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講章有關起來

  起來,在中國的許多文學作品中有很多的不同的詮釋。那麼在基督教裡面起來是什麼意思呢?下面由小編為你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一***

  起來!回母親身邊

  經文:路7:11-17

  有一天,耶穌帶領門徒和跟隨的人來到了拿因城。有一個窮寡婦,唯一的兒子死了,耶穌卻讓她的兒子從死裡復活,使這個悲痛欲絕的寡婦,重新有了盼望。耶穌對死去的少年人大聲說――“少年人,我吩咐你起來!”耶穌權能的呼喊,也正是對今天許多靈性沉死之人的呼喚。

  一、拿因――世界的縮影***路7:11***

  “拿因”的意思即磨難與苦難之意。是的,今天這個世界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磨難與苦難。人們彷彿在這個苦難的深淵中徘徊掙扎,發出痛苦的呻吟與絕望的哀鳴。因此,耶穌往拿因城去,“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太1:21***。

  1、拿因城是一個充滿磨難與苦難的地方。

  ***1***生活的磨難――這世界存在著財富不均,貧富的差別。這個寡婦失去丈夫,沒有靠山,經受著生活的磨難。今天世界上,由於人犯罪連累自然界,造成天災人禍,導致許多人經受生活的各樣災難與飢餓的磨難。正應驗耶穌預言自然界的情形“多處必有饑荒、地震”***太24:7***。

  ***2***戰爭的磨難――今天的世界,人們在戰爭的威脅和煎熬當中。主曾預言說“你們要聽見打仗和打仗的風聲”***太24:6***。人們飽受戰爭的磨難。民攻打民,國攻打國,同室操戈,自相殘殺。

  ***3***精神的磨難——今天世界的人遭受更可怕的磨難,是精神上的磨難。面對金錢至上,道德淪喪,許多人放縱自己。人心靈的孤單與失落,迷失在無定向的曠野裡。正如先知說“日子將到我必命饑荒降在地上,人飢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美貌的處女和少年的男子,必因乾渴發昏”***摩8:11-13***。

  2、拿因城是一個充滿淚水與悲哀的地方。

  這悲哀與淚水就是罪帶來的,“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拿因城一副悲慘的圖畫是“死人抬死人,死人埋死人,死人哭死人”。 拿因城充滿了淚水,誰能擦乾他們的眼淚,誰能撫摸他們心靈的創傷呢?只有耶穌。

  3、拿因城是一個得不到安靜與安慰的地方。

  拿因城裡有的是喧嚷的呼叫、痛苦的呻吟、絕望的呼喊。生活在拿因城的人得不到真正的安慰,人的安慰如草上的水珠。然而,那從主而來的安慰,才真正能讓我們得安慰,因主的杖,主的竿都安慰我。耶穌是我們唯一的藏身之處,安息所在。

  4、拿因城是一個被死亡籠罩的地方。

  這裡沒有歡笑和快樂,有的是悲哀與死亡,死如同一條擺脫不掉的鐵鏈,將人緊緊的捆住,死亡又好像毒鉤一樣,牢牢地將人勾住。耶穌來吞滅死亡,釋放被死所捆綁,所俘虜的人,這就是拿因城――今天這個世界的代表與縮影。

  二、寡婦——孤苦的人生***路7:12***

  拿因城這一個不幸的家庭,在這個家庭裡,女主人失去了所依靠的丈夫;又失去了相依為命的兒子。這個女人的世界裡,充滿了的磨難以及人間地獄的痛苦,這個寡婦孤苦無助何等可憐。

  1、這個寡婦沒有了丈夫――失去了依靠,沒有了靠山。

  她的處境極其可憐,她生活上的艱辛,乃是常人無法理解的。她的丈夫,也許是病魔,也許是意外的事故,奪去了她丈夫的生命。撇下了這孤苦零丁的母子二人走了。一個年輕的寡婦帶著一個未成年的孩子,她要經歷多少的艱難,繁重的體力勞動,沉重的精神負擔壓在了一個年輕寡婦的肩膀上,但是還有更大的不幸在等待著她。俗語說“禍不單行”。

  2、這個寡婦又死了獨生子――失去了命根子,沒有了希望。

  俗話說“黃泉路上無老少”,寡婦唯一擁有的是她獨生的兒子,自從丈夫離世以後,她與兒子相依為命,兒子是她心中還沒殘滅的燈火,兒子給了她活下來的勇氣,但是,她的兒子也被死亡無情給奪取了。寡婦此時一無所有,她的指望沒有了,沒有比這個打擊更難以讓人承受。她的確走投無路了。

  3、這個寡婦酒用盡了――她人生的指望沒有了。

  聖經說“罪的工價,乃是死”,“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罪把人帶進了死亡,寡婦看到兒子被抬往墓地,她的心碎了,她唯一的希望破滅了,她跟著送殯的人群,撕心裂肺的哭著喊著,沒有人能安慰她。正當這個時候,耶穌來了。主必使寡婦孤苦的心轉向父神,歸回神的家,讓她在絕望中看到生命的盼望。

  三、耶穌——死亡的征服者***路7:13***

  耶穌遠遠看見一支送葬的隊伍出了城門,聽見寡婦及眾人悲哀的哭聲。人把人送往墳墓那黑暗、可怕的地方。然而耶穌卻是帶給人新的生命,把人從黑暗國度裡遷到一個光明的國度裡。

  1、兩軍相遇——在拿因城門。

  ***1***死亡的隊伍——屍體、棺材、悲哀的人群、撕心裂肺的哭聲。沒有平安和喜樂,他們行進的目的地是墳地。

  ***2***生命的隊伍——耶穌率領著門徒,浩浩蕩蕩,開進了拿因城。他要向撒旦挑戰,要釋放被撒旦壓制的人。他要給這座城帶來愛與憐憫,光明與安慰。

  2、一聲安慰——眾人皆驚奇。

  耶穌面對心如刀刺,喪失兒子的寡婦,耶穌說“不要哭”,這是上面來的安慰。因為寡婦遇見了耶穌,她的兒子要復活,她已是有指望的人;這是耶穌的權能,寡婦聽見耶穌的聲音,就止住了哭聲,她從耶穌身上看到了一絲希望的光芒。聖經說“福音傳到你們那裡,不獨在乎言語,也在乎權能和聖靈,並充足的信心”***帖前1:5***。

  3、信靠順服――可貴的順服。

  耶穌的話震動了寡婦的心,她聽主的呼聲,主必與她同行使她有盼望;只要她信靠順服,主必使她憂愁變喜樂,死亡得永生。這位可憐的寡婦,因主呼喚而得安慰,因回到主愛裡得醫治,因就近主前得蒙拯救。求主憐憫,使我們順服在主的權下。勝過掌死權的惡魔。因為耶穌是死亡的征服者。

  四、少年人——起死回生***路7:14-17***

  這個可憐的寡婦,這個可憐的孩子,被耶穌尋見了,他們與主相遇,他們的生命要發生徹底的改變。這個寡婦的眼淚與哭聲,牽動了耶穌。耶穌進前按著槓,抬的人就站住了,耶穌權能的吩咐,使少年人起死回生。

  1、一聲吩咐――耶穌說“少年人,我吩咐你起來”!

  耶穌的話是生命,是權能,耶穌一聲吩咐,神蹟便發生。哈利路亞,耶穌是永活的耶穌,今天耶穌依然在呼喚,許多靈裡沉死的少年人,需要從世界的網羅裡起來!回母親的身邊。求主憐憫,饒恕這時代的罪,使沉迷罪惡的少年人起來!回到父母的懷抱。

  2、一個動作——“那死人就坐起,並且說話。”

  這是一個死而復活的見證。我們都是主從死亡中拯救出來的人,今天要開口為主作見證。“少年人用什麼潔淨他的行為呢?是要遵行你的話”***詩119:9***。主的話是靈是生命,救我們不至死亡反得永生。求主的靈感動,讓我們行動起來!為榮耀的主說話,述說生命之主大能的拯救。

  3、奇妙之愛——“耶穌便把他交給他母親”眾人歸榮耀與神。

  耶穌把死人變成活人交給他母親;耶穌使失喪的少年人,起來!回母親的身邊;耶穌使他們母子重返家園,重溫團聚的快樂,這是何等的榮耀,何等的福呀!今天來到主面前的人要知道,耶穌來了,他尋找你,他呼喚你,他願意見到你,他願意來憐憫你,他願意醫治你。你對他的態度如何?主說:“我養育兒女,將他們養大,他們竟悖逆我,牛認識主人,驢認識主人的槽,以色列確不認識我,我的民確不留意。”求主饒恕,除去我們悖逆神和忘恩負義的罪,從罪惡的捆綁裡,靈性的沉睡中起來!歸父神的家,回到耶穌的愛裡。

  ***二***

  起來,當走的路甚遠

  列王上:19:1/8

  基督徒的人生經歷告訴我們,我們都在走一條屬靈的路,但是我們在行路的時候,難免會有軟弱,會有灰心,會有退後,但是,無論如何,我們應該靠耶穌的恩典剛強起來。林前10:13 :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

  一、行走路上的看見1/3

  1、提示:成功之後危機重重

  王上19:1 :亞哈將以利亞一切所行的和他用刀殺眾先知的事都告訴耶洗別。

  以利亞在迦密山上殺了450個假先知,他從表面上看是成功了,為神爭戰了,但是從屬靈的層面看,這只是一個開始,當我們以為成功的時候,其實會有很的功課需要的我們去學習和麵對,當以利亞在為神做工的時候,以耶洗別為代表的黑暗勢力很不甘心,她在想盡一切的方法在對付神的僕人,今天當我們為耶穌做工的時候,魔鬼也很不甘心,魔鬼常常以我們的弱點來對付我們。以利亞是一個膽子很小的僕人,魔鬼用聲東擊西的方法來破壞神的工作。

  挪亞就是一個警示:創9:20挪亞作起農夫來,栽了一個葡萄園。21 他喝了園中的酒便醉了,在帳棚裡赤著身子

  林前10:12:所以自己以為站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

  當一個人成功的時候,常常會放鬆警惕,以至成為一個最終失敗的人。一個真正成功的人,是謹慎的走到生命盡頭。《徐老牧師的見證》

  2、警示:傳播之聲如同爛瘡

  王上19:2 :耶洗別就差遣人去見以利亞,告訴他說,明日約在這時候,我若不使你的性命像那些人的性命一樣,願神明重重地降罰與我。

  耶洗別為什麼沒有親自來給以利亞講話,為什麼不親自過來把以利亞殺了,在這裡,我們看到,耶洗別看到了神在以利亞身上的能力,她也不敢輕舉妄動,她用了一個先聲奪人的方法來壓倒以利亞,今天教會的問題也常常滿了傳播之聲。

  提後2:16 /17:但要遠避世俗的虛談。因為這等人必進到更不敬虔的地步。17 他們的話如同毒瘡,越爛越大。其中有許米乃和腓理徒。

  3、明示:懼怕之心應當除去

  王上19:3 :以利亞見這光景就起來逃命,到了猶大的別是巴,將僕人留在那裡,以利亞沒有面對這樣的環境,乃是選擇起來逃命,這是一個錯誤的現在,今天我們碰到很現實的問題,常常會逃避,其實逃避解決不了問題的,我們要有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因為神在顧念我們,神也在幫助我們。

  彼前5:7 :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他顧念你們。

  來13:6 :所以我們可以放膽說,主是幫助我的,我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

  二、逃亡路上的表現4

  1、自我安排——一死了之

  王上19:4上 :自己在曠野走了一日的路程,來到一棵羅騰樹下***羅騰,小樹名,松類。下同***,就坐在那裡求死,

  這裡,並不是以利亞真正要死的目的,如果真正要死,為什麼還要逃呢?這是一種無奈,怨言,灰心的表現,我們有時候也常常會碰到的問題,我還是死吧,在這裡,給我們提醒:

  A:死亡不是我們說了算,這個主權是屬於耶穌基督的,傳8:8 :無人有權力掌管生命,將生命留住。也無人有權力掌管死期。這場爭戰,無人能免,邪惡也不能救那好行邪惡的人。

  B:如果死能夠解決問題,今天我們可以去選擇自殺,死了一了百了,但是死亡不能真正解決我們根本性的問題,只會留下很多很多的遺憾。

  C:我們更不能以死來要挾神,神有祂自己的計劃和旨意的,神不會因為你一時的衝動,而來滿足你無知的要求,所以,我們不能隨隨便便的自我安排。

  2、自我嘆息——十分羞愧

  王上19:4下 :耶和華阿,罷了。求你取我的性命,因為我不勝於我的列祖。

  在這裡以利亞在禱告,但是這個禱告是失敗的禱告,是無知的禱告,也是不合神心意的禱告,神給我們的乃是保持安慰的心。

  今天我們碰到一些小小的事情,好像天要塌下來,不是我們解決不了,乃是我們的信心不夠,我們信有多大,天也有多大,信有多寬,我們的道路也有多寬。不是問題大與小,乃是我們內在的光景如何?

  羅8:22 :我們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嘆息勞苦,直到如今。

  提後1:7 :因為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

  3、自我陶醉——百感交集

  王上19:5 :他就躺在羅騰樹下,睡著了。有一個天使拍他,說,起來吃吧。

  一個有生命光景軟弱的人,他的身體疲乏,內心更加疲乏,今天我們很多的時候把我們的身體忙累,以至我們屬靈的生命也出現問題。當一個人以自我為中心的時候,他屬靈的生命一定的睡著了。

  詩63:1 :***大衛在猶大曠野的時候,作了這詩。***神阿,你是我的神,我要切切地尋求你。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我渴想你,我的心切慕你。

  三、奔走路上的裝備5/8

  1、不日不月的看顧——拍他醒來

  王上19:5 :他就躺在羅騰樹下,睡著了。有一個天使拍他,說,起來吃吧。

  詩34:15 :耶和華的眼目,看顧義人,他的耳朵,聽他們的呼求。

  人常常會因為外在的環境,躺在羅騰樹下,睡著了,但是一個屬靈的人,神需要我們醒悟過來,一個不知道醒悟的人,一定在沉睡中滅亡。

  2、不折不扣的供應——讓他享受

  王上19:6 :他觀看,見頭旁有一瓶水與炭火燒的餅,他就吃了喝了,仍然躺下。

  詩23:1 :***大衛的詩。***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

  回首2012年,我們教會中看到了神豐滿的供應。

  3、不離不棄的催促——呼他前行

  王上19:7 :耶和華的使者第二次來拍他,說,起來吃吧。因為你當走的路甚遠。

  王上19:8 :他就起來吃了喝了,仗著這飲食的力,走了四十晝夜,到了神的山,就是何烈山。

  弗3:16 /18:求他按著他豐盛的榮耀,藉著他的靈,叫你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17 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裡,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18 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

  我們基督徒需要前行,往哪裡去?在這裡告訴我們:到神的山,就是何烈山。在何烈山,才會有真正的安息,有真正的蒙恩。

  ***三***

  亞伯拉罕清早起來

  經文:

  創19:27-28亞伯拉罕清早起來,到了他從前站在耶和華面前的地方,向所多瑪和蛾摩拉與平原的全地觀看......

  創21:14亞伯拉罕清早起來,拿餅和一皮袋水,給了夏甲,搭在他的肩上,又把孩子交給他,打發她走。夏甲就走了,在別是巴的曠野走迷了路。

  創22:3亞伯拉罕清早起來,備上驢,帶著兩個僕人和他兒子艾薩克,也劈好了燔祭的柴,就起身往神所指示他的地方去了。

  這裡三處經文都有一句相同的話“亞伯拉罕清早起來”,我試用這句話為題與大家勉勵。

  新的一年已經擺在我們面前,聖教堂堂委會在討論新一年工作方向時,我們提出一個今年的主題為“靈脩年”,目的是想喚醒大家個人與神交通的熱情,更好建立屬靈的生命。

  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每一天清晨是我們與神交通的最佳時機,是我們汲取神恩典的黃金時段。晨練能保持你體力充沛,晨修則使你靈性永葆青春。

  有關資料表明,世界上有四分之一的人是在睡夢中去世的。全世界平均每天約有15萬左右的人肉體閉上眼睛後再也沒有睜開,而一個人能在霞光萬道的清晨中呼吸新鮮空氣,豈不是一件快樂和值得感恩的事!

  清晨萬物復甦,生機盎然。有人聞雞起舞,誦詩習武;有人黎明即起,灑掃庭除。“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那麼,屬靈偉人亞伯拉罕清早起來,在幹什麼呢?這可以成為我們靈脩者的幫助和提醒。

  一、清早起來---侍立主前。

  我們常說自己忙而無時間靈脩,可是你看看耶穌,他不能說不忙吧?有時他會忙到一個程度,連飯都忘記吃。但祂絕不會忙到連禱告都忘記了,祂給我們的榜樣是:“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時候,耶穌起來,到曠野地方去,在那裡禱告”。***可1:35***。

  亞伯蘭清早起來,“到了他從前站在耶和華面前的地方!”就是他多次為所多馬城代禱的地方,那地方是他的“祈禱山!”“站在耶和華面前”---在清晨侍立主前,“如同僕人的眼睛望著主人的手”。基督徒在信仰生活中“不要走在主有前面,但要時常來到主的面前!”因為在他那裡有滿足的喜樂。

  我們要渡過美好的一天,在清晨見神的面是非常必要的。詩人說:“耶和華啊,早晨禰必聽我的聲音;早晨我必向禰陳明我的心意,並要警醒”〈詩5:3〉; “我趁天未亮呼求;我仰望了禰的言語。我趁夜更未換將眼睜開,為要思想禰的話語”〈詩11:147-148〉。“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聽,像受教者一樣”。***賽50:4***。

  俗話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舊約以色列人的嗎哪總是在日出以前收取的***出16:14~21***,神定規在每日早晨的時候,把屬靈的糧食分賜給他的兒女。有好些神的兒女過著一種病態的靈性生活,並不是因他們有甚麼別的難處,乃是因為他們太懶,“門在樞紐轉動,懶惰人在床上也是如此”***箴26:14***。

  把早晨最初的時間獻給神,神喜歡初熟的果子,喜歡頭生的。在清晨的時候,日間的事務還未打擾我們,心靈相對純白清淨;清晨也是環境最安靜,人事未興,賓客未至,趁機與主交通,聽神的聲音,與神謀面,從神得著上頭來的力量,何等之美。雅各布清早起來在伯特利將石頭立做柱子禱告***創28:10-22***摩西清晨早起築了一座壇,向神呼求***出24:1-8***這些人物成為我們清晨見主之榜樣。以下是一些屬靈偉人的名言,:

  ※早上還沒向他求問之前,千萬不要離開家門。─ 司布真

  ※ 那有先開音樂會,然後再調和樂器呢?每天讀經、禱告,先與神調和,然後再與人見面、辦事。─ 戴德生

  ※ 在一天當中基督與我之間的連結,必須藉著早晨的時光來更新並穩固地繫住;而默想與禱告神的話都有助於此。─ 慕安得烈

  ※ 與神相交是我們每天活著的權利,也應當是晨更的第一要務。─ 慕安得

  ※“如果神在我們早晨的思想和努力中不佔第一位,那麼他在其餘的時間裡一定佔末位。沒有一個不在早晨跟牢主的人,能在這一天中緊緊地跟隨他!在早晨心中無神的人,他一天中不可能對神有愛!如果尋求神的願望在這一天開始時就遠遠落在撒但和世界的背後,那麼,這一整天他就休想要再起來。”***佚名***

  亞伯拉罕到了他從前站在耶和華面前的地方,正是在那裡他為所多馬代禱。我們在清晨的祈禱中應當不單單為自己和家人祈禱,也當為我們的朋友、我們的城市及國家祈禱,讓更多人認識真理、道德向上、安居樂業!

  二、清早起來---心意更新!

  在創世紀亞伯拉罕的故事裡,夏甲是他順從人意而娶的,所生的以實瑪利乃由人意和血氣而生 ***16:1-4;加4:23***因此,他們的存在會阻礙亞伯拉罕的信心之路,於是,神藉著撒拉的口讓亞伯拉罕趕走夏甲,靈性意義的延伸就是----我們在清晨的時候要“驅逐”我們心中的“夏甲”,即我們的“人意和血氣”。

  注意,以實瑪利不是一生下來就被趕出去的,乃是到了以撒斷奶的日子,他才被趕出去。當屬靈生命長大起來時,就是剛強起來“有兒子名份”時,以實瑪利才可能被趕出去。

  清早,面對“每早晨這都是新的”聖言***哀3∶23***,每個人當校正我們的心思,更新我們的意念,潔淨我們的動機,這實在是每天的必修課。我們還得約書亞“清早起來,攻破耶利哥城”麼?***書6:1-21***在你我的心思之中,有多少被情慾、嫉妒、汙穢、貪念、仇恨、苦毒......這些東西所居住的“耶利哥”城需要轟倒啊!以色列人清早起來離開什亭──就是犯罪之地,才能走向神的恩典***書3:1;民25:1***。清早起來除罪潔淨、省察自己、清除亞干犯罪,才能走向勝利***書7:16~19***。清早起來攻打仇敵更易得勝***書8:10***。那麼,“少年人靠什麼潔淨.....是依靠你的話!”

  走在這燈紅酒綠的世界上,人的心思難免被汙染,所以我們要求主在每一天清晨就潔淨我,讓我們能心清意潔地侍奉他!

  三、清早起來---重新奉獻!

  亞伯拉罕清早起來前往神所指示的地方,要向神獻上燔祭。從前的大祭司在每天清晨所作的頭一件事,就是把燔祭擺在祭壇上,燔祭所描繪的是全然奉獻給神***利六:12-13***。神人摩西清早起來向神築壇獻祭***參出24∶4***;約伯一早起來,為每一個兒女獻祭,行潔淨的禮儀。***伯1:5*** 我們若送食品***像麵包、蛋糕等***給人當作禮物,必須是新鮮的。我們每早晨應當立志,把一個全新的我放在神手裡,作新的奉獻!

  亞伯蘭獻以撒,就是把最愛的奉獻!我們最愛的是什麼?就是自己。故除了為新一天開始讚美感謝之外,就是讓主坐上心的寶座,作你人生的舵手,活著為主而活,誓言為主發光。

  從前,有一著名音樂家曾說過,他如果一天沒有練琴,他自己會覺得他不行。如果兩天沒有練琴,他的朋友會覺得他不行。如果三天沒有練琴,聽眾都會覺得他不行。練習音樂尚且如此,屬靈的操練更是如此。一位出名的基督徒領袖莫特先生說:“沒有一項行動比不屈不撓地培養晨更的習慣──在一天之始,花半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單獨與神同在──對我們自己和別人有更大的益處。”

  ***四***

  浪子的五個“起來”

  經文:路十五11—24

  路加福音十五章一共記載了三個比喻。其中讓人印象最深的是浪子的比喻,也是聖經中最令人喜愛的比喻,有人甚至認為它是最美的比喻。古今不知有多少人,因讀了***或聽了***這個比喻,而被父神的大愛所感動,因而悔改歸主。在這個比喻中,講到浪子有五個“起來”。從研究語文的角度講,這五個“起來”不是同一個詞性,但這五個“起來”正好說明了浪子在不同的光景中的表現。所以今天跟大家思想的題目是“浪子的五個起來”。

  一、收拾起來

  小兒子在家本是幸福的,有父親的疼愛,有兄長的關懷。現在,小兒子反而要離家,向父親索要屬於自己的那份產業。其實從常人看來,這是一個無理的要求。雖然這個請求不合理,也不太妥當,但父親愛子心切,就答應了他的要求。聖經說,他就把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來。這一個行為表明了三個意思。一是從此以後他就背離了父親的恩典。因為他把自己的產業拿走,“往遠方去了”,他不再與父親在一起了。二是浪子以後可以得到真正的“自由”了。他在家與父親同在,可能覺得自己有約束,所以要得自由。三是他覺得憑自己可以出去闖蕩一番,也好體現自身的價值。可是他的這一切想法都是錯的。許多時候我們也象這浪子一樣。我們什麼時候離開父神,就什麼時候失去他的恩典和同在。我們也可能覺得信仰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不方便,也有人覺得信耶穌好象有了許多的規矩,不得自由,浪子的自由是真自由嗎?我們也常以為憑自己的能力,學問,本領,完全可以實現自己的偉大目標,遠大理想。可是到頭來全是一場空啊。因為,離了父,我們並不能做什麼。

  二、窮苦起來

  浪子帶著自己的那一份產業遠行了。他的處境究竟如何呢?經上說,“在那裡任意放蕩,浪費資財。既耗盡一切所有的,又遇著那地方大遭饑荒,就窮苦起來。”“那人打發他到田裡去放豬,恨不得拿豬所吃的豆莢子充飢,也沒有人給他。”浪子現在的遭遇與他起初所想象的並不一樣。他不但沒有發什麼洋財,更沒有做到什麼高官。反而窮苦起來,給別人放豬。豬,在猶太人看來是最不潔淨的,所以浪子的工作也是最讓人瞧不起的工作。為什麼浪子會落到如此地步?從經文中看到他有三“靠”。

  一靠錢財,他以為靠著他的錢財就可以使他亨通;

  二靠朋友,在他走投無路的時候,“去投靠那地方的一個人,”他以為朋友是他的幫助;

  三靠環境,本以為到了“那地方”可以大展巨集圖,可是,那地方大遭饑荒。

  三、我要起來

  浪子在這樣的境遇中真是讓人可憐。但讓人可喜的是,在17節說他醒悟過來,並且說我要起來,到我父那裡去。感謝神,這就是危機中的轉機。如果說窮苦起來是他的錯誤,那麼,我要起來就是他在錯誤中的覺悟。這一點非常重要。世上沒有一個人不犯錯誤,重要的是能在錯誤中醒悟,看到自己的錯誤。“我要起來”,這不但是浪子的醒悟,更是他的一個美好的決定。要從罪惡中起來,從窮苦中起來。

  四、於是起來

  在浪子醒悟並認罪過後,經上說,“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20節***這是浪子的行動。如果單有美好的願望,想法,卻沒有實際的行動配合。那麼這些願望只是空想罷了。浪子不但在罪中醒悟,更寶貴的是他有了實際的行動,往他父親家中去了。

  五、快樂起來

  浪子原以為,我只要回到家中,認罪悔改,父親肯定能接納我,他也以為在父家做個僱工,父親也能願意。沒想到,當他回到家的時候,受到父親的熱情款待:穿上好的袍子,戒指帶在指頭上,鞋子穿在腳上,宰肥牛犢,吃喝快樂。他們就快樂起來。為什麼會有快樂?一方面,父親有愛,愛裡面有包容。有愛的地方就有快樂。另一方面,浪子回頭,是“死而復活,失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