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方面參考論文範文

  統計學在中國的發展歷史並不長,但是統計學的發展非常迅速,其發展潛力也很大。各學科的發展都離不開統計學,只有深入瞭解和研究統計學,才能促進統計學科的發展。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經濟統計改革

  21世紀以來我國市場經濟日趨完善,隨著我國加入wto,國內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以知識產業和資訊科技為明顯標誌的知識經濟時代已經到來,這對企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經濟統計工作論文聯盟

  企業經濟統計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企業統計改革的必要性。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將企業管理工作提升到了一新的高度,也對企業經濟統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經濟統計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企業管理的輔助手段,一直以來都是起著引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順利開展和為企業決策者提供資訊和決策支援的重要作用。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就要求企業的資訊化建設必須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層面,企業經濟統計工作主要是資訊化的工作,這就要求企業統計人員必須構建企業管理的資訊化建設,健全企業經濟統計的資訊網路。企業管理的發展要求企業經濟統計人員提供更完整、精確的資料,設計更為合理的統計指標體系,運用先進的手段和方法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提供決策和支援,確保企業持續良性發展。

  此外,當前企業經濟統計工作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也要求企業經濟統計工作必須進行改革。我國現行的企業經濟統計制度是模仿前蘇聯的經濟統計模式形成的。在過去計劃經濟時代,企業經濟統計工作被政府部門作為自身統計的基礎,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佈置、自下而上彙報的統計模式,從而為政府巨集觀的經濟調控提供所需的統計資訊。雖然近些年企業經濟統計有過一些改革,但原先的統計制度在本質上仍沒有多大的創新,許多企業的統計工作仍沿用計劃經濟時代的傳統模式,統計內容缺乏嚴謹性,統計意識薄弱,統計方法落後,統計制度相對經濟改革的步伐而言具有嚴重的滯後性,從而現代統計的職能得不到有效發揮,沒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在面臨這些問題時,企業經濟統計工作的改革就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

  二、企業經濟統計工作改革的可行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企業經濟統計工作的改革有“科學發展觀”為其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科學發展觀最重要的理論觀點是創新改革和可持續發展,應當將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思想融入到企業經濟統計改革的過程中來,力爭為企業的可持續良性發展提供準確的參考資訊和決策資訊,將更多的改革實踐和改革思路結合到統計工作中來,確保在企業發展中貫徹實施科學發展觀。第二,先進的科學技術是企業經濟統計改革的技術保障,以資訊科學和高新技術為標誌的科技浪潮讓整個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也為企業經濟統計改革提供了保障。

  企業經濟統計改革的主要形式

  一、經濟統計功能的改革。描述功能、分析功能和評價功能是企業經濟統計工作三個最主要的功能,描述功能需要把握各項統計指標之間的聯絡,全面準確描述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過程,深入改革傳統的孤立、片面的統計指標,從而構建晚上的企業統計指標體系。企業經濟統計工作中最為重要的是分析功能,企業統計人員應當運用先進的科學手段方法、先進的統計軟體,分析企業當前所面臨的情形以及預測未來有可能遇到的情況,從而對企業當前的生產經營能力以及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充分認識。

  二、統計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現代化的先進的科學和技術企業經濟統計方法和手段改革的基礎。網路技術、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以及資訊科技是對企業經濟統計方法和手段改革有非常重要幫助的科學技術。本文著重介紹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簡稱erp對企業經濟統計方法和改革產生的推動作用。本文選擇erp進行著重介紹的原因在於其是企業資訊化最成功的軟體之一。

  三、執行模式的改革。企業經濟統計執行模式的改革首先要突破傳統的企業統計報表制度的限制,打破思維侷限性。構建現代化的企業統計資訊管理機制,形成以“集中管理為主,分散管理為輔,兩者有機結合”的企業統計管理的全新模式。採用先進的資訊處理、儲存、以及傳輸技術,完善和健全企業統計的全過程。

  篇2

  談我國巨集觀經濟統計資料對金融市場的影響

  一、引言

  一般來說,國家相關統計部門都會定期對巨集觀經濟統計資料進行披露,比如消費者物價指數、貿易順逆差以及固定資產投資等。這些巨集觀經濟統計資料一旦公佈出來後將影響金融市場,通常情況下市場預測值和實際巨集觀經濟統計資料間有一定的偏差,這種偏差影響了金融市場的波動,所以客觀準確的巨集觀經濟資料公佈對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及外匯市場有著重要的影響,本研究正是以此為切入點,把預期值和實際資料之間的差距引入garch模型,探討巨集觀經濟統計資料對金融市場的影響,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具有一定的理論與實際意義。

  二、巨集觀經濟變數與市場預期

  1.巨集觀經濟變數

  在本研究中主要採用國家統計部門每月公佈的比較常用的五個巨集觀經濟變數,比如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消費者物價指數、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貨幣信貸資訊及貿易順差或者逆差等。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是反映固定資產投資在一定時期內變化的速度與程度;消費者物價指數是反映和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一般情況下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是指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程度,它反映一定時期內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速度;貨幣信貸資訊是指關於貨幣增長速度、貨幣政策以及與貨幣市場相關的一切資訊;貿易順差是指特定年度一國出口貿易總額大於進口貿易總額,通常又叫“出超”,它表示該國當年對外貿處於有利的地位,相反貿易逆差則是指特定年度一國出口的貿易總額小於進口貿易總額,一般又叫做“入超”。

  2.市場預期

  一般來說,在國家統計部門公佈巨集觀經濟統計資料之前,市場參與者會依據自己通過各種渠道獲得的資訊積極主動地對巨集觀經濟統計資料進行預測,這些具有一定預測作用的資料叫做市場預測數值,然而市場預測值和實際的巨集觀經濟數值往往有不一致的情況,這種不一致的程度叫做偏差,本研究衡量這種偏差量採用的是實際公佈資料與市場預測值之比,再乘以一百,然後對資料進行平滑處理,進而可以發現正偏差或者負偏差對金融市場價格行為的影響。本研究中採用的是朗潤預測,因為它具有很強的代表性。

  3.預期檢驗模型對市場價格行為的影響

  由於金融市場的收益率資料存在明顯的自相關性,所以探討巨集觀經濟統計資料效應的模型不能簡單地採用迴歸模型,而應當從arch族模型中選擇其中一個,本研究中採用的是garch模型,採用這一模型來探討巨集觀經濟統計資料對股票市場、外匯市場及債券市場的價格行為。

  1未引入預期檢驗模型對市場價格行為的影響

  從未引入預期的garch模型結果來看,如果股票市場方差方程的城鎮固定資產投資迴歸係數為負且具有顯著性,這表明貨幣供應量、固定資產投資及新增貸款數額統計資料的公佈使得股票市場收益率的波動率降低,如果cpi迴歸係數為正,但沒有顯著性,則表明cpi統計資料公佈加大了股票市場日收益率的波動;如果債券市場貨幣信貸資訊係數為負且顯著,則表明貨幣資訊統計資料的公佈對債券市場行為有著重要的影響,貨幣信貸統計資料的公佈不僅降低了債券市場日收益率的波動率,且降低了債券市場日收盤的收益率的平均值;如果外匯市場cpi與貨幣信貸資訊係數為負且顯著可以知道,cpi與貨幣供應量等統計資料的公佈提高了人民幣升值的日幅度,如果外匯市場方差方程迴歸結果中各個巨集觀經濟統計資料的迴歸係數皆不顯著時,則表明巨集觀經濟統計資料的公佈對人民幣和其他幣種收益率的波動影響降低。

  2引入預期檢驗模型對市場價格行為的影響

  引入市場預期之後,如果股票市場均值方差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迴歸係數為負且顯著時,則表明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預期值要低於實際值,股票市場的日收益率降低。如果其他巨集觀經濟統計資料公佈的迴歸係數為負且顯著時,不管實際資料公佈與預期資料之間的偏差的正或者是負,都會降低股票市場日收益率的波動率;對外匯市場與債券市場而言,在引入預期檢驗模型後,其功效比未引入預期檢驗模型要差,主要是由於外匯市場化程度較低及外匯市場與債券市場的參與者主要是國家及大型金融機構。

  三、結論

  國家相關統計部門都會定期對巨集觀經濟統計資料進行披露,比如cpi、貿易順逆差以及固定資產投資等。統計部門公佈巨集觀經濟統計資料之前,市場參與者會依據自己獲得的資訊進行預測,這種預期值與實際公佈的資料值之間的差距叫做“偏差”, 在引入預期檢驗模型與未引入預期檢驗模型情況下,在股票市場上,其他巨集觀經濟統計資料的公佈降低了其波動率,消費者價格指數統計資料的公佈加大了日收益率的波動,而外匯市場與債券市場由於市場化程度較低,巨集觀經濟資料的公佈對其價格行為的影響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