質疑、實事求是的精神;同時闡述了“學無止境,我們要不斷學習”的道理。

  通過閱讀,我們發現兩個小孩有著善於觀察、大膽質疑、勇於探索的精神,而孔子則實事求是、謙虛謹慎——這說明了治學要實事求是,不能不懂裝懂的道理。[2]

  對於兩個小孩為什麼觀點不同,那是因為他們看事物的角度不同:一個從視覺出發,用“如車蓋”和“如盤盂”的比喻,生動形象的寫出了太陽形狀的大小;另一個從觸覺出發,用“如探湯”的比喻生動形象的寫出了太陽在中午時的灼熱。[3]

  事實上,現代科學已經對這種現象有了科學的解釋:早上和傍晚,太陽角度低,穿透的大氣層很厚,受到大氣層梯度折射率影響很大,光路彎曲顯著,所以人看到的太陽就大;中午太陽角度大,穿透的大氣層相對較薄,受到大氣層梯度折射率影響較小,光路彎曲沒有早上和傍晚明顯,所以人看到的太陽就覺得小了。

  此外,當太陽在早上的時候是從地面升起,而遠處的屋子或山正和那大太陽成了一小一大的鮮明對比,而在中午,有時候太陽周圍沒有我們所熟悉的東西來做對比,簡單運用生活規律或生活常識去解釋是無法作出正確解釋的。

  作出正確解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所需要的正是“兩小兒”和孔子的這種獨立思考、大膽質疑、實事求是的精神。

  如今我們知道日地距離在一天內的變化是微不足道的。早晨太陽離我們稍遠一點,中午稍近一些,兩者相差約等於地球半徑,僅相當於日地距離的1/2300,這對觀察太陽的大小和太陽輻射到地球的熱能都不起多大影響。

  早晨的太陽看起來大一些,中午的太陽小一些,實際上是一種視覺誤差。因為,早晨太陽剛從地平線上升起來時,有山峰、樹木等地面物體作對比,太陽就顯得大一些;而中午的太陽高懸在空曠的天空,相形之下就顯得小一些。實際上用儀器測太陽的視直徑,若不考慮地平線上大氣折射的影響,早晚都是一樣的。[4-5]

  《兩小兒辯日》告訴我們:***1***生活中要善於觀察,才會有所發現。

  ***2***說話要有理有據。

  ***3***要學習孔子實事求是的態度。

  ***4***即使是孔子這樣的大學問家也有不知道的事情,每個人都需要虛心學習。

  ***5***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就不同。

  ***6***學海無涯,我們應該樹立終身的思考。

  ***7***學習兩小兒執著探究、獨立思考、大膽質疑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