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行道樹引出的思考分析

課文行道樹引出的思考分析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目標不僅是要改革學生的學習方式,更重要的是要對教師陳舊的教學思想與理念進行一次艱苦的蛻變,這個蛻變不僅是外表形式上的,更是思想深處上質的飛躍。

  古人說:“畫虎畫皮難畫骨”,自主、探索、合作的學習方式不能只是形似,更要神到。那麼如何神到呢?我以課文《行道樹》為例談談。

  《試教通訊》2001年第9期(中學語文專輯)中登載了《行道樹》的課堂實錄和評點,它是作為新教材實驗區的一堂研究課和課改試教較好的範例而出的。這堂課上,學生進入課文一讀完它,“馬上就有人舉手發言”,他的回答是“本文給我們介紹了行道樹的奉獻精神”,老師不僅給予了肯定,整節課圍繞它進行,而且在本課結束的時候,做出了這樣的歸納:“文章是透過行道樹內心世界的獨白,抒寫了奉獻者的襟懷,讚美了奉獻者的崇高精神”。既然在課堂的一開頭學生就引入到這樣一個狹窄的圈套式的思維中去,還談什麼自主探究的精神呢?

  其實這堂課為什麼上成這樣,我也找到了依據。在同一期中刊登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單元說明──第二單元》一文的“單元編寫意圖”中有“《行道樹》中說:‘神聖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的深沉給予我們。’這就是說,行道樹這樣的奉獻者,獲得的`是深沉、神聖,同時又是以承受痛苦為代價的。”語文課本此文的導讀也有:“奉獻是一種犧牲,也是一種快樂”的句子。這樣看來,老師和學生是否都無所適從了呢?

  透過解讀新課標,我感到首要改革的是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從這裡引發出來這樣幾點思索:

  教師應有獨特的個人閱讀體驗和獨立的思維習慣。語文課本中的課文有導讀,有教參評點,有各種輔助參考資料。但作為教師要勇於打破這些先入為主的框框,第一個身份應是一個普通的閱讀者。要獨立自主地閱讀文章,注意從三個維度尤其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體味文章的獨特內涵,把握作品的意義和價值。透過對作者人生經歷與寫作經歷,以及作者寫作的人文背景的研究,獨立思維,在自己的心目中得出獨特的閱讀體驗。《行道樹》一文作者張曉風,臺灣十大散文家之一,作品迷人的地方,一則在總是微笑輕柔的姿態,永遠善意的呈現事與人之間的關係,甜美中不失條理。二則擅於將身旁切近實際的經驗,由小見大,亦由雜亂中理出天地自然造物者的靈機與訓誡。行道樹是在與環境的和睦相處中求得共生,求得精神的娛樂和心靈的滿足,那麼我們為什麼單單隻將它看成一個奉獻者呢?它也可以是一個理想的追求者,或者說生命意義和價值的追求者。“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語文教學中,同一篇課文,同一個人物形象,學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樣的。而學生是閱讀的主體,課文的意義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生成的。那麼也就是說,只有教師真正讀懂了課文,放開了思維,學生才可能真正發揮自主性、合作性,新課標積極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才會真正落到實處。

  第二點就是正確對待教學參考資料的問題。無可否認,教學參考資料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大大節省了我們查閱資料的時間,幫助我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以及相關資料的補充。但我們應當高度注意的是,既是參考就不能是標準,不能是唯一,不能是實際教學的指揮棒,更不能將之奉為神明,受到它已成定論的文字的擺弄,而疏於對文章本身的獨立思維。正確運用教學參考資料,應是在教師深入而全面地把握了文章情感和價值,體味出作品甚至於是作家的人文觀念和人文精神後,有選擇地使用,見解不同或是考慮不周的地方,進一步的思考,觸發新思維,得到新教訓,也可以對教學參考資料的使用內容提出預設,再考慮教學,引導、組織學生自主、合作地進行探究也就水到渠成。《張曉風散文論》中說她“涵天負地般的廣闊胸襟,以寥廓思維空間為背景的對生命價值的沉思。”那麼《行道樹》一文的主旨如能更廣闊地定位於“生命價值”,不就比一個概念性的“奉獻者”讓學生自主探究思維的範圍更大些麼?這就是說,如果我們把看教學參考資料當作是與教學參考資料的編者、作者合作探究,互補互啟,那麼教師才會真正理解新的教學方式的深刻意義,及優秀教材和學生人文體驗過程中教師的關鍵與樞紐作用。

  教師也應培養人文精神。新課標重點強調了對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和自主創新精神的培養。深透一點看,也就是說教師如果少有人文意識.人文修養教養.人文理念,不能做到知識文化修養上的與時俱進,怎麼來注重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和自主創新精神的培養?因而新世紀的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應當更廣泛地吸取人文文化中的精髓,不是單學科的,而應是多學科的網路化的吸收,更深刻地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多樣性文化的融會貫通,豐富自身的文化積澱和文化內涵,使自己在新的時空觀中獲得更清晰的時空感和條理感,這樣就助於學生樹立正確的認識觀,價值觀。老師內心知識與內心精神的不斷豐盈,就會以寬容博大的胸懷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就會“潤物細無聲”地用豐富的人文內涵感染學生的精神領域,自然增長他們的人文素養。就像張曉風,文風“亦秀亦豪”,東西方文化在她身上交織烙印,其作品中對自然萬物宗教性的虔誠的情感和對故國刻骨銘心般的相思情愫及對生命價值的沉思,我們有了解.深思與體會,就不會將《行道樹》貼上“奉獻者”這樣一個狹隘的標籤,而應是從生命價值和生命本身薰陶感染學生的內心,引發學生對人生,對人生價值的思考,從更深刻更廣泛的角度體味作者的思想藝術境界。

  新的語文教改的車輪才剛剛啟動,牽動我們思索的地方還有很多不可獲知,要想推動這時代的車輪,教師必須加強自身的人文素養,開啟束縛思想的繩索,甩開難於割捨的依賴,用心傾聽內心自然的簫聲,引導學生在新的學習方式的體驗下,與課文中的作者共同感受交流的快樂與慰藉,在洋溢著知音的情深意切之中,向著高曠的境界不斷昇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