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講章有關謙卑

  謙卑,即“謙虛﹐不自高自大”之意。中國人有一股祖先傳下來的骨子裡的謙卑。學會謙卑,你會輕鬆,下面由小編為你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一***

  謙卑的四個記號

  我認為真正的謙卑至少有四大記號:

  第一個記號,從來不滿意自己的成就;

  第二個記號,從來不停止追求真理的豐富;

  第三個記號,從來不認為自己是高貴的,不會不俯就那些卑微的人和卑微的事;

  第四個記號,總是永遠把榮耀歸給上帝而不歸給自己.

  這是謙卑的四個總原則,我相信你們中間更有智慧的人還可以從聖經中找到其它的原則,我也不認

  為這已經是結論了,因為如果我說:「這四個原則是最完美的」,那我就不謙卑了,就違背了其中的原

  理。

  真正謙卑的人,第一個特徵是--永遠不滿足自己所有的成就。他一直拼一直拼,要做更多。你說:

  「他要做更多就是因為驕傲!」不是。就是因為他認為自己不夠,他要做更多來榮耀上帝,這種「要更

  多,追求更多,做更多,從來不滿足自己的成就」的不滿足的態度就叫做「謙卑」。今天不明白這些總

  原則的人,他們就把「謙卑」兩個字跟文化中間很卑下的、很普通的、很世俗的觀念結合起來,學了一

  臉奴才相,然後認為自己很謙卑。「我什麼都不會!」你原本「會」,卻說成「不會」,你就已經說謊

  、已經犯罪了,還說什麼謙卑!你是雙重犯罪!第一,不講誠實的話,你「會」,但你卻說「不會」,

  你說謊!第二,是你的動機,因為你不愛做,因為懶惰就說自己「不會」,你放棄機會,你對神不負責

  任。你說謊話,再加上你逃避應當做的事情,你沒有負起責任,這是更大的罪!不是謙卑!

  今天很多教會跟世俗一樣,把「謙卑」兩個字解釋成與聖經的原則背道而馳。很多人說我很驕傲,

  我都沒有反駁,這個就是我的謙卑嘛,因為我不反駁他嘛!但是到有一天他真正改正那些觀念以後,他

  就知道他所講的「謙卑」是不合乎聖經的,而他所講的「驕傲」也不是聖經所講的「驕傲」。因為照聖

  經的原則,謙卑的人是永遠不滿足自己所成就的,永遠不滿意自己已經達到的,這個才是謙卑。

  真正謙卑的第三個記號,就是肯做卑微的事,肯俯就卑微的人,不認為自己比別人高一等,不認為自己

  比別人強,而願意與所有的人平起平坐,這是羅馬書第十二章所提出來的原則。

  第四個記號,真正謙卑的人是把所有的尊貴、榮耀、豐富、智慧、能力、權柄都完完全全歸給上帝

  。唯有神是配得所有的榮耀,所有的榮耀應歸給至高的上帝;我們沒有任何的功勞,我們沒有任何的榮

  耀,我們應當負起全部的責任,卻不奪取神任何的榮耀,這個叫做「謙卑」。

  把這四點總結合起來,你就知道,我們的謙卑常常只不過是奴才相,我們的謙卑常常是禮多必詐,

  我們的謙卑不過是學別人那種虛假的外表,

  ***二***

  謙卑的果效

  在神面前,真的做到存謙卑的心,我們立刻就會有很大的變化,神藉著我們必行大事,藉著我們有大的作為,這是人最大的福樂,這是神對人最大的高舉,所以說:“存謙卑的心”應是每個基督徒終生追求的功課,是此時此刻應追求的功課,這樣我們的生命就會豐富、就會健壯,就會有想不到的果效。我認為有六點供大家參考。願神的靈啟示我們,讓我們在主裡面能有共同的看見:

  1、一個心存謙卑的人,必定是與神同行的人 ***彌6∶8***

  一個人若要自己在神手裡成為有用的人,必須心存謙卑。也只有心存謙卑的人才能成為與神同行的人。也就是說一個心存謙卑的人必定是與神同行,正如先知彌迦所說的:“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親愛的弟兄姊妹,你願意成為神的同工與神同行嗎?只有心存謙卑。

  2、“敬畏耶和華心存謙卑,就得富有、尊榮、生命為賞賜”***箴22∶4***

  神在這裡清楚地應允我們,心存謙卑的人就富有。當然,這裡的“富有”並不排除物質上的富有***詩22∶66***,但我認為更重要或更主要的,這裡的富有是指人在精神上、靈性上的富有。這樣的人必會是“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弗4∶2-3***;必定是個“彼此體恤、相愛如弟兄的人”***彼前3∶8***。

  3、心裡謙遜的,必得尊榮***箴29∶23***

  人的高傲,必使他卑下,心裡謙遜的,必得尊榮,這之間的關係是一個辯證的關係,這是個“法則”,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這也是一個事實,許許多多的人的實際經歷充分證明了這個法則,只要你心裡謙卑,你就必得尊榮。這“尊榮”既指個人的,但更主要的是指神的尊榮。一個謙遜的人必定榮耀神,神也因你的謙遜得榮耀。就如“父因子得榮耀,子也因父得榮耀一樣”,我們並不絕對排除個人的榮耀,這裡有個“位置”問題,個人的榮耀是在神的榮耀裡頭的,有了神的榮耀才能有自己的榮耀。一個只顧自己榮耀而虧欠神榮耀的人,他的榮耀必定是暫時的,最終他必定是卑下的,因為這樣的人在他裡面只有高傲而沒有謙遜。

  4、謙遜人卻有智慧***箴11∶2***

  許多傳道人常常給人一種感覺“平淡無味”,主要原因就是因他缺少智慧和聰明,在講道和日常事奉中沒有從神來的能力,沒有生命的供應,箴言16章22節說:“人有智慧就有生命的泉源”,25章4節說:“智慧人大有能力,有知識的人力上加力”。司提反就是一個滿有智慧的人,他以智慧和聖靈說話,“眾人敵擋不住”***徒6∶10***。弟兄姊妹們,不論是講道也好,查經也好,與人交談也好,為人禱告也好都必須以智慧和聖靈說話,你才能安慰人、感動人,你的事奉才能打動神的心。而這一切都來自“謙遜”,一個謙遜的人必有智慧***箴11∶2***。

  5、謙卑的人必承受地土 ***詩37∶11;太5∶5***

  “必承受地土”的應允對以色列民來說,已成為歷史事實,因為他們早已進入迦南地。但對於今日基督徒來說,我們仍然有一個“必承受地土”的問題***詩37∶1l;太5∶5***。那就是天國降臨的問題***太5∶10***,什麼樣的人與天國有份呢?馬太福音5章3節說得很清楚,“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詩篇37篇11節和馬太福音5章5節都講只有謙卑的人才能承受地土,所以說,謙卑的問題是與天國聯絡在一塊兒的,是與能否承受地土聯絡起來的。換句話說,一個謙卑的人必定會承受這塊土地。一個謙卑的人必定與天國有份,而且是在天國裡為最大的***太18∶4***。

  6、必增添喜樂***賽29∶19***

  “謙卑人必因耶和華增添歡喜”,在詩篇69篇32節說“謙卑的人看見了就喜樂”,詩篇37篇11節說:“謙卑人必承受地土,以豐盛的平安為樂”這裡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個喜樂的人必定是一位謙卑的人,沒有謙卑就沒有喜樂,這是事實告訴我們的真理,有許多人為什麼有那麼多煩惱?就是因為他們不具備謙卑的心,心中無法平衡而帶來煩惱,有些人滿有喜樂其重要原因,就是這些人心存謙卑、保持心態平衡,其樂無窮。

  綜上所述,謙卑不是外在表面的東西,而是具有豐富的內涵,是內在的、生命的。它是基督徒屬靈生命的具體彰顯。求神憐憫我們,幫助我們成為一個謙卑的人,與神同行的人,成為神合用的器皿,完成神託付的善工。

  ***三***

  謙卑受苦的服事文化

  我們都知道國有國情,家有家風,每一個公司機構也都有其特有的文化。這家風或者文化可以是一種精神,也是一種氛圍,更可能是一些不言而喻,同工間彼此如何相待、溝通、解決問題的規則。它可以包括信念、標準、期望、態度,自然也可能包括一些負面的,比如說偏見、恐懼,封閉或者猜疑。家風可以標示我們在一起的一些特點,經過一段年日後,也可能使一個機構結束,或者反過來使一個機構不但事工興盛,充滿活力,且有其可以在神國傳承的特色。

  什麼是健康的服事文化?至少,這文化會讓所有參與的同工都清楚是什麼?且可幫助同工知道在服事裡要如何配合與對他的期待為何。反過來說,愈不健康的服事文化,就愈消耗同工的情緒和精力,很多機構的內鬥或分裂,就是來自於不健康的服事文化與期望落差。或者封閉沒有溝通,或者僵硬不能轉換,這樣的機構會漸漸走向死亡。

  一個健康的服事文化是開放型的,會能包容異己,也能不斷成長,還會吸引、並留下其他健康型的同工,所謂的「物以類聚」。健康的文化,更會影響我們長期服事的效率和所生出的果效,讓神的異象可以更大的拓展和更遠的推動。而且按照領導學來說,這服事文化的產生,一開始是靠領袖來shape出一些眉目,好像蓋房子,先蓋出一些大樑和框架。剩下的,就要靠各位同工一起來添磚添瓦,補足所有的細節。因此健康的服事文化,是要靠我們大家共同建造與形塑出來。

  因此,我願意操練自己來在這方面思考,先列出創文所需要的服事文化和核心價值觀。也盼望同工能為此印證、禱告,並願意委身來執守,務求活出創文特有的家風文化,好讓我們的事工能永續經營,並在神國發光。好麼?

  馬可10:32-45:他們行路上耶路撒冷去,耶穌在前頭走,門徒就希奇,跟從的人也害怕。耶穌又叫過十二個門徒來,把自己將要遭遇的事告訴他們,說:「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人子將要被交給祭司長和文士,他們要定他死罪,交給外邦人,他們要戲弄他,吐唾沫在他臉上,鞭打他,殺害他;過了叄天,他要復活。」

  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約翰進前來,對耶穌說:「夫子,我們無論求你甚麼,願你給我們作。」耶穌說:「要我給你們作甚麼?」他們說:「賜我們在你的榮耀裡,一個坐在你右邊,一個坐在你左邊。」耶穌說:「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甚麼,我所喝的杯,你們能喝嗎?我所受的洗,你們能受嗎?」他們說:「我們能。」耶穌說:「我所喝的杯,你們也要喝;我所受的洗,你們也要受,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賜的,乃是為誰預備的,就賜給誰。」那十個門徒聽見,就惱怒雅各、約翰。

  耶穌叫他們來,對他們說:「你們知道,外邦人有尊為君王的治理他們,有大臣操權管束他們;只是在你們中間不是這樣,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在這段經文裡有一個重點,「只是在你們中間不是這樣***not so with you***。」點出屬靈的服事文化絕對不同於屬世的公司經營,無論是服事動機、態度、和對結果的期盼。也是因為這個不同,把我們所作、所投資的,從地上一下轉向天上。讓我們所有的努力和心血都有了永恆的價值,無論歷史上我們是否會留名,至少,在神國裡我們所作的必是「不朽」。

  所以有哪些不一樣呢?

  愈能謙卑受苦,便愈能作多人的贖價

  首先,這段經文反映出一個服事團隊的一些光景。就像所有的服事團隊,有方向、有領袖、也有同工。方向是走向耶路撒冷,領袖是耶穌,12個門徒則跟在後面邊走邊瞧。通常作領袖的總是比較沉重些,因為他從神那裡所領受而看到的異象比較多,也看得遠。然而,麻煩的是祂所看到的,跟隨者卻無法看見,因此就難分擔,也無法解憂。

  耶穌團隊事工此時是走向耶路撒冷,其實也就是走向加利利***Calvary***, 耶穌受難的地方。這對跟隨者很難理解,也很感困惑恐懼,因為這一段經歷不是他們當初參加服事裡計畫或者期望會發生的。可以想見,就像我們一樣,這些門徒當初加入服事,很可能是因為看到神國的榮耀,看中耶穌所能提供的屬靈牧養,或者是能一路經歷奇蹟和大眾粉絲的追隨。這一切就像經文所說,讓人很「希奇」,也很興奮***原文是amazed, astonished***。耶穌團隊事工成長得也很令人不可思議,叄年內跟隨者愈來愈多,從幾人到五千人或更多,這數字放到現代也是很了不起的事工成就了。

  然而,耶穌叄番兩次提到自己將會要受死,在團隊裡蘊育很大一股張力。因為耶穌團隊當時的服事,主幹就是以耶穌傳福音、教導和醫病、趕鬼、行神蹟為中心。現在如果把服事的主角送去十字架受死,不意味著樹倒猢猻散,整個服事團隊就要因此解散了麼?那麼,過去所作的種種榮耀事蹟,形同風吹雲散不再存在,這讓門徒要怎麼走下去呢?因此每當耶穌提起十字架路時,門徒就感覺困惑。

  弔詭的是,照理來說同工感到困惑後的理所當然反應,該是很憂心才對。但是,這段經文卻讓我們看到同工不但不理解,居然還會要求要參與榮耀,講究位子的大小。***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約翰進前來,對耶穌說:「夫子,我們無論求你甚麼,願你給我們作。」耶穌說:「要我給你們作甚麼?」他們說:「賜我們在你的榮耀裡,一個坐在你右邊,一個坐在你左邊。」可10:37***

  他們對十字架這使命的意義完全抓不住,還在耶穌問他們:「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甚麼,我所喝的杯,你們能喝嗎?我所受的洗,你們能受嗎?」回答說:「我們能!」真是自信滿滿!以為自己無所不能。

  顯然,門徒對耶穌團隊服事的方向,和「什麼是領袖為大」的定義,和耶穌大大不同。門徒的想法是想要多多延伸作上位的感覺,作醫病趕鬼使眾人吃飽等重要的事工,以致可以引起眾人的注意和尊重。卻沒想到整個耶穌事工的走向,不是追隨者團體會愈走愈大,而是愈走愈小,最後走到沒有一人跟隨,卻是終極的拯救。

  我們看到耶穌在這裡解釋,真正神僕人的意義不是追求榮耀、權力和位置,而是跟隨耶穌的模範,謙卑受苦與奉獻。且愈大的愈要降低,愈要受苦服事人,愈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因此我們也可歸納出一個屬靈定理,真正的服事不在追求事工顯赫,名聲遠揚,而在追求奉獻擺上,好作多人的贖價。

  而且,愈能謙卑受苦與奉獻,就愈能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同工們,我們是否準備好受苦與奉獻呢?要知能受多少的苦,付上多少奉獻代價,就決定了我們服事的格局與責任多寡。且不見得是一命換一命,很可能是一命換很多的靈魂生命。你是否願意作這樣的生命投資呢?

  真正的領導,從順服開始

  耶穌還提出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服事觀念,就是在我們能帶領之前,先要學習怎樣作一名好僕人,學習如何服事人。不論是舊約裡的約瑟,摩西,約書亞,大衛,或者提摩太,甚至耶穌自己,都是先學習順服,才豎立起屬靈權威帶領他人。

  因此,除非我們先學習如何順服,我們沒有權力施發命令。在我們擁有權威前,先要體會在權威之下的順服意義。耶穌自己是在權威之下順服,受汙辱和鞭傷,到最後死在十字架上。然而耶穌順服的意義,不只是死在十字架上,還包括要對這群同工的不理解包容,反覆教導又容納軟弱,且永遠不放棄。以致於最後這群同工成為耶穌最有力的見證,最堅實的傳承,也最肯委身負代價,也願意捨命走上殉道作多人的贖價。

  我們創文的每一位同工,都需要謙卑地學習順服,這是我們參與創文事工的一個重要開始。我個人基本上在家裡,不會獨斷獨行。永浩若有不同意地,我就不會自行其是地去作。在創文裡,也願意聆聽同工意見,若有不同意見會願意開放自己來調整或者商榷。我想,核心同工團隊可以為此作見證,我是一個願意順服的學習者。我對自己整個呼召的揀選順服,也對神所啟示的異象順服。如果,我有什麼堅持,必是因為從神來的異象大於人的意見,但是目前這樣的情況也實在不多。

  我的理念是,同工團隊不只是事工上的夥伴,也是我們的監督和印證。甚至金錢奉獻者更是。我們的事工永遠不會是誰奉獻得多,誰的聲音就大。或者靠一、兩個人的奉獻來作整個創文的事工。我們需要眾多的奉獻者來印證神的帶領。

  我深信所謂的團隊服事,就是彼此順服,在各樣的印記裡來領受神的心意。如果沒有奉獻,沒有同工,或者沒有學生,就表示我們要到神面前去求問,是否我們的服事團隊或事工裡有隱藏的罪?有罪就要認罪悔改,若無,或許就要順服接受也許所作的服事,已不在神國的計畫裡了。

  同工們,請看重順服的操練,雖然俯首甘為孺子牛,但卻可以給我們在服事中,面對撒旦,有橫眉冷對千夫指的勇氣。

  彼此順服,彼此成全

  一個健康、有果效的服事文化,必須以彼此順服,彼此成全為特色。放在創文中,就像已逝德蘭修女所說:「愛就是在對方的身上,看到自己的責任」,我們彼此要在別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責任。

  今天,沒有錯我們的聚在一起,是為了推動創文的文字事奉異象。但是,在這個前提下,創文還有一個內在異象,就是希望每一位同工,會因為參與創文而找到自己的服事平臺,發揮自己的恩賜和熱情,且因此而不斷成長。

  因此,我之所以在此,就是為了幫助你們成長,無論我們是出現在組織圖上的什麼樣地方,每個人都一樣重要。也願你們彼此有這樣的心懷:我之所以在此,就是為了成全你的成長。

  盼望我們的同工不但有事務性的連結,也有生命上的彼此守望和關懷。彼此最常問的問題是,我能作什麼來幫你成長?***What can I do to help you grow?***請仔細思考一下,創文有什麼地方可以幫助你在靈命和服事裡成長?然後讓我知道,也請讓我們其他同工知道,只要我們能作的,一定會盡力彼此成全。

  如我一再強調地領袖恩賜有多種,領袖風格也有多種,帶領創文,常讓我覺得很汗顏,覺得自己很不配,好像什麼領導恩賜都缺乏。唯一稍微有點確定的,就是我有異象,而且是很清楚、很強烈從神而來對創文的異象。有此異象,真正需要花很多工夫摸索的,是如何從我們所在之地,走向完成神在神國裡文字事奉的異象。請和我一起來學習用謙卑受苦來作多人的贖價,學習順服神,也彼此順服,好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