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最佳化方案三篇

有關最佳化方案三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屬於計劃類文書的一種。我們應該怎麼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最佳化方案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最佳化方案 篇1

  友誼縣衛生系統加強作風建設暨最佳化經濟 發展環境工作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於提高行政效能、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的有關精神,努力改進新形勢下衛生行業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規範執法行為,為進一步促進中方經濟發展服好務,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省、市最佳化經濟環境有關精神,切實執行縣委、縣政府檔案要求,透過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完善措施,增強全系統幹部職工轉變工作作風,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在衛生系統形成廉潔、高效、優質、和諧的服務環境,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組織領導

  為加強對作風建設暨最佳化經濟環境工作的領導,經局黨組研究決定,成立友誼縣衛生局加強作風建設、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工作領導小組,由毛幫輝同志任組長,楊洪濤、張新民、周量、殷鳳麗,張志、麻連科、劉洋、杜天鵬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周量同志兼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最佳化經濟環境的日常事務。

  三、工作重點及措施

  (一)深入開展最佳化經濟環境宣傳教育。

  1、3月份召開衛生系統加強機關作風建設、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動員大會,宣傳加強機關作風建設、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的重要意義。

  2、充分利用橫幅、標語、宣傳櫥窗等多種宣傳方式,在全系統營造濃厚的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氛圍。

  3、認真組織學習縣委、縣政府《20xx年全縣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工作考評方案》,剖析存在的問題,加強幹部職工思想道德教育,引導幹部職工強化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意識,自覺關心、參與和支援經濟發展環境建設。

  (二)大力加強機關作風及行風建設。

  要把最佳化經濟發展工作與年初開展的機關作風建設和整治醫藥購銷領域不正之風活動結合起來,有的放矢,重點整治,務求實效。局機關要進一步轉變觀念、轉變職能、轉變作風,要重點解決責任心不強、紀律觀念不強、工作效率不高的問題,努力提高行政效能,建設讓群眾滿意的服務型機關。各醫療衛生單位要以在全系統開展的“院興我榮,院衰我恥”為主題的學習教育和行風整頓活動為契機,突出行業重點,切實加強醫德醫風教育,著力培養醫務人員的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改善服務態度。同時,要針對行業中尤其是醫藥購銷領域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重點治理和整改。

  (三)切實規範衛生監督執法工作。

  1、繼續開展執法人員崗位學法活動,加強對衛生監督人員的崗位培訓,提高衛生監督執法人員的執法能力和業務水平,不以職、以業、以權謀私,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公平公正執法,文明執法和人性執法。

  2、健全衛生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及時糾正和查處衛生行政不作為和亂作為的行為。切實規範收費行為,凡法律、法規、規章沒有規定的收費專案,一律不準收取。對保留的收費專案,符合減免條件的予以減免,收費標準有幅度的,按最低標準徵收。嚴禁各單位自設收費專案或提高收費標準。

  3、深入開展打擊非法 行醫專項治理,嚴厲查處“黑診所”無證營業等違法活動。

  (四)著力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1、大力推進鄉鎮衛生院產科標準化建設。對業務用房、基本裝置、人員配備、技術人員應知應會技能、產科質量等五個方面進行改進和完善。

  2、加強衛技人員培訓,著力提高衛技人員素質,提高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需求。

  3、認真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宣傳籌資工作,力爭20xx年全縣參合率達到98%,擴大合作醫療的受益面,更大程度地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五)構建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長效機制。

  緊緊圍繞醫療衛生中心工作,結合本行業特點,建立健全效能建設、法制建設等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實行首問責任制、限期辦結制、責任追究制等制度,以制度強管理。同時,以推行政務事務公開為切入點,本著依法公開、注重實效、有利監督的原則,圍繞轉變工作作風、改善服務態度、提高醫療質量、控制醫藥費用、減輕群眾負擔等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建立健全事務公開公示制度,明確公開範圍,完善公開內容,規範公開程式,確保公開工作紮實有效。要進一步健全內部監督制約機制,聘請行風評議員進行監督,並公佈舉報電話(5813342)。

  四、工作步驟

  (一)宣傳發動(1月-3月)

  各醫療衛生單位要根據本實施方案的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要透過召開職工大會,利用宣傳櫥窗、橫幅、標語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發動,使最佳化經濟環境工作的意義深入人心,在全系統營造濃厚的最佳化經濟環境工作氛圍。

  (二)自查自糾及整改提高階段(4月-10月)

本著實事求是和重在自我整改、自我提高的原則,在自查自糾的過程中,堅持有什麼問題,就糾正什麼問題,認真查詢作風建設、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可行的整改措施,切實做到邊查邊改邊糾。

  (三)檢查總結(11月-12月)

  各單位、局機關各股室及個人要按照方案的要求,寫出工作總結,向局最佳化辦彙報最佳化工作開展情況。工作開展期間,局最佳化辦將對局機關及各單位工作情況進行督查,並將督查結果向全系統通報。

  五、獎懲辦法

  局最佳化辦負責組織對各醫療衛生單位及局機關股室和個人的考核評分(分管領導的考評與相應股室掛鉤)。對系統內醫療衛生單位得分前三名及得分。

最佳化方案 篇2

  1.室分最佳化思路

  內分佈系統結構相對複雜,產生故障的節點較多,因此室內分佈系統的KPI指標會比大網系統差,嚴重影響了全網指標的考核。室內分佈問題主要集中在訊號覆蓋、干擾、裝置故障等方面。

  1.1室內分佈問題點收集及分析

  室內分佈問題點的收集主要來源於網路側分析和使用者投訴。網路側分析可分為KPI指標分析和使用者行為分析兩個方面,透過KPI指標分析定位出室內分佈問題載扇及其問題型別,透過使用者分析可以分析出某問題小區某問題型別的使用者話單詳情,透過這兩種分析手段,可以為使用者回訪和現場測試提供第一手資料,為最佳化方案的制定提供事實依據。

  1.2干擾問題最佳化

  因室內分佈系統的天饋系統較為複雜,有的分佈系統夾雜幹放、直放站等有源器件,因此很容因引起RSRP偏高的問題;又因為室內系統無分集接收,因此RSRP偏高更影響無線訊號的反向效能,造成話務的接入、切換、保持效能指標偏差。所以對室內分佈系統的RSRP偏高的最佳化理所當然應優先解決。常見的引起RSRP偏高的原因和解決思路如下。

  (1)訊號同頻干擾

  這種問題在室內分佈系統中較為少見,通常透過斷開平層天饋來確定問題範圍,然後透過掃頻測試來解決。

  (2)天饋工藝差

  通常室內分佈天饋系統,特別是信源側的第一級天饋系統工藝對RSRP影響較大,在製作饋線頭過程中毛刺過多或受潮進水等,在大功率輸入時容易引起區域性微放電造成頻譜擴張,最終導致RSRP過高現象。因此需對天饋系統進行工藝檢查,杜絕不合格工藝現象。

  (3)有源器件底噪過高

  室內天饋系統中作為信源訊號的中繼放大的有源器件會對系統引入新的噪聲。因此在最佳化時應杜絕有源系統的串接行為以減少反向噪聲;同時要控制有源器件數量;還要控制和調節好反向增益,使得前反向保持平衡的同時,反向噪聲抬升最小。

  (4)無源器件效能劣化

  較差的無源器件經不住功放較高的峰值功率衝擊容易損壞,其互調、隔離度、帶外抑制效能均不能達到多載波系統的要求,從而導致反向RSRP抬升。建議對室內分佈系統的天饋主幹部分採用大功率高品質無源器件。

  1.3室分訊號覆蓋問題最佳化

  鑑於設計和施工廠家的能力不足或室內功能變化,仍會使得室內分佈系統覆蓋不足或訊號洩露。因此在室內分佈最佳化應優先確保覆蓋區域室內訊號強度良好,同時避免室分訊號外洩,常用最佳化手段如下。

  (1)室內分佈系統故障排查

  通常室內分佈系統的天饋系統會受人為性受損,造成室分系統不完整。另外室分系統的有源裝置也會出現故障問題,造成其覆蓋區下無訊號。因此需要確認該系統是否能正常工作,建議逐個天線下測試訊號強度,是否與經驗值一致。

  (2)室分系統結構最佳化

  發現天饋分佈不合理的情況應及時整改調整,保證擬覆蓋區域的訊號強度;或對天線型別進行更換,如使用單面定向天線控制洩露,使用雙面定向天線增強室內的覆蓋等。

  2.室內分佈系統建設流程

  透過專項規劃確定室內覆蓋區域和業務之後,應勘察所需覆蓋的建築物,得到建築物平面圖。獲得建築物相關資訊和人員分佈情況,考察天線布放位置及電纜布放,尋找訊號源放置的最佳位置。在詳細設計前,收集周圍小區的資訊,選擇訊號源和分佈系統。共分佈系統還需要勘查該站點各樓層的天線佈置情況,包括:

  a、各樓層的天線數量、天線安裝位置和每個天線口的功率設計指標。

  b、分佈系統的詳細網路拓撲圖以及各段饋纜的長度、直徑和衰耗。

  c、接頭、功分器、耦合器的安裝位置和衰耗。

  在現場往往還需要用測試手機進行路徑損耗測試,以確定是否需要新增新的覆蓋區域和天線。測試擁塞率、接入成功率、掉話率、切換成功率等指標,在一定的服務等級和容量要求的條件下,預測室內傳播模型。最後畫系統連線圖,進行引數設計,給出解決方案。採用不斷建設、不斷最佳化的方式得到高質量的室內系統。

  3.室內外協同覆蓋系統設計

  3.1室內外協同覆蓋系統規劃基本原則

  對於室內覆蓋,應優先考慮採用室外宏蜂窩直接覆蓋,並透過網路最佳化達到覆蓋目的;在室外宏蜂窩不能解決室內覆蓋的情況下,採用建設室內分佈系統解決。但在現實情況下,例如大型的住宅小區,由於室內分佈系統只能佈線在電梯內和地下室,頂多就在樓層的電梯廳布放吸頂天線,但吸頂天線天線口功率及自身的增益的限制,無線訊號很難能夠穿透現代建築物到達使用者房間,而大多使用3G、4G業務的使用者,更多的語音或資料業務是在房間內產生,所以,傳統的室內分佈系統是無法滿足現代商住小區的無限訊號有效覆蓋效果。這就需要我們思考如何打破傳統建設室內分佈的思路,多角度,不同的方位思考,解決使用者在房間內的無線訊號覆蓋問題。

  3.2室內外協同覆蓋系統設計思路

  室內外協同覆蓋系統是指除了透過傳統的室內天饋線分佈系統將無線訊號較均勻地分佈於建築物公共使用部分外,再透過像宏基站一樣,在建築物選擇合適的數個位置,加裝隱蔽性高、增益效果好的美化天線,特別針對室分系統無法覆蓋到的區域,加強無線訊號的覆蓋,從而達到大型住宅小區的總體覆蓋良好的情況,有效吸收話務的目的。設計思路如下:

  1)儘可能保證室內良好的網路覆蓋特性;

  2)保證“容量”最大化,包括室內覆蓋系統網路“容量”最大化和室外網路“容量”最大化;

  3)設定合理的切換和切換區域,保證切換的發生不給整個網路帶來負面影響;

  4)保證無線訊號整體網路干擾最小化,包括室內覆蓋系統干擾最小化和室外網路干擾最小化,從而更好滿足人們的需求。

  4.結束語

  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髮展,密集型綜合小區越來越多,無線訊號頻段的穿透效果,加上宏基站建設成本及物業敏感等問題,單靠傳統的建設網路方法已經無法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合理的室內外系統覆蓋系統,作為網路規劃、組網的方式必定成為趨勢,並且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滿足使用者對無線網路高質量的要求。

最佳化方案 篇3

  畜牧業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肉食品供給、農業生態平衡、農民持續增收及公共衛生安全。為貫徹省《“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方案》《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區域佈局調整最佳化和養殖汙染治理工作指導意見》精神,深入推進畜牧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促進畜牧業綠色發展,根據省及市關於畜牧業發展轉型升級的總體部署,結合實際,制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根據我市資源條件和環境承載能力,嚴格按照禁限養區劃定標準,有保有壓,因地制宜確定養殖區域和養殖種類,積極推進全市農牧結合發展,實現畜牧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良性迴圈。

  二、主要目標

  控制養殖總量,提高規模比重。最佳化畜牧產業佈局,推進種養結合模式,逐步減少散養戶,提高適度規模養殖水平,促進畜牧業向標準化、品牌化發展方向轉變。到20xx年全市畜禽總量不超過6.5萬頭豬(或相當量),其中生豬存欄4.5萬頭,蛋禽存欄36萬隻(含蛋肉兼用型),肉禽存欄5萬隻,肉羊存欄2萬隻。全市生豬大中型養殖規模比重達到70%以上,家禽規模比重達到80%以上。生產技術水平和產出效率穩步提高,建成省部級畜禽標準化養殖場或生態健康養殖示範場8個。

  三、最佳化調整重點內容

  (一)區域佈局最佳化

  1.調整產業佈局。根據《市畜禽養殖禁限養區域劃定方案》,我市設禁養區6個,面積32.65平方千米;限養區3個,面積62.62平方千米,禁限區總面積95.27平方千米(詳見表四)。按照國家和省、市相關規定,根據我市水環境保護要求和土地承載能力,科學確定各區域適宜養殖規模,應減則減,宜調則調,協調發展畜牧業。統籌考慮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畜禽產品供給安全和環境承載等因素,調整最佳化養殖結構。根據鎮(街、區)土地利用整體規劃,規範畜禽養殖設施用地行為。

  2.最佳化產業結構。遵循“種養結合、畜地平衡”原則,最佳化養殖品種結構,逐步打造和提升優質禽、優質山羊、生豬等畜禽養殖產業。穩定生豬養殖,養殖區域向油坊鎮和八橋鎮蔬菜園區集中,淘汰嚴重影響環境的中小散型養殖場,減少泔漿水餵豬的養殖戶,形成年出欄4萬頭的規模。肉雞養殖向西來橋鎮、油坊鎮集中,規模養殖最終形成年出欄20萬隻。充分利用本地現有林地,推廣生態放養,生產質優味美,市民認可的優質雞,放牧飼養主要分佈在雷公島、新壩鎮、油坊鎮,年放牧養殖規模控制5萬隻以內。依託已有山羊養殖條件,加快優良山羊品種的引進和推廣,大力推進肉羊雜交改良和秸稈養羊工作,重點分佈在油坊鎮、新壩鎮。

  (二)畜禽養殖方式最佳化

  推廣種養結合、生態平衡的迴圈農業利用發展模式。根據水田多、土地緊張的資源特徵,推進養殖業與種植業合理配套,以種養結合、發酵床養殖等推廣應用模式為重點,在全市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推廣生態健康養殖新技術、新模式,到20xx年規模養殖場糞汙治理率達到90%,力爭20xx年實現目標。

  開展種養結合創新試點示範,經批准新建的養殖場要按照養殖數量配套相應比例的農田,就近就地消化吸納糞汙;指導規模養殖場完善基礎設施,實行乾溼分離、雨汙分流,配套建設幹糞堆積發酵池和汙水三級沉澱池等治汙設施。引導規模養殖場與規模種植經營戶簽訂糞汙利用協議的方式,在農田、蔬菜基地建造糞汙儲存池,透過鋪設管網自流或噴灌用於種植業,實現區域內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汙有效利用,確保20xx年規模養殖場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率達到98%。

  支援畜禽規模養殖場(戶)和家庭農牧場改造畜禽舍,新建沼氣池等設施並完善配套其他汙染治理設施,推動全市畜禽生態養殖發展。

  四、保障措施

  1.強化組織領導。各鎮(街、區)是佈局最佳化調整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發展目標,落實工作責任,加強監督考核。根據“誰養殖、誰治汙”的原則,落實畜禽養殖場的主體責任,督促養殖業主依法履行養殖汙染治理、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等職責,把保障畜牧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要加強畜牧業生產資訊的分析和預警,建立準確、可靠的基礎資料採集系統,定期進行資訊平臺釋出和預警,強化宏觀調控和風險控制能力。完善畜牧業風險防範的各種應急預案,提高預防和處置能力,保障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

  2.完善政策扶持。充分利用財政資金,綜合運用信貸、貼息、擔保等各種金融工具,引導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支援畜牧業發展,加大對養殖汙染治理、農牧結合設施建設等扶持力度。在調整土地總體利用規劃時,適當安排生態畜牧業用地。完善畜牧業保險政策,擴大畜禽投保覆蓋面,深入推進畜禽養殖保險,增強畜牧業抗風險能力。充分發揮市場導向作用,鼓勵農業經營主體和工商民間資本參與優勢畜禽品種培育、畜禽養殖汙染治理、農業資源迴圈利用等領域的投資,鼓勵發展畜禽糞便、沼液收集處理配送的社會化服務組織,形成企業主導、政府扶持、市場化執行的畜禽養殖汙染治理和資源化利用機制。

  3.建立長效機制。一是嚴格禁限養區管理。禁養區內禁止畜禽規模養殖;限養區內禁止新建規模養殖場,現有養殖場不得增加規模;其他區域未經所在鎮(街、區)及相關部門批准不得新建養殖場。各鎮(街、區)要落實監管責任,村級組織要安排專人加強非法新建養殖場監管,強化土地流轉監控措施,防止出現違規建設。二是建立養殖汙染治理長效監管機制。各鎮(街、區)要制定汙染治理監管辦法,督促養殖場限期完成汙染治理配套設施建設,符合技術要求的養殖場要定期將畜禽養殖品種、規模以及畜禽養殖廢棄物的產生、排放和綜合利用等情況報環保局、農委備案;加強對畜禽養殖場的動態監管,對畜禽養殖場汙染治理和設施執行情況加強巡查監督,落實“誰汙染、誰治理”的主體責任,對不符合生態養殖要求的養殖場(戶),逐個制定落實改造提升或轉產轉業的工作方案,以治理為突破口,倒逼畜牧業轉型升級。三是加強執法。相關部門要定期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對治理不力,汙染環境的主體,要嚴格依法查處並進行媒體曝光,營造社會參與和社會監督的良好氛圍。

  4.培育新型主體。加快培訓新型職業農民,支援家庭農場、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構建新型經營體系。應用市場、法律、政策等調節槓桿,逐步淘汰小型養殖場和散養戶,推進小型、散養養殖戶向適度規模轉化,發展專業化和農牧結合綜合型家庭農場發展。鼓勵畜禽規模養殖企業、家庭牧場之間加強橫向聯合,建立協會或合作社,積極發展畜禽流通、加工型合作組織,使力量分散的養殖主體聯結成力量強大的生產者聯合體,增強市場競爭能力。探索完善龍頭企業與養殖場(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大力推廣多種形式的畜牧產業化執行模式。

  5.完善服務體系。強化良種推廣、疫病防治、檢疫監督等體系建設。加快良種化程序,加大疫病防治基礎設施建設,改進疫病防治技術,提高疫病綜合防控能力和水平,降低疫病風險;建設高素質的檢疫監督隊伍;加強畜牧獸醫服務隊伍建設,提高健全畜牧行業服務和管理水平,滿足畜牧業發展的需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