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拳競賽套路的技術特點

  陳式太極拳競賽套路是在傳統陳式太極拳的基礎上,經過吸取其精華,而形成健身|生、傳統性、針對性及連續性的特點。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其技術特點表現為:動作外形上是纏繞旋轉,頓足跳躍,曲折連貫,一氣呵成。動作勁力上是剛柔外顯,鬆活彈抖,對稱協調,圓滿靈活。動作氣勢上是靜如山嶽,動似雷霆,相連不斷,節奏鮮明。動作過程中是絲絲入扣,立足於跟,腰為主宰,以身帶臂,周身節節貫穿。動作速度上是快慢相間,一動俱動,相隨相合,勁如抽絲,勢斷意連。動作虛實上是立身中正,上下配合,輕靈不滯,均衡發展。動作技擊上是體用兼備,擁捋擠按,探捌肘靠,上下相隨,捨己從人。達到四兩撥千斤之目的。動作呼吸上是不疾不徐,深長細緩,均勻悠閒,配合自然。所以在練習陳式太極拳競賽套路時。要由柔漸剛,剛柔並濟,真正體現出其技術特點。

 



 

  一、動作纏繞,曲折連貫

  每個動作都是以螺旋式和抽絲式的運動為核心的、由內及外的圓弧運動。外形主要表現為:上肢在空間做不同大小、不同形式的圓弧運動,同時上肢自身還要做螺絲形的旋轉進退動作***如雲手,兩臂在體前互動外繞圈的同時,本身還要做內、外旋的轉動***。上肢在做圓弧纏繞運動的同時,全身上下都在和諧地進行著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的圓形動作配合。加之動作往復之間有“摺疊”手法,所以使得動作更加圓活曲折。 在整套太極拳各動作之間的銜接處,不可有明顯的停頓,一些技術手法,如“續換”、“摺疊”等,是一種勁力的頓挫變換和動作銜接方式,而不是動作的停頓、繼續。

  二、腰為主宰,以身帶臂

  腰是上體和下肢轉動的關鍵,對全身動作的變化,對調整重心的穩定,對推動勁力達到肢體遠端,都起著主要作用。太極拳的內勁運轉,是通過腰脊來帶動的,腰力運用得當,可加強發力,提高發力速度。從用力順序來講,做上肢動作時,力要起於腰、行於肩、通於臂、達於手;做下肢動作時,腰催動胯、行於膝、達於腳。俗語說:“掌腕肘和肩,背腰胯膝腳,周身九節勁,節節腰中發。” 太極拳的虛實變換,關鍵在於腰側肌的收縮。左腰側肌收縮時,左腰側和左腿為實,右腰側和右腿為虛。反之,虛實互換。 以身帶臂,在動作中的體現是:腰胯領先,帶動兩臂做極為纏繞曲折的進退、屈伸等各種圓弧運動。如在起勢動作中,身體向左前、右後來回擺動,帶動兩臂、兩手做由小到大的圓弧纏繞運動。然後做金剛搗碓時,左腳向左前方擦出,腰胯領先,使身體前移,帶動兩臂弧形運動,向前做右虛步撩掌,而後完成金剛搗碓動作。從這簡單的一例可以看出,陳式太極拳的每個動作,起承轉合,處處無不體現以腰為主宰的運動特點。

  三、對稱協調,圓滿靈活

  在練習過程中,要具有“意欲向上,必先窩下;意欲向左,必先右去;前去之中,必有後撐;對拉拔長,曲中求直”的動作意向。動作起來,步隨身換,手領神隨,“一動無有不動。 ”這樣才能使身體不偏不倚,身形端正安舒,開中有合,閤中有開,周身協調一致,充分顯示出陳式太極拳對稱協調的特點。陳式太極拳從起勢到收勢,不論動作的虛實變化和姿勢的過渡轉換,都是由身體重心的虛實變化、手法的摺疊、步法的進退等,柔和、協調、緊密銜接起來,顯示出了剛柔相濟,快慢相間,前後貫串,輕柔、圓活、連貫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