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吃什麼貼秋膘是什麼意思

  民間素有“立秋貼秋膘”之說,那麼你知道秋分吃什麼貼秋膘嗎?下面是有秋分貼秋膘的食療,歡迎參閱。

  秋分貼秋膘的食療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到了立秋節氣,民間素有“貼秋膘”一說 。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苦夏”。那時人們對健康的評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標準。瘦了當然需要“補”,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餚,當然首選吃肉,“以肉貼膘”,那麼立秋“貼秋膘”吃什麼呢?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1、醬肘子

  醬肘子是中國傳統的食物之一,營養豐富,色香味俱全。北京的“天福號”醬肘子遠近聞名。另外, 紅扒肘子為濰坊地區歷史名菜,因其軟、料、肥而不膩,且營養豐富備受人們青睞。曾被評為“山東名小吃”。

  2、烤鴨

  “北京烤鴨”有掛爐烤、燜爐烤和叉燒烤。掛爐和燜爐烤最普遍。掛爐烤與燜爐烤的不同之處在於:前者一般以棗、桃、杏等質地堅硬的果木為燃料,關上爐門用闇火烤,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烤鴨選用北京填鴨,在其養到四斤左右進,強制餵食,經六七十天的填喂,體重即可達3公斤,且具有體軀肥壯,皮薄脯大的特點,特別適於烤炙。北京鴨最初是飼養在玉泉山水紗的河流這中,入冬不凍,喝的是礦泉水,吃得是礦泉魚蝦和水草。

  3、醬牛肉

  醬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的功效,適用於中氣下陷、氣短體虛,筋骨痠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4、豬頭肉

  豬頭肉適宜人群,一般人都可食用溼熱痰滯內蘊者慎服;肥胖、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豬頭肉為動風發疾之物。凡有風邪偏盛之人忌食豬頭肉。豬頭肉的食療作用,性平,味甘鹹;補虛,滋陰,養血,潤燥。

  不同體質如何貼秋膘

  1、平和質 ***A型***

  常見表現:面色、膚色潤澤,頭髮稠密有光澤,目光有神,鼻色明潤,嗅覺通利,脣色紅潤,不易疲勞,精力充沛,耐受寒熱,睡眠良好,胃納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紅,苔薄白,脈和緩有力。貼秋膘可以適度的進補豬牛肉。

  2、氣虛質 ***B型***

  常見表現:平素語音低弱,氣短懶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紅,舌邊有齒痕,脈弱。 貼秋膘期間,可以以牛肉溫補為主,還可以熬粥、熬湯中放些黨蔘、黃芪、大棗、淮山藥等。少吃涼性食物,比如冰飲和性寒涼的蔬菜,也不要吃太辣。以飲食不宜過於滋膩,難以消化的食品為度。

  3、陽虛質 ***C型***

  常見表現:平素畏冷,手足不溫,喜熱飲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脈沉遲。秋季是陽氣收斂的季節,進補也是以收不以散為主,貼秋膘期間豬、牛、雞肉,黃鱔等,還是不易多食生冷苦寒,辛辣燥熱等食物。

  貼秋膘的注意事項

  1、別急著吃肉給腸胃一個調整期

  夏日酷熱,人們普遍胃口欠佳,不少人體重減輕,到了秋天,胃口恢復,可以適當增加一些營養物質的攝入,如富含優質蛋白的雞、牛、羊肉等,以補償夏季體內能量過度消耗造成的營養匱乏。但是由於夏季人們常進冷食,脾胃功能下降,如果一入秋就大量進補肉食,會加重腸胃負擔,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出現厭食、腹瀉等症狀。因此,不妨先補充一些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如魚、蛋等,給腸胃一個調整適應期。

  2、多吃“甘酸”少食“辛辣”

  除了保持均衡營養外,由於秋天天氣乾燥,人們的口、鼻、面板等部位經常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乾燥感,所以要在食物選擇上多加註意,預防秋燥。秋天適合吃一些多汁、甘味、酸味以及寒涼的食物,寒涼能夠清熱,甘味食物性質滋潤,具有緩急、和中、補益的作用,酸味食物有收斂、生津、止渴等作用。例如,生藕能夠清熱生津止渴,熟藕則能健脾、開胃、益血;蓮子既能祛餘暑,又能滋補強身。

  3、秋補別忘了控制體重

  隨著天氣轉涼,人的食慾大增,每頓飯的食量會不知不覺加大。雖然適當“貼秋膘”有益於體力的恢復,但如果補得太多,易導致肥胖。秋補時為了避免肥胖,除了要注意調節飲食,還可趁著秋高氣爽,多進行運動鍛鍊,不妨去戶外跑步、打球、登山等。


猜你喜歡:

1.秋分習俗吃什麼

2.為什麼立秋要貼秋膘

3.秋分當天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