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克,H.

[拼音]:zhuangju

壯族戲曲劇種的統稱。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寧、廣南一帶。壯劇是在壯族民間文學、歌舞、說唱藝術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清同治光緒年間已有演出。在發展過程中,有的也曾受到漢族民間藝術和戲曲的影響。因方言、音樂唱腔、表演風格和流行地區不同,壯劇分為廣西的南路壯劇、北路壯劇、壯族師公戲和雲南的富寧壯劇、廣南壯劇等。

廣西南路壯劇流行於使用壯語南部方言的靖西、德保、那坡、大新、天等、田東、田陽等縣。源於當地民間歌舞,因受提線木偶戲的影響,最初為唱做分開的“雙簧式”演唱形式,後逐漸豐富發展而為戲曲形式。唱時常用“呀哈嗨”襯腔,故又叫“呀嗨戲”。主要唱腔有平板、嘆調(慢板類);採花、喜調(中板類);快喜調、高腔(快板類);哭調、寒調、詩調(散板類)等。伴奏樂器以清胡(比京胡略大,琴筒用木製成)、厚胡(又叫土胡,琴筒用泡桐木製成,比中胡短粗)、小三絃為主。劇目有《解臼》、《雙狀元》、《雙花配》、《寶葫蘆》、《百鳥衣》等。

廣西北路壯劇流行於使用壯語北部方言的田林、隆林、西林、百色、凌雲、樂業等縣。在當地民歌、唱詩和“板凳戲”的基礎上發展形成。主要唱腔有正調、平調、卜牙調、毛茶調、罵板、恨板、哭調、哀調等。主要伴奏樂器有馬骨胡、葫蘆胡、月琴等。劇目有《卜牙》、《儂智高》、《文龍與肖尼》、《牛郎》、《劉二打番鬼》等。

壯族師公戲流行於廣西河池、柳州、百色、南寧等地。也稱“壯師”、“調師”、“木臉戲”。清同治初年,貴縣一帶已有師公戲演唱,它與安徽的儺戲、廣西桂北和江西的儺舞相類似,是在巫師跳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民間小戲。用壯語演唱,初時穿紅衣戴木製面具,後用紙畫臉譜代替,1911年後才去掉面具,化妝表演,並有了戲裝。主要唱腔有打水、行遊、三光等,多為有幫腔的集曲,屬曲牌聯套體結構。主要用打擊樂蜂鼓(以陶瓷做鼓身)、鑼、鈸和無膜笛伴奏,風格古樸。主要劇目有《莫一大王》、《順知戽海》、《白馬姑娘》等,多根據壯族民間故事改編。

雲南富寧壯劇流行於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壯族支系土族聚居的富寧縣一帶。原名“土劇”,在本民族的民歌、小調、歌舞基礎上,受漢族地方戲曲的影響,逐步發展形成。按其所唱“襯腔”的不同,分為“哎咿呀”、“哎的呶”、“乖嗨咧”和“咿嗬嗨” 4類。所謂襯腔,就是在每段唱詞的開頭或一句唱詞的結尾,加上幾個有聲無義的引腔或拖腔。“哎咿呀”、“哎的呶”、“乖嗨咧”屬於前一種,如“哎的呶啊──我名儂智高”,這種腔調就叫“哎的呶”;“咿嗬嗨”屬於後一種,如“稻穀金黃就要收啊,那斯嗬留嗨呀咿嗬嗨呀嗬嗨……”。“咿嗬嗨”1919年從廣西傳入,用漢族方言演唱,表演及音樂與雲南花燈戲和廣西彩調接近,流入富寧壯族地區後,被壯劇藝人吸收、融化,成為富寧壯劇的主要聲腔之一。伴奏樂器有土鑼、土鼓、鋩、鈸和土二胡、土三絃、笛、嗩吶等。劇目有《螺螄姑娘》、《換酒牛》、《窮山鉅變》等。

雲南廣南壯劇流行於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壯族支系沙族聚居的廣南一帶。原名“沙劇”,系由沙族歌舞受漢族戲曲影響發展而成。主要唱腔叫正調,女腳色起唱都帶“快哥來”(意即“哥快來”)三字,男腳色起唱都帶“儂阿里”(意即“妹在哪裡”)三字,明顯帶著壯族情歌風味。其曲調比較自由,可根據劇中人物感情需要加以變化發揮。此外,還有悲調(近似“皮簧”哭頭、滾板)、小調等。伴奏樂器有胡琴(比京胡細長,琴筒用牛角製成)、二胡、三絃、月琴等。打擊樂器有脆鼓(竹製小鼓)、大鼓、鋩鑼、大鑼、大小鈸、大號等。劇目有根據壯族歷史傳說改編的《儂智高》,民間生活小戲《瞎子鬧店》、《李元慶舂碓》,移植漢族戲曲劇目《薛平貴》、《金紗帕》,以及新創作的現代戲《萬年樹》、《曲折的水溝》等。

壯劇過去都由半職業和業餘班社演出,1958年以後,陸續建立廣西壯族自治區壯劇團、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壯劇團以及百色、德保等縣壯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