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印刷圖片

[拼音]:geci

朝鮮李朝時期產生的國語體詩歌,和新羅鄉歌、高麗歌謠、景幾何體、時調屬同一系統,受景幾何體和時調的影響較大。每句由3.4或4.4音節組成,突破了原有國語詩的分章的限制,根據內容的需要可長可短,能更廣泛地反映生活和自由抒發感情。丁克仁(1401~1481)的《賞春曲》是第一篇歌辭作品。至16世紀中期,著名歌辭體詩人鄭澈把歌辭發展到成熟的階段。1592年日本侵略朝鮮的壬辰戰爭時期,辭風為之一變。愛國詩人樸仁老第一次運用歌辭形式表現反侵略戰爭的題材和反映社會現實生活。17、18世紀,開始盛行“紀行歌辭”和“閨房歌辭”。題材和作者的範圍均有所擴大,平民和婦女也加入創作的行列。“紀行歌辭”通常是記述國內外遊歷的見聞,如金仁謙的《日東壯遊歌》、洪淳學的《燕行歌》和李邦翼的《漂海歌》。“閨房歌辭”在當時嶺南地方的婦女中廣為流行,她們創作、傳抄,成為閨中少女少婦的主要讀物。初期的“閨房歌辭”,大約是出自封建文人之手,如《五倫歌》、《戒女歌》、《奉親歌》,充滿封建倫理的說教。名副其實的“閨房歌辭”,是《思親歌》、《離別歌》、《寡婦歌》、《閨秀相思曲》、《花煎歌》、《怨婦詞》、《寒心歌》、《秋風感別曲》這類作品,多以感嘆身世、傷別、懷人為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婦女對封建禮教束縛的不滿和反抗,是真實性情的流露。歌辭的普及,標誌著民族文字的普及,推動了朝鮮國語文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