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縮性胃炎的原因

  萎縮性胃炎也稱慢性萎縮性胃炎,以胃黏膜上皮和腺體萎縮,數目減少,胃黏膜變薄,黏膜基層增厚,或伴幽門腺化生和腸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為特徵的慢性消化系統疾病。不過為什麼會得萎縮性胃炎呢?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

  1.免疫因素:有些人血液和胃液中含有某些特異性抗體,如壁細胞抗體、內因子抗體、胃泌素分泌細胞抗體等,這樣的人容易發生萎縮性胃炎。

  2.生活因素: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喜食刺激性食物或喜好飲酒等等,都容易損傷胃黏膜。

  3.精神因素:情緒波動,愛生悶氣等,即反覆或長時間精神緊張和壓抑狀態下,會導致胃腺體分泌異常。

  4.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反覆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致使胃黏膜受損。

  萎縮性胃炎的表現:

  ***1***胃脘部脹滿:在慢性萎縮性胃炎中,胃脘部脹滿不適較為多見,有的患者感覺胃部痞悶或胃脘有堵塞感,甚至腹部、脅肋部、胸部也感到脹滿,暖氣頻頻。

  ***2***胃脘部疼痛:胃脘部疼痛可以單獨出現,但多數情況下是與胃脘部脹滿同時出現。呈脹痛、隱痛、鈍痛,急性發作時也可出現劇痛或絞痛。疼痛部位一般在胃脘部,少數可出現在脅肋部、腹部、背部或胸部,胃脘部有侷限的壓痛或深壓不適感。有的患者僅感胃脘部不適或難受,無可名狀。

  ***3***燒心及消化不良症狀:患者自覺胃脘部灼熱或嘈雜不適,部分有泛酸現象。常常出現食慾減退,甚至無食慾,或雖有食慾但進食後感胃脘脹滿不適或消化不良。

  ***4***大便異常及虛弱症狀:大便以祕結多見,常數日1次,少數患者可表現為便溏。病程較久者可出現消瘦、疲乏無力、精神萎靡等虛弱的症狀。

  ***5***貧血:可為缺鐵性貧血或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前者因長期營養不良,鐵劑補充不足所致,後者因內因子缺乏致使維生素B12減少所致。一般為輕、中度貧血,表現為頭暈、乏力,眼結膜色淡,面色萎黃,甲床色淡或蒼白等。

  萎縮性胃炎的飲食調理

  1、少量多餐:可每日6餐,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可適量增加醋調味並助消化。

  2、食物選擇:進食含優質蛋白質及鐵豐富的食物。進食新鮮綠葉蔬菜,如番茄、油菜、菠菜、胡蘿蔔等。進食肉汁及濃肉湯有助於胃液分泌。

  3、限制含鹼多的麵條、饅頭、奶油、黃油等能中和胃酸分泌的食物。

  4、食用流食:對於急性胃炎,應去除病因,臥床休息,禁食一切對胃有刺激的飲食或藥物,酌情禁食或給予流食,對有出血者,予以止血治療。

  5、忌食粗糙和刺激性食物:忌食過硬過辣、過鹹、過熱、過分粗糙和刺激性強的食物。如油炸食品、醃臘食品、辣椒、大蒜等。不管柑橘類果汁、番茄製品、咖啡、酒類以及所有會直接刺激食道的食物會不會引起胃酸,你最好避免食用。

  6、避免高脂肪食物:高脂肪食物、酒、糖類、巧克力會使括約肌放鬆,造成迴流,所以如果你有胃灼熱的症狀,就應避免這些食物。

  7、細嚼慢嚥助消化:細嚼慢嚥對消化絕對有幫助,你應該徹底咀嚼食物,使食物充分與唾液混合,用餐時避免有壓力,可以使你的消化作用有一個好的開始。

  8、飲食有規律:注意飲食調理養護,有規律地定時定量進食,以維持正常消化活動的節律。切不可飢一頓飽一頓或不吃早餐,尤其應避免暴飲暴食。

  9、注意營養均衡:食物要選富有營養、易消化的細軟食物為主,多吃含植物蛋白、維生素多的食物。你可以吃煮熟的粟子、大米粥、羊奶、酸乳、白乳酪、開菲乳。如果症狀嚴重,吃一些軟性食物,例如米湯、酪梨、香蕉、馬鈴薯、南瓜類。將所有蔬菜攪碎,再進行烹調。偶爾吃一些蒸熱的蔬菜,例如紅蘿蔔、胡蘿蔔及綠花椰菜。

  萎縮性胃炎的危害

  一、消化不良綜合症:萎縮性胃炎由於胃酸的缺乏、脾胃功能的紊亂、讓患者攝取的食物無法完全被消化、進而出現飲食導致的胃脹、食物酵解產氣的噯氣、打嗝...我們合稱消化不良綜合症,是萎縮性胃炎極為常見的症狀之一。

  二、燒心反酸:在臨床上我們發現-部分高胃酸型萎縮性胃炎患者、常常會伴有燒心反酸症狀,很容易被誤診為心絞痛。因此燒心反酸也不是反流性食管炎的獨有症狀。

  三、胃痛:由於胃粘膜血管透見、黏膜變薄,隨著飲食的大量攝取、食物磨損黏膜、以及高胃酸型萎縮性胃炎患者,極其容易傷及神經末梢,從而出現胃部疼痛。

  四、貧血:消化不良導致了造血原材料的缺乏、因此萎縮性胃炎患者極其容易併發缺鐵性貧血。

  五、癌前症狀:腸化生、異型增生--腸化生是因為致癌因子的刺激及誘導,導致了萎縮性胃炎可出現上皮細胞分化失常,導致部分腸上皮細胞化生,具體可分為大腸化生和小腸化生,大腸化生更接近胃癌;異型增生是指萎縮性胃炎患者胃粘膜細胞出現了不受節制的增生模式,已經逐漸失去控制,是典型的癌前病變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