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續帖冊(宋拓本)

[拼音]:Tajikezu wudao

[英文]:dance of Tajik nationality

塔吉克族是中國古老的高原民族,聚居在帕米爾高原東部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吉克族自治縣與鄰近各縣。這裡地處古代絲綢之路,是中西交通孔道,舞蹈藝術不僅有明顯的高原特徵,而且受到中原文化、塔里木盆地各民族文化以及伊朗、印度文化的影響。至今民間仍保持著歡聚必有歌舞的風習。舞蹈中仍有古西域樂舞的遺存,如雙人對舞中豐富的手臂、腕部的動作,旋轉與騰閃的技巧以及伴奏樂器等,與《舊唐書·音樂志》關於疏勒樂、康國樂的記載以及唐詩中關於胡旋舞、胡騰舞的描述頗有相似之處。

帕米爾高原的氣候、自然條件與塔吉克族的傳統文化,形成了塔吉克族舞蹈動靜結合、急緩交錯的節奏與韻律。山民們經常穿著傳統的喬洛克(平底軟靴)在山路上行走、活動,膝部習慣於鬆弛、微屈,腳腕靈活、全腳掌著地。跳舞時,膝部也保持微屈,腳掌平穩,並結合特有的彎與戸複合節拍,使動作柔韌,步法沉穩,發力起步後,多不變姿態,保持瞬間的延續。維吾爾族古典套曲《十二木卡姆》收入了許多彎節拍的舞曲,由此可知,彎節奏的舞蹈曾盛行於塔里木盆地,但現在民間已不常見。塔吉克族卻在交通不便的山區儲存了這種古老的舞蹈形式。塔吉克族喜愛鷹,把鷹看作山巒強者、英雄的象徵,舞蹈中也融會了鷹的氣勢與神態。

塔吉克族的舞蹈形式,主要有恰甫蘇孜、買力斯、拉潑依、刀舞、馬舞等。

恰甫蘇孜

是以雙人對舞為主、即興表演並帶有競技性的舞蹈形式。恰甫蘇孜一詞,塔吉克語意為快速、熟練。節奏為彎拍,由庒單拍加忷雙拍組成。單拍活潑、跳躍,雙拍沉穩有力,形成塔吉克族舞蹈的特有風格。表演以1組男子為主,也可以2~3組同時進行。近年,男女對舞也比較常見。開始,先由1名男子表演,然後,邀請另一男子同舞。兩人徐展雙臂,如雙鷹盤旋、翱翔,節奏較快,互相追逐嬉戲,又如鷹起隼落由低到高擰身旋轉。表演者可自由進場或退出,最後,在舞蹈能手的競技旋轉中結束。恰甫蘇孜的步法有單步、錯步、錯步轉、退轉步等。手式有單翅、雙翅、交替式等。跳法各地大同小異,風格略有不同:塔什庫爾幹、塔哈曼、提孜那甫等地動作柔和、細膩,達甫達、瓦恰等地則粗獷,肩的動作較多。與維吾爾族雜居區(通用維吾爾語)的塔吉克人,常用塔吉克族民歌填唱維吾爾語新詞為舞蹈伴奏,風格別緻。

麥依麗斯

塔吉克語意為特定節拍。是以民樂伴奏或民歌伴唱為主的自娛性舞蹈,也常用來表演傳統的故事性民歌。節奏為戸拍,由庒加嵐拍組成,連續演奏,其特點是伸延中兼有跳動感。舞蹈形式自由,可獨舞、雙人或3~5人同舞。步法多用連走步,以戸拍中連走4步最典型,此步法尤為婦女們所喜歡。另外也可以運用恰甫蘇孜的一些步法與技巧。伴奏樂曲有《白鷹》、《雄鷹》、《罌粟花》等古老民歌,單人表演《白鷹》時,表演者邊唱邊舞,眾人幫唱襯詞為舞蹈助興,很有特色。以布倫薩爾、大同等地區的麥依麗斯最著名。

拉潑依

自娛性舞蹈。是家庭內只用一個熱瓦甫伴奏的特定舞蹈形式,節奏為彎拍,有專門的伴奏曲調,伴奏者也可以邊奏邊舞,舞蹈動作自由、輕快。提孜那甫地區的拉潑依,可把熱瓦甫放置肩上,彈奏起舞。

刀舞

表演性單人舞蹈。表演者持波斯式長型彎刀而舞。節奏為彎拍,有固定的伴奏曲調。因技巧性較高,一般人不易掌握,民間已不多見。只流傳在塔什庫爾幹縣城一帶。動作有揮刀進、錯步跳、劈轉等。頗具古代武士之風。

馬舞

表演性道具舞蹈。塔吉克語稱為阿路戛瑪克。表演者腰繫特製的馬形道具,由1人或2人表演,邊唱邊舞。歌詞內容多為稱讚馬如何矯健頑強,善走山路。動作多模擬馬的登山、越澗、跑、跳、閃、轉等。

木偶舞

俗稱“乖孩子”,單人表演性道具舞蹈。節奏為彎拍,有固定的伴奏曲調。舞者左手抱著男孩形象的小木偶,右手撫摸、哄逗,載歌載舞。此外,表演性道具舞蹈還有《駱駝舞》、《天鵝與狐狸》,民間歌舞小戲《阿戛喬》、《阿薄希荷》等。

塔吉克族舞蹈的伴奏樂器有鷹笛、手鼓、熱瓦甫、彈撥爾、艾捷克等。演奏時,多用兩支鷹笛交替吹奏,一面手鼓由兩名婦女擊打出不同音色,鼓點豐富多變,增強了舞蹈的藝術效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許多塔吉克民間舞蹈素材經專業工作者加工後搬上舞臺,如《阿路戛瑪克》(馬舞)、《塔吉克人刀舞》、《五好放牧員》、《婚禮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