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的記憶方法

  背誦,對於文科中學生來說是家常便飯,可卻讓有些文科同學抓耳撓腮、頭疼不已,恨不得有過目不忘或一目十行的本領。今天,小編為你帶來了。

  文科的記憶技巧

  語文

  1、提綱挈領法。

  古人云:“舉一綱而萬目張”文章的“綱”便是文章的脈絡,而文章的脈絡又體現著作者的寫作思路。所以,背誦課文時,一定要根據作者的寫作思路和行文順序順藤摸瓜,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前勾後連,上遞下接,環環緊扣,連綿不斷。這樣,不但背得快,而且記得牢。

  2、聽錄音背誦法。

  生理學家認為,讓視覺和聽覺共同參與記憶,要比單用視覺和聽覺,提高記憶效果30%—40%,這種記憶方法被稱為“協同記憶法”。根據這一理論,在練習背誦時,可適當播放課文錄音,邊讀課文,邊聽錄音,從而形成記憶資訊的雙向刺激,以強化記憶效果。

  3、“三步記憶法”。

  第一步是抓住文章的思想用腦默記;第二步是閉目回憶,實在回憶不起來時,就“偷看”一下;第三步是迅速反覆,多次誦讀。

  英語

  1、背誦單詞、搭配。

  背誦單詞最好用的方法就是通過音標記單詞。其實,每個字母的發音就那麼幾種,只要熟練音標和字母在單詞中常見的發音,就可以在聽到一個單詞,將它拼寫下來。至於搭配,最好的辦法就是放到句子裡。比如說動詞搭配,只要造一個簡單的句子,多讀幾遍,就能記住了。

  2、瞭解、記住語法。

  語法算是學習英語過程中比較難,但又非常關鍵的一項。最基礎的就是了解主謂賓結構。簡單句中有主謂賓,複雜句中同樣有,只不過就是主語或者賓語可能變成了從句,加了定語修飾或是名詞性從句作解釋,當然二者也可能變成動名詞doing 形式或不定式 todo 形式。

  定語從句和名詞性從句有一個固定的形式,需要背誦。而動詞要掌握的是時態的問題,這也就牽扯出了虛擬語氣。其實,瞭解了句子成分,背誦了一些固定句型,語法也就沒那麼難。

  3、背誦作文範例和典型句式。

  背誦範文時,要了解句型和行文思路。可以對每一篇作文都畫一個流程圖,瞭解思路,然後在流程圖中,標明作文中用到比較好的句型,然後在自己寫作的時候,嘗試用上這些句型。值得注意的是,要充分了解這些句型的用法和意思,不要生搬硬套。

  政史

  1、關鍵點法

  這個關鍵分為“點、面、體”,要了解學科的規律在哪裡。比如,梳理出歷史事件中的時間、地點、事情的經過、性質、影響、如何定性。

  2、“手腦口並用”法

  所謂“手腦口並用”,就是邊用腦子記,邊用手寫,邊用口唸,三者齊動來記憶。“手腦口並用”記憶法不僅使記憶紮實牢固,而且由於平時手寫口唸數遍,答題時便“順路”了,能收到快而準確的效果,更能避免錯別字。

  3、實際訓練法

  自覺、主動把所學內容用於現實生活之中,通過理論聯絡實際來理解和記憶。例如,“1995年冬季我國農村集中精力大搞農田基本建設”可以用抓主要矛盾的原理加以解釋;又如,“在我國現階段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可以用質量互變規律來解釋。3、“聯絡”法

  聯絡人們所熟悉的人或事來記憶有關內容。例如,可以這樣記憶馬克思的誕辰日“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把資本主義打得嗚嗚哭”***1818年5月5日***。

  4、“刪繁就簡”法

  首先,要牢記每一個題的開頭部分,這對記憶全題至關重要。許多童鞋在考試答題時只要知道了開頭,全題也就知道了。其次,“刪繁就簡”強化記憶要點和關鍵詞,以此帶動整個題的記憶。

  例如,“主次矛盾的關係”和“矛盾主次方面的關係”問題,可這樣區別記憶:前者講的是在眾多矛盾中,一個矛盾為主,其餘矛盾為次;而後者講的是一個矛盾中有兩個方面,一個為主要方面,另一個為次要方面。

  5、編“順口溜”法

  把一些哲學內容編成朗朗上口的“順口溜”來記憶。如可這樣記憶“物質和意識的關係”:“世界現象是,物質和意識,物質為第一,意識居於次,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於物質,世界雖多樣,本質是統一,統一於什麼?回答是物質”。

  文科的記憶妙招

  1.用歸納法記憶阿佛加德羅定律

  阿佛加德羅定律:“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數目的分子。”可歸納為四同:即在同溫、同壓條件下,同體積的氣體含有相同的分子數。還可以縮記作:同壓、同溫、同體、同分。

  2.用歸納法記憶催化劑的性質

  催化劑的性質可歸納為:“一變兩不變”。

  “一變”即在化學反應裡使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度變化,這種變化可以是變快,也可以是變慢。“兩不變”指其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後不變。

  3.用歸納法記憶原始社會生產關係?

  原始社會生產關係可歸納記作:一公二平。

  “一公”是指生產資料公有制。“二平”是指人們在生產勞動中結成了原始的平等互助關係和平均分配消費品。

  4.用歸納法記憶有關隋朝大運河的歷史知識

  關於隋朝大運河的開通時間、流經地域和歷史意義等,可歸納為“一二三四五六”的數字來記憶:

  一條南北交通大動脈;

  隋朝第二代皇帝隋煬帝開鑿;

  跨越三大城市,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

  全長分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連線五大河流: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

  流經六省:冀、魯、豫、皖、蘇、浙。

  5.用歸納法記憶中國近代史上發生的重大事

  中國近代史***1840~1919***上發生的重大事件,可歸納為“五四三二一”來記憶。即:

  五次重大戰爭——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四個主要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二十一條》;

  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

  兩個階級產生——無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產生;

  一次失敗的變法——戊戌變法。

  6.用歸納法記憶中日《馬關條約》的內容?

  中日《馬關條約》包括四項內容:割遼東半島、臺灣島、澎湖列島給日本,賠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等。可歸納記作:“一廠,二億,三島,四口”。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