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教材中插圖的運用

  插圖是歷史教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課的課文都或多或少地配有一些人物、器皿、地形等插圖。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歷史教材中插圖的運用:以圖為路轉入正題

  一節課能否有個好的開頭,直接關係到這節課的教學效果。如果教師一上課就照本宣讀,平鋪直敘,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因此,必須講究引導藝術,儘可能一開始就引人入勝,把學生吸引到課文中心上來。利用插圖,精心設計導言,是眾多匯入法中的一種,而且實踐證明這種做法效果顯著。

  如教學《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一課,首先,引導學生看《秦始皇圖》:秦始皇頭戴冕流,身著龍袍,躊躇滿志,左手執劍,右手評點江山。從裝束到表情,可以看出他這位皇帝的雄心、威嚴和膽識。對於秦始皇,同學們可能有一些瞭解,那麼,他究竟是怎樣一個人物?他在中國歷史上起過什麼作用呢?學習本課,大家對他就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通過這一看一講一問,學生的注意力就會集中到課文的學習上來,並在求知慾的作用下,積極思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順利地入門了。

  歷史教材中插圖的運用:以圖開路突出重點

  教學實踐表明,刺激強度大、變化性大、形象有趣的材料,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積極思維,加強學生對重要知識的無意注意,起到強化記憶的作用,進而達到深化主題、畫龍點睛的功效。一般來說,歷史課中的插圖是課本重要內容的體現。許多傑出的歷史人物、重大事件及古代遺存盡入畫幅,成為大腦興奮的催化劑,它可以啟用學生的思維。

  比如《共產黨堅持敵後抗戰》一課中,“保衛根據地的鬥爭”一目指出:為了打退敵人對根據地的反覆掃蕩,黨領導人民群眾在鬥爭中創造出了一整套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獨特方法――地道戰、地雷戰等。但掌握這些知識,並不是學習的最終目的,更重要的是要通過這些內容體現黨領導的人民戰爭路線的特點。在此《地道戰剖面示意圖》和《民兵佈雷圖》就起到了開路作用。

  地道戰,是華北平原群眾與敵人鬥爭的形式。地道,原為鄉村幹部躲避敵人的搜捕而設的,後來發展成為打擊敵人的堅固陣地,它還可以作為存放東西的倉庫、安置傷兵的醫院。地雷戰是根據地人民創造的另一種作戰方法。地雷的種類很多,有掛在門框上的“抬頭見喜雷”,吊在井裡的“蜻蜓點水雷”,互相連線起來的“遍地開花雷”,小雷套大雷的“子母雷”,埋在公路上炸汽車的“飛雷”等。通過這些內容,可使學生認識到“人民戰爭路線”的正確性,只要抓住這兩幅圖,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誘導,主題就會深化,重點就會突出,問題也就會迎刃而解了。

  歷史教材中插圖的運用:以圖引路突破難點

  對初中學生而言,形象直觀的材料,比長篇大論更容易接受。新編歷史課本圖文並茂的特點,為教學難點的突破起了輔助作用。像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舊課本儘管用了大段文字來說明,但學生卻不易消化,教學中費時費力。而新編課本用了兩幅圖***如後圖***,問題就容易解決了。

  《西周宗法制示意圖》用一棵主幹―支幹―樹枝衍生的大樹,形象地表明瞭宗法制度的形成和嫡長子繼承的特點。《西周分封制和等級制示意圖》用金字塔的人像逐級向下縮小,人數逐級向下增多的陣形,表示分封制和等級制的概念,言簡意賅,把抽象、空洞的材料具體形象化了。通過教師引導,學生易掌握、印象深,在不知不覺中攻破了難題。

  隨著歷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人教版初中歷史教材增加了大量豐富多彩的插圖,這些插圖不僅是課文輔助系統的首要組成部分,是歷史學習的重要素材、也是歷史教學重要的課程資源。在教學中恰當地使用這些插圖,既可以激發學生興趣、引起學生聯想、促進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探究等多方面的能力,也有助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記憶、鞏固和拓展。

  人教版初中歷史教材為了配合教學內容,每課都配有許多生動精彩的插圖。插圖既是教學重點、難點的一種表達,也是對教材中用文字難以表達的內容的一種生動的詮釋。作為教學指導者的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充分、合理、靈活、正確地運用插圖,把插圖在教學中的獨特作用發揮出來,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