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舊石器時代考古

[拼音]:xiangyuan gushu

山西曲種。起源於山西襄垣,流行於上黨地區。又稱鼓兒詞、襄垣調。相傳清代乾隆初年襄垣的盲藝人成立了“三皇會”,藉以傳授鼓書和算卦,使鼓兒詞代代相傳,並在曲調上不斷有所豐富和改革。早期的演出是以矮木架支書鼓,演唱者操挎板、鼓箭擊節,另一人操老胡或二胡伴奏。唱腔只有慢板、快板兩種。道光年間,盲藝人史金星吸收了當地的民歌、小調和道士的化緣調;咸豐年間盲藝人路永泉又吸收了當地的宮調(即上黨梆子)、落子、秧歌等戲曲唱腔。以後的苗喜來、段明和等兩代藝人又在板式和曲調方面加以發展,遂使襄垣鼓書基本定型。

唱腔分鼓兒詞、柳調兩大類,屬於板式變化體結構。一般曲詞中可以相間地使用兩種唱腔,也可只用其中的一種。鼓兒詞唱腔以慢板為主要板式,另外有搶板、散板、哭板等;柳調唱腔以平板為主,另外有鼓板、小哭板、散板及起、送、導等過渡板。在演唱短篇曲目時,由一人主唱。藝人董財源能兼操鑼、鈸、鑔、木魚、鼓板等九種打擊樂器來演唱,另有絃樂伴奏。在演唱長篇鼓書時,由多人坐唱,分擔生、旦、淨、醜等腳色,以獨唱、對唱、齊唱等形式來表述書情和刻畫人物。演唱者分操樂器伴奏,絃樂有京胡、二把、胡胡、月琴等四大件,另外可加三絃、二胡、中胡、低胡等;打擊樂有單皮鼓、檀板、板鼓、木魚、碰鈴、小鑼、鈸、梆子等。

襄垣鼓書由於歷史悠久,傳統書目豐富。據1961年統計:長篇書目有《金鞭記》、《五女興唐傳》等30多部;中篇有《楊七郎打擂》、《夜宿花亭》等40多部;短篇有《小二姐做夢》、《小兩口爭燈》、《窮漢過年》等80多段。

抗日戰爭爆發以後,藝人們在當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政府影響下,自動解散了“三皇會”,成立了盲人愛國宣傳隊,編演了《打蟠龍》、《打段村》、《血淚仇》等新的曲目,起到鼓舞群眾參加抗日活動的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襄垣鼓書進行了全面挖掘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