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作文例文加教師評語

  作文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作文水平是衡量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方式。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武術是中國祖先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榮耀。千百年前,華夏民族的祖先就把它推向了頂峰,成為世界人們仰慕的一種體育專案。我是什麼時候認識武術的呢?或許是在年幼“抓鬮”時,或者還未出生。但真正接觸它只是在初中以後。

  沒有這方而的記憶。有的,只是老屋存放的幾根1米長的竹棍和幾把公公為我做的短木刀和短木劍。現在,我已無法理解他們存在的意義,然而每當我用手輕輕碰觸它們時,就似乎在觸控自己的生命,自己的靈魂——它們是我留下的最原始的生命的痕跡。

  也許我註定要和武術結下不解之緣。很早以前,我還在農村放牛,我便發現,我手中趕牛的木棍不單單隻接觸著指尖的細紋,與它相連的,還有我的心。因此心思與幻想,還有靈魂深處的執著,不斷地從我的內心,經手上的肉骨,帶動它們在空中留下了一道又一道有力的印痕——它們都是屬於我的生命的線條。

  初中時填報第二課堂,我猶豫了許久,在表格一欄填上了“武術”。當我告訴父母,父母說:“自己選擇的路就不要後悔。”是的,儘管在這條路上,每一步都是那麼的艱辛,但是我勇敢地走了過來,用行雲流水的招式詮釋了中華武術的內涵與輝煌!

  於是,就有了我和隊友飛沙走石的對打,我在操場雙刀飛舞的刀法,還有一柱擎天的劍術,甚至那快如閃電的拳法。武術的氣魄瀟灑,它跟中國的書法一樣是最具內涵的運動,奇妙無窮——儘管在訓練時不可避免會擦傷手,弄破皮,甚至在騰空動作時在空中摔下。但我們都沒有放棄,清晨6點,晨曦中有我們的身影;傍晚6點,晚霞讓我們跳躍在她的懷抱。不怕苦,不怕累,只要一人不言放棄,這個集體就不會放棄。付出的終究會有收穫,最終我們的武術隊精彩的刀法、棍術、拳法***南拳、長拳***在體藝科技節的開幕式上嶄露頭角,得以展示,表演結束後獲得掌聲如潮水般轟鳴。我們愛武術隊這個大家庭——儘管只有26人,那種感情,強烈到可讓任何人為之折服。我們從內心裡去愛武術隊,並心甘情願的為之付出為之奉獻,為了它流汗,為了它而高興,為了它而悲傷。我們的情感可以說已經被武術隊束縛了。這聽起來似乎有點可怕。但武術的魅力就在於此。

  我愛武術,只因我和它有緣分,武術的力量是很神奇的。當我受委曲時,我沒有垂下頭,因為武術給我的豪情;當困難來臨時,我沒被壓倒,那是武術給我的力量……我感覺到自己與武術密不可分。我承認,我不能想象,也不敢想象在沒有了武術的世界裡生命會是怎樣的——儘管它只是我的興趣,但它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在我眼裡,武術,它是中國的一條長龍,既然它和我有緣分,就讓這條長龍載著中華人民的武術夢想,飛的更高,更遠……

  批改評語:本文是一篇介紹“我學武術”的作文。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描寫,讓人感覺到“武術是中國祖先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榮耀”。結尾“就讓這條長龍載著中華人民的武術夢想,飛的更高,更遠”一句,發人深思。

  二

  在生活的困境中,牽掛是溫暖的春風,撫慰受傷的心靈;在人生的旅途中,牽掛是善良的嚮導,指引著前方的道路;在家庭中,牽掛是美麗的玫瑰,創造幸福的人生。

  有了牽掛,親情就多了一份溫馨;有了牽掛,友情就多了一種幸福;有了牽掛,愛情就多了一縷相思。牽掛別人是甜蜜的,被人牽掛則是世上最美妙的幸福。親友問候,讓你從不孤單;朋友祝福,讓你信心倍增;愛人的思念,讓你的心靈充滿陽光。

  詩中的“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不是“兒行千里母擔憂”的慈母的牽掛麼?“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是遊子對故鄉的牽掛。“思君令人老”是對遠戍邊疆夫君的牽掛。“孤帆遠影碧空盡”是對朋友的牽掛……從某一方面而言,人類歷史有多長,牽掛就有多長;人間親情有多深,牽掛就有多深;人間親情有多濃,牽掛就有多濃。

  在我十二歲那年,我獨自去看望在威海打工的爸爸,再回來的時候,爸爸把我送上火車,千叮嚀萬囑咐著:“到了學校別亂跑,女孩子注意點安全。吃的都在包裡,餓了就吃,下車的時候姥姥會去接你……父親還意猶未盡,但我已經不耐煩了。父親只好告別下車,站在窗前久久不離去。火車開了,父親似乎想到了什麼,又跟上車,從視窗將一袋話梅糖塞給我,“含在嘴裡,不會暈車”。我怔住了,父親的白髮是那樣刺眼,我的淚水忍不住流了下來。我把頭伸出窗外,衝著父親喊道:“爸,照顧好媽,你自己也要保重好身體!”父母對遠在他鄉的子女懷著深深的牽掛,這種牽掛之子女出生那天起就一直根植於父母心中,並一直伴隨著他們走到生命的盡頭,最終,他們仍然帶著這份牽掛而去,而子女呢?

  在生活中的我們就先這樣,習慣於被父母牽掛,卻不曾怎樣仔細的牽掛過父母。父母給予我們的是無盡的付出,而我們對父母除了索取和依賴還有什麼呢?蹣跚學步的嬰兒抓緊父母不放,是因為依賴;孩童跟別人打架吃虧哭著去找父母還是因為依賴年輕的夫婦三天兩頭回家給父母又帶來什麼了呢?無非是索取,等他們有了孩子,他們的心又全拋在了孩子身上,而生他們、養他們、一直牽掛著他們的父母卻拋在了腦後。偶爾想起,才發覺自己對父母的牽掛幾乎沒有,或者是那麼的淺薄!

  牽掛,是一杯濃郁的感情瓊漿,是一句依依惜別的般般祝福。父母對子女的牽掛,就像一片雲,隨著天空中的鳥四處飄蕩,穿越千山萬水,縈繞在子女心頭。兄弟姐妹間的牽掛,猶如山澗小溪,清澈透明,泉水淙淙流淌不息,喝一路歡歌,澈一路浪花。夫妻之間的牽掛卻似一首婉約的詞,纏綿幽遠,相思常使淚沾巾。還有朋友間那份不含有血緣關係、不摻雜私心雜念的牽掛,常能給人以無窮的力量和勇氣。

  正是因為有牽掛,才留給了我們一份至真至誠的悲涼的美麗。

  批改評語:這是一篇完整而又精彩的敘事散文,開頭用一個排比句巧妙引出下文對牽掛的敘述,通過自己獨自出門的一次經歷描述,道出了牽掛是人間親情,能給人以無窮的力量和勇氣。

  三

  星期一的語文課上,老師讓我們以《張衡傳》為題,四人合作出一套古文題,三天後交稿。

  星期二距交稿三天

  合作,合作,老師每次佈置都說“合作”,但每個成功的範例都在考場上。這次合作不在“天時地利”,恐難成功。我們小組的四人一“相聚”,肖便嚷了起來:“哎呀,這麼艱鉅的工作還是吳來幹。”我在一邊做“指導”:“不不不,讓馬乾,她語文好,字寫得又漂亮,我嘛在後面指導肖,並給予你們以精神上的支援。”“我更不行了,還是你來。”“不不,你來!”“你來,你來!”“啊——”我頭都快炸了。“每次都推三阻四的,不如這樣,這次我們每人都出,誰也別偷懶,然後,我們選一份最好的交上去。”大家點頭默許了。

  星期三距交稿還有兩天

  一大早,大家又集合起來,拿出各自的題,互相傳閱、討論。“哦,肖,看不出來,這些題竟出自你的筆下。”“哈,當然,昨天我可花了一整晚,查《古漢語辭典》,緊跟高考形勢,這套題可以說是專家級的。來來,讓我看一下吳的。呦,不錯嘛,最後一道文意理解題更是絕了。”看樣子,每人都在這套題上下了工夫,題目各有千秋,難分仲伯。“我們把各自的題合在一起吧。”“有道理,肖第一道題出得很好,但A項得改一下。”“最後一道題就用吳的。”“好。”

  星期四僅剩一天

  試卷的雛形已經形成,馬自告奮勇地擔起了謄寫工作。“太棒了,署上大名就大功告成了。”“但……誰來當組長呢?”大家都沉默了。沒想到我們竟遇上了比出題還困難的時刻。當上小組長好啊,不但可以坐在那兒什麼事都不幹,還可以理直氣壯地指揮人,事做成了,還有老師表揚,這等好事誰不想?當上組長的不負責任,當不上組長的更不想負責。“我不當,還是你們三個中選一個吧。”“幹嗎?”“這次我覺得我們真正合作了一次,我做的工作與你們比起來真是微不足道。我只想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可不想最後的時候鬧出不愉快來。”“是啊,這事不說我都忘了,算了,我也不爭了。”馬也退了下來。“就是嘛,組長有什麼好爭的。”我與肖都笑了起來。“合作就是合作,大家各負其責,各盡其職。我們要的是默契,而不是組長。”

  “譁——”一支圓珠筆飛快地在紙上劃過。署誰的名,已經無關緊要。

  批改評語:這篇記敘文以近乎日記體的形式,敘述了一次四人合作命題的過程。文中的對話是典型的中學生的語言,很真實,很親切。“我們要的是默契,而不是組長”,以及文末的一句話,使全文的主旨得到了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