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科文綜學習方法

  對於高中生來說,無論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要想在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績,進入一所好大學,就必須用盡全身力氣去學習。那麼文綜應該怎樣學習呢?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歷史

  1》抓好線索。在歷史的學習過程中,抓好時間線索是非常重要的。如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近現代史部分的學習以時間線索為基礎來學習比較好。關於中國古代史,配套歷史地圖冊上做得很好,可把上面的相關部分剪下來並粘成一條“超長時間圖”,並在上面補上了首都等其他相關資訊。至於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近現代史,可分別在一塊硬紙板上畫出時間軸,然後把主要歷史事件標在上面,並以不同顏色的筆區分不同性質的事件。這樣既便於記憶,也便於複習。

  2》瞭解史實。此點為學習歷史的核心。對歷史評價向來仁者見仁,但史實是基礎而且是客觀不變的。對於中國古代史,以模組記憶法更容易記住,可分為基本發展情況、政治體制、經濟、民族團結、外交、人文藝術等幾個模組,每個模組再以朝代為單位,注意比較記憶法;對於中國近現代史,主要根據不同時期來記憶,以主要事件為依據。可基本分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建國後;對於世界近現代史,由於情況太過複雜,所以不必過於深究,以課本章節為單位記憶就行了。

  3》掌握基本歷史理論。系統瞭解以下歷史理論,並掌握基本的與現階段學習有關的理論。隨時隨地地記憶。只要碰到與歷史有關的東西就回想一下相關史實,不記得的話及時查閱,這樣可以加深印象和記憶。不要因為忘記而氣餒,記了N遍的東西也會經常忘記,這是正常的。只要多記幾次,一定會有效果的。

  :地理

  1》首先要掌握中國地理以及地理的基本知識***即初中的知識***,在這些知識中又以地圖的記憶最重要,如果你學好了地圖,那麼你的地理一定不會差。要牢記重要地方的經緯度以及相對位置,腦袋中有總體的地形地貌。然後以地圖為基礎記憶相關知識點。

  2》自然地理學習重在理解。一定要搞清楚自然地理的發生作用機制,理解了自然就記住了。

  3》人文地理要掌握基本框架。如涉及農業的,分析一個地區可從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生物等幾大方面著手,而氣候又可分為降水、光照、熱量,以此類推。瞭解了基本框架,再結合上述一、二點的知識,根據題目的不同靈活運用,就不用死記硬背了。

  :政治

  1》認真聽老師講課是學好高中政治的基礎和前提。高中政治的內容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學常識。學習這些內容,如果不能夠很透徹地理解,那麼你的學習將會很吃力---“看不懂、背不進、容易忘”。因此,認真聽老師的講解,就顯得尤為重要。第二,正確區分相近或相似的知識點。首先要仔細比較這些知識點的異同,找出它們相同和相異的原因,在真正理解知識的基礎上把它們放在一起掌握。

  2》找出區分的關鍵詞;整理出比較表,使異同一目瞭然。第三,把這些知識點放在特定的環境中去體會.如在日常生活中用的都是價格,只有研究價格的背後時我們才用價值。總之要比較異同,整理異同。多思多用,熟能生巧。常說常用,隨時隨地運用我們所學知識說明日常生活的人和事。如用價值規律說明鋼材價格的升降。改變學習形式可以使學習更有效率,而且語言要規範、運用政治術語要準確。

  3》課後及時複習。哪怕是簡單過一遍書和筆記。因為這樣可以提高你學習的效率。對於政治主觀題的解答,前提是熟悉課本。把課本吃透!即背!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這是必須和必要的。然後,就要通過做練習,即把所背的內容用於解決實際問題;同時還可以鞏固所背內容。

  高中文科文綜複習方法

  1.熟讀教材構建架構

  教科書是我們備考的依據,熟讀和研究教材是每個考生必須具有的基本功。常言道“題在書外,理在書內”。高中新課程歷史教材的新特點是按模組編寫,具體講分作相互聯絡的三部分,模組——單元——課。

  河南省選用的歷史教材共有5個模組:政治文明史、經濟文明史、思想文化科學發展史、變法與改革、歷史人物評說。每個單元集中探究一個比較巨集觀的歷史問題,是專題史的體例,共40個單元:每個單元分為若干課,每課涉及一個比較具體的歷史問題,必修共75課,選修共51課,共126課。高考試卷中的試題是必修和選修必做。熟悉教材不是要學生機械地讀教科書,不是要死記歷史事件,而是要敢於質疑,拓展思路,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社會,帶著問題考察歷史,從歷史中探究事理,明瞭歷史的發展變化,搞清楚歷史問題的性質、特點……我們提倡的讀書法是:①史論結合讀書法,②分析和理清層次,③提煉和概括要點,④仔細推敲詞句,⑤圈點批畫,⑥編寫讀書提綱等。

  2.線索清晰抓住細節

  新課標要求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揭示人類歷史發展的基本過程。”“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的歷史觀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體現多樣性,多視角、多層次、多型別、多形式地為學生學習歷史提供更多的選擇空間。”提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因而,在複習備考時,應關注古今,關聯中外,巨集觀著眼,微觀入手,理清線索,突破思維定式。

  新課標的歷史考綱與教材不同,它是按古代、近現代的歷史發展體系編制的。第二輪的複習必須強調知識間的聯絡,既要清楚巨集大主題,又需明瞭小而靈活的小專題。如:高中新課程強調三大核心史觀——強調工業化、生產力作用的現代化史觀;強調尊重各文明單位價值取向並不斷交流、融合的文明史觀;強調重視整體與區域性、中心與邊緣關係的全球史觀。

  3.精煉試題提高應變能力

  精煉各類試題,培養探究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培養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針對試題呈現出的新情景、新角度、新問題,提高應變能力,把握住解題的思路、方法、技巧和規律,是備考中的重中之重。

  怎樣高效做題,實戰演練呢?我們認為:***1***真題訓練是最好的訓練方式,重在揣摩高考真題的命題思路;***2***做各類題型訓練,關鍵是審清題意,拓展思路,練中感悟,練中遷移;***3***對熱點問題分析,學會多角度、多層次地思考,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學會將學科間知識綜合應用。通過模擬演練,要學會從整體上把握歷史問題的核心要素,對歷史境況的特點有一定的感悟,能概括出問題所涉及的歷史發展趨勢,並且,論從史出,史論結合,形成自己的歷史認識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