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劇片

[拼音]:guoji ziben liudong

[英文]: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資本從一個國家(或地區)轉移到另一個國家(或地區)。又稱資本國際轉移。一國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資本帳戶專案,反映著該國在一定時期內同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資本流動情況。國際資本流動主要包括資本流動方向和規模、資本流動原因、資本流動種類、資本流動影響四個方面。在西方經濟學界,涉及國際資本流動的文獻大量集中在國際資本流動機制上,即金融資本流動如何導致實物資源的相應轉移。而對國際收支的資本專案進行系統和全面的考察與研究,首推英國經濟學家J.E.米德。在社會主義經濟理論中,與國際資本流動這一概念相對應的有資本輸出。但是資本流動並不就是資本輸出,例如一國用黃金外匯來彌補國際收支逆差就不是資本輸出,而是作為國際支付手段。

歷史

第一次大規模的國際資本流動出現在19世紀後半葉至20世紀初。它主要是因一些借款國政府和鐵路公司在英、法、德等國的資本市場上發行固定利率債券所致。從19世紀末起,這種證券投資開始被來自美國的直接投資所代替。20世紀20年代,證券投資和直接投資再度結合起來,資本從美國流向歐洲。然而,由於30年代初經濟大蕭條引致普遍倒帳,國際資本市場幾乎完全萎縮。當時的資本流動大多采取遊資(又稱“熱線”)的形式,主要是短期資金為保值而在國際資本市場上頻繁移動。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私人國際資本市場消失。進入50年代,直接投資開始復興,金融資本市場隨之興起。但這時的資本流動已主要採取浮動利率銀行信貸的方式,而不像早些時候採取固定利率債券融資的方式。隨著歐洲貨幣市場的出現和發展,以離岸金融方式發展起來的國際資本流動規模迅速增長。進入80年代,許多中等收入的發展中國家遇到了嚴重的債務危機,國際銀行信貸再度被證券投資所取代,國際資本市場出現證券化趨勢。就戰後資本流動規模來看,流出國首推美國,其次是石油輸出國組織,80年代末是日本。主要的流入國先是歐洲,接著是發展中國家,80年代末是美國。

原因

從A.斯密起,人們一直認為資本流動的直接原因是由於對外投資的高收益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解釋國際資本流動的原因已成為國際收支理論的一部分。60年代,J.M.弗萊明和R.A.芒德爾提出兩國間利差引起國際間資本流動的觀點,形成資本帳戶的流量理論。同期,F.馬克威茨和J.託賓建立資產組合理論。該理論認為,如果財富不變,一定的利率差將導致資產存量在國際間的分配。該理論因此又稱資本帳戶的存量理論。資本帳戶的存量理論和流量理論的共同點在於前提條件相同,即存在完全自由的資本流動,在某種利率上一國能夠從世界資本市場上借入或貸出不受數額控制的款項。但這些假設在現實中並沒有得到實際驗證。這說明現有的國際資本流動理論仍有不完善之處。探索國際資本流動的原因,還必須在理論上提出更令人信服的並且能夠用實際資料加以證實的觀點。

在中國金融界,對於國際資本流動原因的分析多是一些定性的總結性研究,其解釋多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

(1)利潤動機。資本流動的首要動機是牟取最大利潤,而造成利潤增大的因素又包括降低生產成本和增加收益兩方面。資本流動的重要原因即在於別國原料便宜、勞動力低廉、關稅較低和運輸成本不高,以及產品收益較高等。

(2)安全動機。減少風險是促成國際資本流動的原因之一。出於經濟性和政治性風險的考慮,國際資本往往會迅速從一國轉移到另一國。

影響

據估算,外匯市場上約90%以上的交易發生在資本帳戶而非經常帳戶上。因此,當代西方理論界對資本流動後果的研究一直集中在引起資本流動的匯率變化上。對於資本流動的影響,西方經濟學家主要從福利經濟學的角度進行研究。資本流動對於福利的影響可分為兩個方面,視其是否與實物資本的轉移相對應而定。如果金融資本流動並不要求相應的實物資本轉移,金融資本流動也可以三種方式增強社會福利:

(1)直接投資的互流能使多國公司相互利用其技術或其他優勢;

(2)由於不同國家和證券收益不完全相關,證券投資互流可使各國投資者均獲風險分散化的好處;

(3)在投資者偏好不同的國家,如有的偏好利息升水,有的則偏好流動性,不同期限的投資資產互流會使彼此都受益。如果資本的流動源於為經常帳戶不平衡而融資,在這種情形下,有兩種渠道可使福利增加:

(1)生產性貸款用來進行收益高於對外借款成本的投資;

(2)消費性貸款可以改變消費的時間序列。後者使國內吸收水平能夠超出現有收入所能允許的水平。兩者共同作用的結果是使福利最終都有較大的增加。但是,上述理論在國際債務危機爆發後遇到了挑戰。因為這種理論無法令人信服地解釋為何資本大量流向資本富裕國而逃離實際上生產率更高的地區。因此,西方關於國際資本流動的福利影響理論仍被認為有很大的改進餘地。

在中國,分析國際資本流動的影響是按照唯物辨證法從國際資本流動對世界經濟、資本流出國與資本流入國的影響等角度來進行的。研究的重點多集中在國際資本流動的利弊定性上。如國際資本流動有利的一面在於加強世界各國經濟聯絡,解決流入國的資金短缺問題;不利的一面是可能造成流入國主權受到侵犯和剝削等。

參考書目

J.Eatwell ,et al., ed., The New Pɑlgrɑve : A Dictionɑry of Economics,Vol 2,Macmillan, London and Basingstoke, 1987.

J.A.Frenkel & H.G.Johnson , The Monetɑry Approɑch to the Bɑlɑnce of Pɑyments , Allen & Unwin,London,1976.

R.A.Mundell,Internɑtionɑl Economics,Macmillan,London, 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