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式太極拳行工須知

  太極拳要求“用意不用力”,無論是走架還是打手,每一舉動都必須用意來指揮,以意去求其精微巧妙,切不可用力。然而什麼是意?怎樣用意?為什麼要用意不用力?“力”指的是什麼?這些問題習者一定要弄明白。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所謂“意”,是指習者的思維器官,對於太極拳的理論原則及其具體的行工實踐要求進行思想活動後,所產生的認識結果在思想意識中的反映而形成的意識要求。習者有了這種意識要求後,在行工實踐時則必然會以這種意識要求去求達感性的認識,使自身的運動按照太極拳的理法要求進行。習者在這種運動過程中的感覺、思維和想象等等各種心態活動的總和,統稱為“用意”。

  當太極拳的理法要求作為在行工實踐中所要取得感性認識的結果,預先在習者的頭腦中形成了意識觀念時,習者在行工實踐的活動中必然會以這種意識觀念來支配自己的行動。所以,當這種意識觀念的活動由習者的思想器官通過高階神經系統發生作用時。就會使人體的隨意機能實現習者的意識要求。太極拳能夠通過人的意識要求對隨意機能產生作用,使人體進行極其精微複雜的運動,這是人類特有的意識對人體所具有高階能動作用的結果。

  所謂“用意不用力”之力,指的就是沒有這種意識參與的運動結果。這種力沒有意氣虛實之分,用力過程簡單而缺乏變化,且容易暴露自己的意向,使對方有機可乘。
 




 

  太極拳之所以提出用意不用力的原則,就是要通過人的意識的正確活動,將先天自然用能的習慣轉變為精微巧妙的內勁,誠然對於初習者來說,由於對太極拳的理法尚不能正確的理解,意識還不能發揮其巧妙的能動作用,因而身不能由己,於是意氣跟不靈,行動不聽使喚。這些現象在初習太極拳的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只要習者弄清原理,明白規矩,循於原則,一舉一動善於用意,不斷地研究揣摩,就能不斷地提高意識對隨意機能的支配能力,由“用力”漸至“用意”。久練之後,自然能達到意到、氣到、形到,所謂“意、氣、神”三者的統一。熟能生巧,日久功深,那時周身節節處處皆能聽從自己的意識指揮,以至達到說有即有、說無即無、隨心所欲的境界。

  相關閱讀:

  武式太極拳簡介

  武式太極拳是武禹襄先生在陳式太極拳及趙堡太極拳的基礎上,根據練功方面的感悟而創編的拳式小巧緊湊,集強身、防身、修身為一體,更適合文人修煉的太極拳,後人稱之為武式太極拳。武禹襄先生在對這套拳法身體力行的實踐中,形成了簡煉精要、無一浮詞的經典之作——武式太極拳論。 武式太極拳,樸實無華,人稱乾枝老梅。與人交手,不重招數外形,注重接勁打勁。練習中要求用意氣的變換來支配外形的運動,強調走內勁而不露外形,以達到制人而不傷人的神奇境界。

  武式太極拳融儒家文化、道家養生、中醫保健、武術強身於一體,具有增壽益智、祛病健體、美容塑身的功效。常練武式太極拳,能有效“緩解精神壓力,祛除生理疾病”,對治療疲勞綜合症和慢性病有顯著效果。 武式太極拳拳架內固精神、外示安逸、體態端莊、氣勢騰挪、開合有致、緊湊精巧,是文人化的太極拳術,尤其適合高階知識分子階層養身、強身、修身。

  武式太極拳創始人

  武禹襄***1812–1880***為武氏太極拳創始人,姓武,名河清,字禹襄,號廉泉,河北省永年縣人。 祖輩世代傳文習武,兄弟三人,兩兄皆進士後任職,禹襄自幼習文好武,性孝友,俠尚義,鄉秀才,廩貢生,侯選訓導。約1850年同鄉楊露禪***1799—1872***自河南溫縣陳家溝學藝返鄉,禹襄兄弟愛其術而從學陳氏老架太極拳,得其大概。1852年禹襄親赴河南,從溫縣趙堡鎮陳青萍學習趙堡太極拳月餘,得其精妙,並從陳青萍處得王宗嶽《太極拳譜》,讀後大悟。在鑽研太極拳陳氏新老架式的基礎上,結合《太極拳譜》之精華,通過自身練拳體會,融會貫通,創出姿勢緊湊,動作舒緩,身法端正,步法輕靈並要求內氣潛轉,以氣成式的太極練法。此式既不同於陳式架和趙堡架,雖然能找到很多趙堡架的影子,但是也不同於楊氏大架和小架,自成一派,後人稱之為“武氏太極拳 ”。

  武氏研究太極拳,創試驗之法,每招致鄉勇以自驗其技,並反覆筆錄修訂,故拳式中式勢可用,無一空架。

  武氏一身雖然研究太極拳術最為精深,但終以教讀自任,故此拳傳人甚少,只傳其甥李經綸***字亦畲***技藝最精。

  武氏論著較多,先著後有《十三式行功要解》,《太極拳解》,《太極拳論要解》,《十三式說略》,《四字祕訣》,《打手撒放》,《身法八要》等,武氏著作皆根據其本身體驗而寫成,所以已故著名武術家顧留馨先生稱武氏著作為“簡練精要,無一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