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拳

[拼音]:Miyasikefusiji

[英文]:Николай Яковлевич Мясковский (1881~1950)

蘇聯作曲家、音樂教育家。1881年4月20日生於新格奧爾吉耶夫斯克(今波蘭的莫德林),1950年8月8日卒於莫斯科。幼時隨家人學習音樂。1899年入聖彼得堡軍事工程學校學習,1903年畢業在軍界任職。在此期間曾於1903年隨Р.М.格利埃爾學和聲。1903~1906年從И.И.克雷扎諾夫斯基學音樂理論。1906~1911年入聖彼得堡音樂學院,隨Н.А.裡姆斯基-科薩科夫及А.К.利亞多夫等學作曲。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任工兵軍官。1918年定居莫斯科,投身於音樂事業。1921年起任莫斯科音樂學院作曲教授(1948年間斷了1年)。

米亞斯科夫斯基的創作活動始於聖彼得堡音樂學院求學時期。這時的作品受文學上象徵主義思潮的影響,囿於表現個人捉摸不定的內心世界,樂思隱晦,色彩若明若暗。他在戰爭中的見聞使他向現實接近了一步;十月革命更使他的思想受到了強烈的震動,促使他逐步完成了思想-美學觀的轉變。他的創作領域主要在交響曲和室內樂方面。他一生寫了27部交響曲,大多構思嚴謹,技巧嫻熟,平易而深刻地反映了現實。堪稱優秀之作的有:表現人民生活畫面的《第五交響曲》(1918);表現十月革命、具有壯烈氣質而撼人心魄的《第六交響曲》(1923);表現集體農莊的《第十二交響曲》(1932);表現蘇聯航空英雄業績的《第十六交響曲》(1936);格調明朗樂觀,熔抒情性與戲劇性於一爐的《第二十一交響曲》(1940);表現戰勝艱難險阻、追求光輝未來的《第二十七交響曲》(1949)等。他的《小提琴協奏曲》(1938)、《大提琴協奏曲》(1945)、《第九絃樂四重奏》(1943)、《第十三絃樂四重奏》(1949)、《第二大提琴和鋼琴奏鳴曲》等作品,都受到蘇聯音樂界的一致好評。他在音樂教育領域中也有卓著的貢獻,經他培養的80多個學生中,有不少成為蘇聯傑出的音樂家,其中包括А.И.哈恰圖良、Д.Б.卡巴列夫斯基、В.Я.舍巴林、В.И.穆拉傑利、П.И.佩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