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家長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有不少家長說,自己是愛發脾氣的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應該如何改善?為此,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教育孩子家長控制情緒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教育孩子家長控制情緒的方法

  第一步:舒緩怒火

  生理腦

  當我們再次遇到讓自己生氣、焦慮的問題,第一反應是想責罵,甚至是動手的時候,可以試試以下方法緩解怒火:

  1數數

  情緒要爆發的高峰期,可以心理默數10個數字,當我們10、9、8、7……開始數著的時候,我們往往就是在有意識地提醒自己要理性,避免衝突爆發。

  2深呼吸

  當我們稍微克制住了自己想發脾氣的行為後,我們可以做幾次甚至是十幾次深呼吸,用來緩解自己緊張的神經,有助於自己冷靜、放鬆下來。

  3喝杯水

  當自己想要爭吵、責罵,或者因為難過想要哭泣的時候,可以給自己倒一杯溫水,幫助自己先從生理上平和下來,也給自己生理腦片刻緩和的時間。

  瞭解生理腦之後,我們不僅可以利用它學會控制自己情緒的爆發點,也可以掌握應對孩子情緒的方法,比如當孩子輸掉比賽大哭的時候,我們不用再說“輸贏不重要,這就是一個遊戲而已”,我們應該明白,這時候孩子的思維腦還沒有啟動,講道理不起作用,而身體上的接觸,比如你給孩子一個擁抱,其實對孩子的安慰作用更大。

  第二步:覺察自我

  情感腦

  當我們經過生理腦,慢慢進入情感腦的這個期間,我們要讓自己學會用沒有傷害的方式,表達情緒。

  1隔離

  當我們自己和孩子,或者是和愛人有衝突,對方都很激動的時候,為了避免情緒爆發、衝突升級,可以選擇給雙方一個獨處的機會,時間需要長一點,比如半個小時左右,這個期間自己可以在安靜的環境下,整理一下思緒,讓自己不會一直處於混亂中。

  2記錄感受

  我們之前提到,脾氣不是無法改變,是可以控制的,那麼管理和調整情緒的開始就是覺察,而記錄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自我覺察的方式,它也是一個可以讓情緒“看得見”的方式。

  從當下的情緒回憶到過去的事情,這就證明我們已經從生理腦過渡到情感腦,因為生理腦只有當下的反應,而情感腦不僅有當下,還有過去。

  3表達以“我”開頭,而不是“你”

  對內記錄梳理後,當我們想對外表達自己情緒的時候,我們很習慣用“你”開頭,這樣特別容易又陷入指責和評判中,即使是讚美,以“你”開頭,也不容易讓孩子真的理解你的感受。

  你太不聽話了VS我感覺非常生氣

  你真棒VS我真的為你感到驕傲

  我們很多人習慣用前者的方式表達,有時候當我們用自己權威的視角去判斷孩子的同時也忽視了自己的感受。可以多試試以“我”開頭表達情緒,甚至如果你的孩子天天把自己鎖在自己房間,不願和你交流,你可以試試和他玩這個遊戲:“只說我,不說你”。每次可以是15分鐘,當我們和孩子什麼事情都用“我”開頭,過程中不評判對方,慢慢地,你和孩子間就彼此學會了表達自己的心聲,也能夠學會傾聽對方的感受。

  第三步:清晰表達

  思維腦

  當我們度過生理腦、情感腦進入思維腦,我們開始思考真正的解決方案。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問題,比如我們提到的寫作業不認真、玩手機超時、賴床遲到等等,都有不同的解決方式,而且每個孩子適合的方法還不一定相同,但不變的是,我們需要傳遞清晰的資訊給思維腦。

  1就事論事

  當我們回到理智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和孩子就事論事,不是一頓嘮叨和抱怨。

  2清晰說明你的訴求

  我們應該用簡單、明確的語言告訴孩子你看到的問題,不夾雜情緒和埋怨,堅定而平和地說:我看到你玩手機已經40分鐘了,你打算什麼時候結束?

  3用“要做”替代“不要做”

  面對孩子也是一樣的道理,有時候不是孩子不聽話,是我們給的資訊太多,又是發脾氣、宣洩情緒,還有不要做這個、不要做那個……弄得孩子都不知道哪句話是氣話,哪句話是要求,所以如果你讓孩子改變自己的行為,請清晰、明確地傳達你期待他做什麼,而不是一直說不做什麼:

  過馬路的時候,你不要亂跑VS過馬路的時候,我需要你緊緊拉著媽媽的手

  你怎麼還玩手機,早點睡覺VS我們約定的是10點之前睡覺

  用後者的方式說話,孩子才能清晰地知道行為的導向,而不是隻記得媽媽一直髮脾氣。

  真正的情緒管理,絕對不是一個“忍”字,如果我們想從根本上控制情緒,還是在日常生活中下功夫,不讓自己忍耐和積壓不滿,小情緒會表達,大脾氣才不爆發。

  面對孩子,有時候我們的情緒像坐過山車一樣,起伏不定,但是通過不斷的修煉,相信我們最終會平穩地解決問題。

  教育孩子家長控制情緒的建議

  首先 ,父母要明白一個道理:帶情緒的教育孩子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當下的父母都有一種思維:他現在犯錯誤我不當場教育他,那我什麼時候教育他?孩子犯錯,自己不免帶情緒,這是人之常情。不過不要用激發內疚、有條件的愛、否認感受這些心理控制方法來教育孩子。仍然要為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並且有時需要用我們的經驗和智慧去矯正他們的行為。其次,作為父母我們無法自已的壞情緒除了傷害孩子的心靈、不知道要泯滅孩子多少探索的熱情、壓抑孩子多少嘗試的勇氣。

  在我看來,擁有這種特徵的父母,大抵有兩種特質:

  望子成龍的殷切之心

  很多父母希望用語言攻擊來刺激孩子成長。比如: “你看別人家孩子又是100分,你蠢得跟豬一樣”;“你看電視里人家孩子多麼優秀,你要是有他一半強我都知足了”;“這點事都做不好,你還三歲嗎?”……

  偏低的素質

  這裡指的素質,並非是指接受教育的程度,而是作為父母所需要的素質。有許多父母,他們年輕時玩脫,孩子的到來純屬意外。他們自己都還是個心理年齡沒成熟的小孩,還讓他們去照顧去教育別人,難度未免太大。有些父母把孩子當作炫耀的談資;有些父母把孩子當作不聽話的身體的一部分,想方設法想讓他們按照自己的路線走,卻忘了孩子不是他們的附庸,不是他們的手腳,不會指哪兒打哪兒;有些父母把孩子當作他們未完成心願的完成者;有些父母則是把孩子當成了投資,想在他們身上撈回點棺材本。不要說“天下無不是之父母”,事實上天底下的混賬父母多了去了,說到底不過是仗著孩童的軟弱可欺和無法割斷的血緣關係而給自己的心理獲得滿足罷了。

  當然,也有相當大一部分悟性高的人,他們已經意識到,“恐懼讓人成長”的方式已經不適用於教育現在的小孩子。他們尋求更優質的教育方式,他們願意再去學習,學習如何做一個優質的父母。通過自己的思考,或者學習,他們會發現,支援,理解,包容,欣賞,表揚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他們明白了,也把這種教育方式施行了。就這樣,回到第一點,原生家庭的鏈條,就因此而產生了改變和調整。從小就在支援,理解,包容,欣賞,表揚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他們做父母后,一定不會對他們的孩子惡言相向的,肯定也是支援,理解,包容,欣賞,表揚他們的孩子的。這種方式,叫做“希望讓人成長”。

  各位已經為人父或者為人母的,請對你的孩子多一分耐心,少一分控制慾。那些沒擁有孩子但未來會擁有的,如果你決定履行生孩子的權利,請務必要揹負起教育他的義務。當初他來到這個世界,你們沒有經過他的同意,所以請你們告訴他這個世界有多美好,而不是讓他憤恨你們為什麼要把他生下來。

  家長亂髮脾氣對孩子的影響

  1,如果孩子喜歡譴責別人,是因為平時我們對他批評過多。

  2、如果孩子凡事喜歡抱怨,是因為我們總是挑剔他。

  3、如果孩子喜歡對抗,是因為我們對他有敵意和強制。

  4、如果孩子不夠善良,是因為我們是一個缺少同情心的人。

  5、如果孩子膽小、羞怯,是因為他經常被嘲弄、辱罵。

  6、如果孩子不跟我們說心裡話,是因為我們捉孩子的話兒把,翻老賬。

  7、如果孩子不辨是非,是因為我們專制,沒有給孩子自主和思考的機會。

  8、如果孩子很自卑,是因為我們對孩子總是失望,不能耐心鼓勵。

  9、如果孩子嫉妒、敏感、怕受傷,是因為我們的家庭沒有寬容和溫暖。

  10、如果孩子不喜歡自己,是因為我們對他缺少接納、認可和尊重。

  11、如果孩子不上進,不努力,是因為我們對他要求過高他做不到。

  12、如果孩子很自私,是因為我們對他太溺愛,要什麼給什麼。

  13、如果孩子不懂父母的苦心,是因為我們沒有教會他理解別人。

  14、如果孩子退縮、逃避,是因為遭到了我們的輕視和打擊。

  15、如果孩子懶惰和依賴,是因為我們替孩子做的事和決定太多了。

1.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是什麼

2.父母如何教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3.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心得體會

4.家長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

5.教育孩子家長有哪些感悟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