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光芒造句

[拼音]:hongxibao

[英文]:erythrocyte

一種無核血液細胞,內含血紅蛋白,使血液呈紅色,舊稱紅血球。承擔著運輸氧和二氧化碳的作用。其中的血紅蛋白對血液酸鹼度有緩衝作用。正常男性紅細胞數量平均為5×1012/L(500萬個/mm3),女性為4×1012/L(400 萬個/mm3)。新生兒可達6×1012/L(600萬個/mm3),出生幾周後逐漸降低。兒童期紅細胞數值偏低,至青春期逐漸達到成人標準。紅細胞數量還受居住地海拔高度、營養、情緒、運動等因素的影響。但同一個人的化驗值在同一時期變化範圍不應超過10%。紅細胞外形呈雙凹扁平圓盤型,邊緣較厚,中間較薄。平均直徑為7.5┢m,周邊部分厚 2.0┢m,中央為 1.0┢m。面積約為145┢m2,體積約為 72~88┢m3,這種形狀的相對錶面積和體積比球型大,因此氣體透過的表面積大,有利於氣體交換。這種形狀的紅細胞容易捲曲變形,易於通過口徑比其直徑小的毛細血管,有利於其行使輸送氣體的生理功能。正常人休息時每分鐘動脈血輸送氧的容積達1300ml,運動時增加數倍,這一功能是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完成的。在氧分壓高的肺臟,血紅蛋白與氧結合,在氧分壓低的組織間,氧合血紅蛋白與氧分離,氧彌散至組織間。同時血紅蛋白參與二氧化碳的運輸。紅細胞的這些特殊結構和功能保證了氣體的輸送,維持機體正常的新陳代謝。

紅細胞的生成

人的紅細胞壽命約為 120天,因此更新極快,每公斤體重每天生成和破壞各2.5×109個左右。生成和破壞在正常時處於相對平衡。 3周的人胚中,卵黃囊的間充質細胞形成血島,血島內的細胞分化為原始的有核紅細胞。 6周時肝臟內的網狀細胞分化為血細胞。兩個半月的胎兒中,卵黃囊失去造血功能,脾臟成為造血器官,第5個月開始,骨髓成為重要的造血器官。嬰兒出生後,幾乎完全依靠骨髓造血。4歲以後,在骨髓腔中出現脂肪組織,並隨年齡逐漸增多。18歲以後,只有脊椎骨、肋骨、胸骨、顱骨及長骨近端骨骺才有造血組織。但當骨髓造血組織功能低下或衰竭時,肝、脾又會進行髓外造血來部分代償。成人各種血細胞(除淋巴細胞外)均在骨髓中發育成熟,並儲存在骨髓中,根據生理需要規則地釋放入血。造血幹細胞為所有血細胞的共同來源。具有自我複製保持本身數量穩定和分化形成髓系、淋巴系幹細胞進而分化成巨核系DFU-M、紅系CFU-E、粒單系CFU-GM、嗜酸性粒系CFU-EO、T淋巴系CFU-TL、B淋巴系CFU-BL定向祖細胞的能力。造血幹細胞是一種分化程度很低的原始細胞,形態類似中、小淋巴細胞,數目很少,每1000個骨髓有核細胞中僅有一個幹細胞。造血幹細胞又稱脾集落生成單位(CFU-S)。CFU-S在各種不同的造血刺激因子刺激下和不同的造血微環境誘導下,可以向不同類的定向祖細胞分化。如刺激粒細胞生成的集落刺激因子(CSF)在促進幹細胞向粒系分化的同時,抑制其向紅系分化;反之,促紅細胞生成素(EPO)促進幹細胞向紅系分化,同時抑制向粒系分化。幹細胞開始分裂時進入細胞週期;分裂後,一部分仍然保持幹細胞功能,另一部分經過逐步分化增殖成為各類血細胞。這樣既保持造血幹細胞數量穩定,又不斷生成新血細胞。同時,大部分(約佔90%)造血幹細胞處於不進行細胞分裂的相對靜止態。造血幹細胞絕大部分存在於骨髓中,周圍造血細胞<1%。紅系定向祖細胞自我更新複製能力大為降低。每次分裂生成後代細胞基本都繼續向前分化。紅系祖細胞分早期祖細胞,稱為爆增型紅系細胞集落(BFU-E);晚期祖細胞,稱為紅系細胞集落(CFU-E)。BFU-E形成集落大,細胞數多,需要一種爆增型紅系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刺激其生長。CFU-E形成集落小,細胞數少,需促紅素作用才能生長。紅系祖細胞進一步增殖,分化為從形態可以辨認出的幼稚紅系細胞,分化順序是原始紅細胞、早幼紅細胞、中幼紅細胞、晚幼紅細胞、網織紅細胞。一般幼稚紅細胞經歷3~5次細胞分離,至晚幼紅細胞不再有分裂能力,每一個原始紅細胞約生成20個成熟紅細胞,歷經180小時。在增殖分化中,幼稚紅細胞核漸消失,細胞變小,形態由球型變為雙凹扁平盤狀,細胞核心糖核酸合成率下降,血紅蛋白濃度不斷增高。網織紅細胞生成後在骨髓中再貯存2~3天,然後穿過骨髓血竇壁入血。周圍血中網織紅細胞約佔成熟紅細胞的1%,增高時代表紅系造血過度活躍。

紅細胞生成所需的原料是蛋白質、維生素B12和葉酸、鐵。蛋白質攝入不足會影響紅細胞生成,導致輕度貧血。維生素B12又叫氰鈷氨,含鈷。廣泛存在於動物蛋白質中,吸收前先與胃壁細胞分泌的一種糖蛋白──內因子結合,形成能耐受蛋白水解酶的複合物,至遠端迴腸,被小腸絨毛上的釋放因子分解成內因子和維生素B12,維生素B1被吸收入血,與血中鈷胺轉運蛋白結合,轉送至組織中利用或至肝臟中儲存。葉酸廣泛存在於新鮮綠色蔬菜、水果、酵母及動物內臟中,在小腸近端被吸收入血。葉酸在血中大多與α2-巨球蛋白結合運送到肝或其他組織。葉酸缺乏時,脫氧尿嘧啶核苷不能轉換為胸腺嘧啶核苷,阻礙了 DNA的生物合成。維生素B12缺乏除影響葉酸代謝外,維生素B12還是RNA轉變為DNA的還原酶,也是5'-脫氧腺嘌呤核苷基的輔酶。維生素B12和葉酸缺乏時,DNA合成障礙,核分裂受阻,而RNA和血紅蛋白合成正常,造成核漿發育失衡的巨幼紅和巨紅細胞。由於紅細胞生成減少,巨幼紅細胞易於死亡和巨紅細胞壽命縮短,出現特徵性巨紅細胞性貧血。鐵是人體的必需元素,合成血紅蛋白中血紅素部分所必須的。正常男性體內約有鐵50mg/kg,女性35mg/kg。體內大部分鐵存在於紅細胞內。每毫升紅細胞生成需0.5mg鐵,每天需有20~25mg鐵用於製造紅細胞。但每天僅需從食物中吸收1mg鐵來補充被排洩的鐵,其餘絕大部分來自鐵的再利用,衰老紅細胞被巨噬細胞吞噬後血紅蛋白分解,血紅素中Fe2+釋放出來結合於鐵蛋白中備用。缺鐵時,幼紅細胞及成熟紅細胞內血紅蛋白減少,細胞變小,中央淡染區擴大,呈小細胞、低血紅蛋白性貧血。

紅細胞生成的調節

(1)造血微環境的調節作用,主要作用於造血幹細胞,機制尚未明。此外,在造血幹細胞體外培養中發現幹細胞能分泌少量增殖或抑制因子參與自身調控。某些骨髓中末梢神經釋放介質也參與其增殖、分化調節。

(2)爆增型紅系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為一種分子量約在3.5~4.5萬之間的糖蛋白,由單核細胞和T淋巴細胞產生。作用為促進幹細胞向紅系祖細胞分化,增強BFU-E增殖,使集落增大,集落數增多。

(3)促紅細胞生成素(EPO),為一種分子量39000~70000、不被透析、較耐熱的糖蛋白,存在於血漿中,少量由尿排出。血漿中EPO水平與紅細胞比積大致呈負相關。貧血時 EPO水平很快上升。EPO由腎臟產生,在腎小球或腎小球旁器產生尚無定論,有人認為腎臟只產生一種促紅細胞生成因子,其作用於血漿中EPO原,使之形成有活性的EPO。腎外主要是肝臟可產生少量(5~10%)EPO。缺氧時或應用血管收縮藥、睪酮類藥和某些腎臟病和腫瘤時EPO生成增加,腎衰時減少。EPO刺激紅系造血作用有以下幾方面:誘導較多幹細胞進入細胞週期;刺激紅系祖細胞增殖、分裂;加速血紅蛋白合成,使紅細胞成熟加速;促進網織紅細胞釋放;作用於第二信使系統,使幼稚紅細胞對EPO敏感性提高,促進分裂;作用於造血微環境;解除某些酶對血紅蛋白的合成抑制。

紅細胞的破壞

紅細胞平均壽命僅120天。51Cr測定正常人紅細胞半壽命為 30±4天。紅細胞隨壽命延長會發生一系列生理變化。紅細胞膜表面積減少,體積增加,膜蛋白、脂質、膽固醇、磷脂減少,膜上結合酶活性降低,抗氧化能力下降,紅細胞內能量代謝減低。上述一系列變化導致紅細胞變形性降低,在血流湍急處因機械衝擊易於破損,通過血竇微小孔隙時困難。衰老紅細胞破壞場所分血管內與血管外,以後者為主,主要在脾、肝、骨髓等處,多在脾。這些臟器內的吞噬細胞,對衰老變形的紅細胞進行辨認、吞噬和清除。

結構功能

成熟紅細胞內無細胞核和細胞器,主要成分為血紅蛋白,其代謝所需能量靠無氧代謝提供。細胞內富含葡萄糖酵解、磷酸戊糖旁路代謝、2,3-二磷酸甘油酸 (DPG)支路代謝所需的酶。細胞記憶體在大量更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93594.html' target='_blank' >入贅孰模哂鋅寡躉⑽趾雄匣?-SH)酶和其他膜蛋白處於還原狀態的作用,對保持紅細胞正常功能有重要意義。

(1)紅細胞膜:以脂質雙分子層為骨架的半透膜,氧氣和二氧化碳氣可自由通過。膜上有Na+ -K+泵活動,維持細胞內高K+濃度,低Na+濃度。膜上有網狀的肌纖維和肌動蛋白,與紅細胞的運動和變形性有關。膜上還含有決定血型的物質,人主要分二種血型系統:A、B抗原系統決定A、B、O、AB4種血型,Rh系統決定Rh陰性或陽性血型。

(2)血紅蛋白:由珠蛋白和血紅素結合而成。血紅素含原卟啉和Fe2+,可與氧結合並攜帶、輸送氧氣。每一血紅蛋白可逆性結合4個氧分子,完全飽和時,每克血紅蛋白可結合1.34ml氧。呈氧合血紅蛋白(HbO2)形式運輸。其特點為反應快、可逆、不需酶催化、不耗能量。受氧分壓影響PO2。當血流經PO2低的組織間HbO2離解,釋放O2,又變成Hb,呈暗紫色。當血中氧離解Hb>5g/100ml血液時,面板粘膜會出現紫紺。Hb與氧結合或解離曲線表示 PO2與Hb氧結合量之間關係,此曲線呈S型(見圖)。氧解離曲線上段平坦,說明PO2在60~100mmHg範圍,對Hb氧飽和度影響不大,有利於機體對缺氧環境適應。曲線中段陡直,相當於PO2在60~40mmHg時,與組織中氧分壓近似,此時使HbO2釋放氧量較大,有利於組織供氧。曲線下段最陡直,相當於 PO240~15mmHg,此時HbO2釋放氧量最大,能在組織活動加強時,進一步提高供氧,代表供氧儲備。Hb與O2的結合和解離受多種因素影響,使Hb與氧親合發生變化,氧離曲線偏移。當pH值降低或PCO2升高、溫度升高、2,3-DPG增加時,氧離曲線右移,有利於向組織供氧,反之則相反。Hb還與一部分CO2結合成氨基甲酸血紅蛋白,做為細胞內緩衝劑來協助CO2在體內的運輸(見肺)。

放光芒造句

臨床疾病

(1)貧血。指紅細胞和Hb低於正常,男性成人 Hb<120g/LRBC<4×1012/L,女性 Hb<110g/LRBC<3.5×1012/L稱為貧血。常因造血原料缺乏所致,如缺鐵性貧血,維生素B12、葉酸缺乏引起巨幼細胞性貧血;骨髓造血機能障礙所致,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由於各種原因造成紅細胞過度破壞所致的溶血性貧血;各種急、慢性失血。

(2)紅細胞過多。原發性紅細胞過多見於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繼發性多由於缺氧、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腎囊腫和腎腫瘤所致。

參考文章

豬附紅細胞體病的症狀與防治豬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有什麼眼底改變?眼科尿紅細胞形態學檢查的方法及臨床意義是什麼?泌尿科/男科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如何治療?內科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的病程是如何進展的?內科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有哪些併發症?內科繼發性紅細胞增多症和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有什麼不同?內科什麼是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內科紅細胞有哪些功能?內科雞群附紅細胞體的症狀分析雞

上一篇: 內壁造句

下一篇:酒文化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