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義網路理論

[拼音]:renmin jundui

[英文]:people's army

人民群眾自發地或在先進階級領導下建立的併為人民群眾利益而戰鬥的軍隊。由無產階級領導、以馬克思主義理論作指導的人民軍隊是新型的人民軍隊。關於建設無產階級軍隊的理論,是馬克思主義軍事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簡史

人民軍隊是一個歷史的範疇。在原始公社制度末期,開始出現為保護氏族、胞族和部落的生活資料而組成的武裝組織。這種武裝組織雖不能算作軍隊,但卻被F.恩格斯稱作是“真正的‘武裝的人民’”。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階級的出現和階級鬥爭的發展,人民為了反抗統治階級的奴役和壓迫,產生了由人民群眾自己組織的軍隊。奴隸社會時期,奴隸起義建立起來的武裝組織,是代表奴隸階級利益的人民武裝。公元前18世紀在埃及奴隸起義中建立起來的武裝隊伍,公元前5世紀在中國由跖所領導的奴隸起義軍,以及公元前73年古羅馬的斯巴達克領導的奴隸起義武裝,都是歷史上較早的人民武裝組織。在封建社會時期,農民舉行起義的武裝組織,是代表農民階級利益的人民武裝。在中國,從秦朝的陳勝、吳廣到清朝的太平天國,大約兩千多年的時間裡,先後爆發了數百次農民革命戰爭,參加戰爭的農民武裝,儘管行動口號、組織方式、規模和影響有所不同,但在反對封建的生產關係,主張建立農民“平等”的理想社會等方面卻是共同的。在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由資產階級領導的革命戰爭,如1775年的美國獨立戰爭,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19世紀上半葉的西班牙資產階級革命等,都曾建立過人民的軍隊。對於西班牙獨立戰爭中建立的軍隊,K.馬克思稱讚它“為真正地武裝人民奠定了基礎”(《馬克思恩格斯軍事文集》)第4卷,第31頁)。但是,上述這些軍隊,由於階級和時代的侷限,都未能使人民革命事業獲得徹底的勝利。

無產階級登上人類歷史的政治舞臺之後,馬克思、恩格斯創立了組織無產階級革命軍隊,用暴力推翻舊的社會制度的革命理論。根據這個理論建立起來的軍隊,區別於以往的任何人民武裝。它是由無產階級政黨領導的,以馬克思主義理論作指導的,為無產階級和人類徹底解放而戰鬥的人民軍隊。1871年的巴黎公社起義,就是一支由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勞動人民(主要是工人)為主體組成的人民軍隊。巴黎公社依靠這支軍隊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見彩圖)。 恩格斯根據巴黎公社的經驗,曾反覆強調打碎舊軍隊,建立新軍隊,並於1887年2月明確提出“真正的人民軍”(《馬克思恩格斯軍事文集》第2卷,第424頁)的概念。В.И.列寧、И.В.斯大林在領導蘇聯革命的過程中,進一步提出了無產階級軍隊由工農組成,是為勞動者利益而鬥爭的工具的建軍原則。根據上述原則建立起來的蘇聯紅軍,為建立和鞏固蘇維埃國家政權,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抵禦並戰勝德國侵略者,取得衛國戰爭的勝利,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中國共產黨人從中國社會和中國革命的特點出發,把建立新型人民軍隊作為中國革命的首要問題。1926年毛澤東在主辦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期間,就提出了建立農民自己的武裝的思想。1927年8月,他又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論斷。大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在全國各地發動和領導了百餘次武裝起義。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義,標誌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的開始和中國新型人民軍隊的誕生(見彩圖)。毛澤東等領導的參加秋收起義的工農革命軍,經過三灣改編,特別是經過古田會議,為從根本上解決建設新型人民軍隊的一系列理論、路線和原則問題奠定了基礎。中國工農紅軍,抗日戰爭時期的八路軍、新四軍和一切人民武裝,以及現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就是在這些基本理論和原則的指導下不斷髮展和壯大起來的。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人民軍隊為骨幹,經過長期的革命戰爭和艱苦卓絕的鬥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後,又是依靠人民軍隊,戰勝了外來勢力的侵略、破壞和武裝挑釁,維護了國家的獨立和安全,保衛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鞏固了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政權。中國民主革命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歷史都證明:沒有一個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

中國新型人民軍隊建設的理論和原則

中國共產黨人在中國革命戰爭的實踐中,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系統地回答和解決了如何在黨的領導下,把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革命軍隊,建設成為一支無產階級性質的、具有嚴格紀律的、同人民群眾保持親密聯絡的新型人民軍隊的問題,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民軍隊建設的理論和原則。其主要內容包括:

(1)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這支軍隊的唯一宗旨。為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而結合,而戰鬥,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聯絡,始終同人民群眾同甘共苦,全心全意地為中國人民服務,是中國人民軍隊的唯一宗旨和根本屬性。這就從軍隊的性質上,劃清了它同一切剝削階級軍隊的界限。因而,它能得到人民群眾的真誠擁護和全力支援。

(2)確立中國共產黨對這支軍隊的絕對領導的地位。中國人民軍隊從誕生之日起,就置於中國共產黨的絕對領導之下。它的一切行動聽從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指揮,在政治上思想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中國共產黨在軍隊的團以上部隊和相當於團以上的單位設立的黨的各級委員會,在連隊建立黨的支部,這是各該部隊或連隊統一領導和團結的核心。

(3)具有服從於人民根本利益的革命紀律。這支軍隊建立了嚴格的政治紀律和軍事紀律。著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體現了這些紀律的主要要求。這種紀律以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建立在全體軍人的政治自覺的基礎之上,是團結自己、戰勝敵人和完成一切任務的重要保證。

(4)實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制度,是這支軍隊肅清封建主義、軍閥主義的殘餘影響,廢除打罵制度,實行內部民主的工作方針。通過開展集中領導下的政治、經濟、軍事的民主活動,達到政治上高度團結、生活上獲得改善、軍事上提高技術和戰術的目的。同時,也反對一切極端民主化和無政府主義的傾向。

(5)永遠是一個戰鬥隊,同時又是工作隊、生產隊,是這支軍隊的根本任務。中國人民軍隊是執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它除了擔負作戰這項主要任務外,還擔負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幫助群眾建設革命政權等項工作,並利用作戰間隙進行生產。在建立了全國政權之後,它是保衛社會主義祖國的鋼鐵長城,又是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力量。

(6)採用一整套與人民戰爭相適應的戰略戰術。作為人民戰爭的骨幹力量,這支軍隊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創造了為人民戰爭所必需的完備的戰略戰術。這種戰略戰術,立足於武器裝備處在劣勢的條件下,充分發揮廣大軍民的主觀能動作用,以己之長,擊敵之短,靈活機動地打擊和消滅敵人,奪取革命戰爭的勝利。

(7)強有力的革命政治工作,是這支軍隊的生命線。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務是: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部隊,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指導進行精神文明的建設,加強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保證國家的法律、 法令和上級命令、 指示的貫徹執行,維護軍隊的高度集中統一和嚴格的紀律,實行“官兵一致、軍民一致和瓦解敵軍”的原則,增強軍隊內部和外部的團結,鞏固和提高部隊的戰鬥力,保證建軍、作戰以及其他各項任務的完成,推進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建設。中國共產黨在軍隊中團以上和相當於團以上的單位設政治委員和政治機關,並在各級配備政治工作人員,領導和管理部隊的政治工作。

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軍隊,是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和鞏固政權的鬥爭工具,是無產階級政權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都建立了自己的人民軍隊。隨著鬥爭的發展,關於建設人民軍隊的理論和實踐,將不斷地得到豐富和發展。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將正確運用歷史的經驗,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創造新經驗,努力把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設成為一支具有中國特色的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