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實感論的貧乏和僵化閱讀答案

  現代和當代散文缺乏系統的理論,散文理論界影響最大的是“真情實感論”。這種“真情實感論”在相當一個時期中,擁有相當的權威,至今仍然得到學界並不敏感的人士的廣泛認同。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真情實感論的貧乏和僵化》閱讀材料

  現代和當代散文缺乏系統的理論,散文理論界影響最大的是“真情實感論”。其著名論述是:“散文創作是一種表達內心體驗和抒發內心情感的文學樣式。”“它主要是以內心深處迸發出來的真情實感打動讀者。”不難看出,事實上把散文的特殊性定性在“真情實感”,也就是抒情性上。這種“真情實感論”在相當一個時期中,擁有相當的權威,至今仍然得到學界並不敏感的人士的廣泛認同。

  但這樣的理論是極其粗陋的。首先,真情實感並不是散文的特點,而是一切文學共同的性質。其次,真情實感的強調,並非永恆現象,而是一種歷史現象,最初出現在五四時期,是對“瞞和騙”的文學傳統的反撥,後來,是在新時期對“假大空”政治圖解的顛覆。把這種理念從具體的歷史語境中抽象出來,作為散文的永恆的性質,實質上是以抒情為半徑為散文畫地為牢。中國散文史乃至西方散文史上,並不全以抒情為務,不以抒情見長的散文傑作,比比皆是。不管是蒙田還是培根,不管是博爾赫斯的《沙之書》,還是羅蘭·巴特的《艾菲爾鐵塔》,甚至是蘇東坡的《赤壁賦》,諸葛亮的《出師表》,都不僅僅是以情動人的,其中的理性、智性,恰恰是文章的綱領和生命。

  這樣的散文理論之所以獨步一時,最根本的原因在於,話語霸權遮蔽了思維方法上的漏洞。第一個疏漏是把一定歷史條件下的散文觀念當作永恆不變的規律。第二個疏漏比之第一個漏洞更加嚴重,那就是,真情實感,和巴金講真話一樣,並不是文學的規律,而是對作家的道德要求。第三個遺漏,就散文而言,在表現情感時,並不一定侷限於真和實,作為文學創作,最根本的規律乃是想象,更全面的說法應該是真假互補虛實相生。

  因為沒有西方現成的理論資源,也沒有自己的像樣的理論,散文不得不從歷史和現狀中直接進行概括。這就用得上邏輯的方法和歷史的方法。問題在於,流行的真情實感論,既沒有邏輯的系統性,又沒有歷史的衍生性。它是一種抽象混沌,沒有內部矛盾和轉化。實際上,情和感並不是統一的,而是在矛盾中轉化消長的。情的特點是動,但是,情是一種“黑暗的感覺”,情之動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它要藉助感覺才能傳達,所以叫做“感動”。感有一個特點,就是它是在情感衝擊下發生“變異”的。情人眼裡出西施,月是故鄉明,賈寶玉第一眼看到林黛玉就說這個姑娘見過的,王維在散文中感到深巷寒犬“吠聲如豹”,這些在真情衝擊下變異了的感覺,明顯不是“實感”,而是“虛感”。通過這種“虛感”傳達出來的感情是真情還是假情呢?

  看不到內在矛盾,也就看不到運動發展、變化,從而對情與感的歷史的消長視而不見。在散文歷史的最初階段,實用理性佔著絕對的優勢,情在散文中是被排斥的。至少到了魏晉以後,抒情才從實用理性中獨立出來。晚明小品中提出獨抒性靈,五四散文繼承了這個傳統。散文的抒情主題,其深層的矛盾,其實不僅在於感,而且在於理。主情的極端就是用變異的感覺來抑制理性,走向極端就是情感的泛濫,變成了濫情、矯情、煽情。故到了二十世紀中葉,西方產生了抑制抒情的潮流,在中國的先鋒詩人和小說家中,跳過情感,直接從感覺向審智方面深化,追求冷峻的智性成為主流,而散文卻停留在真情實感的抒情中。直到餘秋雨出現,他把詩的激情和文化的智性,水乳交融地結合在一起,邁向了散文的新階段,也就是從主情到主智的歷史過渡。

  “真情實感論”如果真要成為一種嚴密的學科理論基礎,起碼要把情與感之間的虛和實,情與理之間的消和長作邏輯的同時又是歷史的展開。它最大的缺失在於號稱散文理論,卻並未接觸散文字身的特殊矛盾。

  ***選自孫紹振《審美閱讀十五講》,有刪節***

  《真情實感論的貧乏和僵化》閱讀題目

  12.下列關於“真情實感論”的說法,錯誤的兩項是

  A.“真情實感論”是散文理論界影響最大的理論,至今仍然得到學界並不敏感的人士的廣泛認同,擁有相當的權威。

  B.“真情實感論”雖然極其粗陋,但它曾在一定歷史時期對不良的文風發揮過反撥和顛覆的作用。

  C.把真情實感這種從具體的歷史語境中抽象出來的理念作為散文的永恆性質,實質上是以抒情為半徑為散文畫地為牢。

  D.造成“真情實感論”獨步一時的根本原因在於話語霸權遮蔽了思維方法上的漏洞。

  E.文學創作最根本的規律是想象,更全面的說法應該是真假互補虛實相生。

  13.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中外散文史上,不以抒情見長的散文傑作比比皆是,可見理性、智性才是文章的綱領和生命。

  B.情和感實際上並不是統一的,而是在矛盾中轉化消長的,情要藉助感覺才能傳達。

  C.覺得自己的情人就像西施,感到故鄉的月最明,這些感覺是在真情衝擊下變異了的“虛感”。

  D.當追求冷峻的智性成為中國先鋒詩人和小說家創作的主流時,散文卻仍停留在真情實感的抒情中。

  14.從文學創作的角度看,以“真情實感論”作為散文理論犯了哪些錯誤,試分點簡要概括。

  15.從文體的角度看,文學除散文外,還包括詩歌、小說、戲劇等,作為相對獨立的學科,它們各有其自身的學科理論。請根據文意,簡述在建立嚴密的文學學科理論時需要解決好哪些問題。

  《真情實感論的貧乏和僵化》閱讀答案

  12.A、E***A.真情實感論只是“在相當一個時期中”擁有相當的權威;E. 答非所問,選項內容說的是文學創作的規律,不是關於“真情實感論”的論述。***

  13.A***以偏概全,“理性、智性才是文章的綱領和生命”錯,以“理性、智性”為“文章的綱領和生命”的文章僅就“不全以抒情為務,不以抒情見長的散文傑作”而言,注意原文“其中的”三字。***

  14.①把一切文學共同的性質當作散文獨有的特點。***或:把散文的特殊性定性在“真情實感”,也就是抒情性上。******1分***

  ②把一定歷史條件下的散文觀念當作永恆不變的規律。***1分***

  ③把對作家的道德要求當作文學的規律。***1分***

  ④把散文真假互補虛實相生的多樣化的抒情方式侷限於真和實。***1分***

  15.①根據文學規律,接觸並準確把握本學科區別於其它學科的特殊性***特殊矛盾***。

  ②當理論資源缺乏時,善於運用邏輯的和歷史的方法,從學科的歷史和現狀中進行概括,使理論既有邏輯的系統性,又有歷史的衍生性。

  ③關注學科的內部矛盾及其運動、變化,把情與感之間的虛和實、情與理之間的消和長等作邏輯的同時又是歷史的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