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吃牛排是才正確的有禮儀的

  知道吃牛排的正確方法嗎?牛排分很多種,一份牛排好不好吃,有多種因素造成的,除開牛的種類、牛的部位、牛的烹調方式以及牛排醬汁的不同之外,吃牛排的正確方法也很重要,如果下刀切割方法不留心,很有可能就影響了一份美味牛排的口感。小編來帶你認識牛排的世界。

  牛排的歷史

  根據記載,食用牛肉得習慣最早來源於歐洲中世紀時期,豬肉及羊肉是平民百姓的食用肉,牛肉則是王公貴族們得高階肉品,尊貴得牛肉被他們搭配上了當時也是享有尊貴身份的胡椒及香辛料一起烹調,並在特殊場合中供應,以彰顯主人的尊貴身份。到了18世紀,英國已經成了著名的牛肉食用大國。今天,美國是消費牛肉的最大國家,牛排則早於在十九世紀中葉成了美國人最愛的食用方式。但在亞洲,人們對牛肉有著兩級化的反應,比如日本,可說是將牛肉發揮到了極致。

  各國對牛肉的態度、習慣不同,所以牛肉的食用方法也不同:美國食用牛排的方式粗獷且豪邁,不拘小節,整塊腓力牛排燒烤後再切片;羅馬風味的佛跳牆則最讓人津津樂道,料理後,用油煎至表面成金黃,並注入白葡萄酒,據說這樣的料理可以防止夏天的過敏症;對英國人來說,仍習慣於將大塊的牛排叉起來烤;法式牛排特別注重醬汁的調配,用各式的醬汁凸顯牛排的尊貴地位;至於德國人,吃牛排的方式非常奇特,“酸牛肉”光聽名字就夠讓人匪夷所思,而生鮮牛肉則更是需要拿出勇氣嘗試的;在日本,一般燒烤店中常用的日式照燒烤醬被運用在西式牛排中,使和風照燒沙朗牛排口味別具一格……

  目前中國普通西餐館中流行的牛排多數屬於美式風味。

  牛排的分類

  菲力,沙朗,肋眼,紐約客,丁骨,紅屋,肋排,牛小排……這些西餐廳選單上常見的字眼,全指的是牛排肉取材的部位,牛排的分類,也是基於牛排肉取材的部位。以下是對幾種較為常見的牛排品種的詳細說明:

  1、腓***菲***力牛排

  取材部分:腓力牛排取自於牛的里肌肉***即腰內肉***,運動量少,且肉質最嫩,並且油花較少,因每頭牛就一小條而顯得「物稀為貴」。

  特色風味:腓力牛排肉質鮮嫩精瘦,但也缺乏肉汁及咬勁,即口感好卻沒有嚼頭,並且烹煮過頭就顯得老澀,因此多推薦給牙口不好,消化較弱的老人家或小朋友食用。

  推薦火候:三至七分熟

  2、沙朗牛排

  取材部分:沙朗牛排一般是指肉質鮮嫩又帶油花嫩筋的牛肉,基本上取自於牛背脊一帶最柔嫩的牛肉,具體位置不同,風味也各有千秋。比較正宗的沙朗取自「後腰脊肉」,但特殊的品種例如紐約客,則是取自於類似菲力的前腰脊肉。

  特色風味:沙朗牛排肉質鮮嫩且香甜多汁,富有口感,受入門級牛排行家所偏好。例如正宗的沙朗是牛運動量極少的部位,肉質細嫩還油花滿布,像大理石紋般美豔動人,相對於菲力的精瘦,好的沙朗是超嫩鮮腴到***即化的地步,讓食客第一口就驚豔於牛肉的極致鮮甜。而紐約客肉質纖維較粗,微微帶有嫩筋,油花分佈不那麼均勻漂亮,卻是標準的「嫩中帶腴」,「香甜多汁」,嚼起來滿口肉感,相當過癮,其豪邁又具個性的風味,令人回味無窮。

  推薦火候:四至六分熟

  3、肋眼牛排

  取材部分:肋眼***Rib Eye***,顧名思義,取自於牛肋脊部位,即牛骨邊上的肉。

  特色風味:肋眼牛排或許比不上腰脊肉那樣嫩,但「骨邊肉」向來好吃,肋眼就有這種味道,油油嫩嫩的肉絲中夾著Q而有勁的油筋,比沙朗耐嚼,比菲力夠味,而且油花十分豐鬱,是受年輕男食客好評不斷,又獲行家肯定的牛排。

  推薦火候:四至六分熟

  4、丁骨牛排***T Bone***

  取材部分:

  特色風味:丁骨或紅屋*** Porter House***牛排,大塊肉排中間夾著 T 字形的大骨,一邊是菲力,一邊是紐約客,肉質一細嫩一粗獷,或油腴或爽俐,點一客統統吃得到。

  推薦火候:五至八分熟

  5、牛小排

  取材部分:牛小排取自於牛的胸腔左右兩側,含肋骨部分。

  特色風味:牛小排帶骨帶筋肉質肥腴鮮美,多汁且耐嚼,有大理石紋,特別是採用牛的第六、七根肋骨烹製成的「臺塑牛小排」,嫩而不澀,肉量豐鬱的全熟肉質,即使是怕生的食客也可怡然享用,更創造出牛小排的另類魅力。

  推薦火候:全熟

  除了上述的品種,餐桌上常見的還有像牛肩胛部位的板腱肉、上肩胛肋眼心、牛肚部位的腹脅肉、上後腿肉等,這些部位雖然肉質纖維較粗,無法媲美以上品種,但重在價格便宜,因此常常作為入門級的牛排原料,例如國內常見的黑胡椒牛排等等。

  牛排的火候

  聽到三分熟,就聯想到血淋淋的肉排,那麼說明你對牛排的認識還存在誤區。

  正宗的三分熟牛排,是看不到血汁的,看得到的只有一樣漂亮的焦棕褐色,表面浮滲著香甜的肉汁,嫩汪汪地絕對很誘人。下刀切開後,看到的也不會是膽顫心驚的鮮紅色,而是火腿腸般的暗紅色,品嚐起來,***只需輕輕嚼動便溫潤即化,留下滿口的鮮甜餘香,這樣,才是「三分熟」!

  注:牛肉的熟度辨別:

  3分熟:表明滲有暗紅色血水

  5分熟:滲有淡紅色血水

  7分熟:滲有粉紅色血水

  全熟:滲有透明色的汁液

  牛排點用的術語,用中文表述是幾分熟,而用英文表述則是以下術語:

  Raw 幾乎生的***但絕不會是全生的,而是外熟內溫***

  Rare 三分熟

  Medium-rare 三至四分熟

  Medium 五分熟

  Medium-well 七至八分熟

  Well-done 全熟

  在不知道廚師的火候標準和自己標準之間差異時,一般建議先選擇較生的熟度,等送上桌來,不滿意再請師傅返工;不過真遇上敢點 Raw 或 Rare 的食客,廚師也會有點怕怕,因為這是是對經驗技術的挑戰。如果是到國內的豪客來豪享來這類大眾型西餐廳,恐怕是很難吃到正宗Rare的腓力牛排。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牛肉的品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