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基礎知識點

  小學語文考試中的失分項,“的、地、得”可以說是最冤枉的了,看似簡單的三個字,使用頻率很高,用法卻各有不同,一定要分清楚哦!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的、地、得”的用法口訣

  的地得,不一樣,用法分別記心上,

  左邊白,右邊勺,名詞跟在後面跑。

  美麗的花兒綻笑臉,青青的草兒彎下腰,

  清清的河水向東流,藍藍的天上白雲飄,

  暖暖的風兒輕輕吹,綠綠的樹葉把頭搖,

  小小的魚兒水中游,紅紅的太陽當空照,

  左邊土,右邊也,地字站在動詞前,

  認真地做操不馬虎,專心地上課不大意,

  大聲地朗讀不害羞,從容地走路不著急,

  痛快地玩耍來放鬆,用心地思考解難題,

  勤奮地學習要積極,辛勤地勞動花力氣,

  左邊兩人就使得,形容詞前要用得,

  兔子兔子跑得快,烏龜烏龜爬得慢,

  青青竹子長得快,參天大樹長得慢,

  清晨鍛鍊起得早,加班加點睡得晚,

  歡樂時光過得快,考試題目出得難。

  名詞前面是“白勺”

  動詞跟著“土也”跑

  形動後補“雙人”到

  默記五遍腦開竅

  以上幾種用法,可以寫成下面幾種公式

  修飾限詞+“的”+名詞

  修飾限詞+“地”+動詞

  動詞***形容詞***+“得”+補充說明

  談談“的、地、得”的用法

  一、“的、地、得”的基本概念

  1、“的、地、得”的相同之處。

  “的、地、得”是現代漢語中高頻度使用的三個結構助詞,都起著連線作用;它們在普通話中都讀輕聲“de”,沒有語音上的區別。

  2、“的、地、得”的不同之處。

  呂叔湘、朱德熙所著《語法修辭講話》認為“的”兼職過多,負擔過重,而力主“的、地、得”嚴格分工。50 年代以來的諸多現代漢語論著和教材,一般也持這一主張。從書面語中的使用情況看,“的”與“地”、“得”的分工日趨明確,特別是在邏輯性很強的論述性、說明性語言中,如法律條款、學術論著、外文譯著、教科書等,更是將“的”與“地”、“得”分用。

  “的、地、得”在普通話裡都讀輕聲“de”,但在書面語中有必要寫成三個不同的字:在定語後面寫作“的”,在狀語後面寫作“地”,在補語前寫作“得”。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使書面語言精確化。

  二、“的、地、得”的用法

  1、的——定語的標記,一般用在主語和賓語的前面。

  “的”前面的詞語一般用來修飾、限制“的”後面的事物,說明“的”後面的事物怎麼樣。結構形式一般為:形容詞、名詞***代詞***+的+名詞。如:

  ①頤和園***名詞***的湖光山色***主語***美不勝收。

  ②她是一位性格開朗的女子***名詞,賓語***。

  2、地——狀語的標記,一般用在謂語***動詞、形容詞***前面。

  “地”前面的詞語一般用來形容“地”後面的動作,說明“地”後面的動作怎麼樣。結構方式一般為:形容詞***副詞***+地+動詞***形容詞***。如:

  ③她愉快***形容詞***地接受***動詞,謂語***了這件禮物。

  ④天漸漸***時間副詞***地冷***形容詞,謂語***起來。

  3、得——補語的標記,一般用在謂語後面。

  “得”後面的詞語一般用來補充說明“得”前面的動作怎麼樣,結構形式一般為:動詞***形容詞***+得+副詞。如:

  ⑤他們玩***動詞,謂語***得真痛快***補語***。

  ⑥她紅***形容詞,謂語***得發紫***補語***。

  三、“的、地、得”用法的常見錯誤

  一般而言,常見的“的、地、得”用法錯誤,主要表現在該用“地”、 “得”的地方全部用了“的”。如:

  ① 這兩年,該公司的職工不斷的***地***轉變觀念。

  我們說“地”是狀語的標記,用在謂語的前面。此例中主語是“職工”,謂語是“轉變”。很顯然,用“的”是錯誤的,應該用“地”。

  ②該專案不僅創下了該公司單項工程總產值之最,更為重要的是成功的***地***闖進了上海的國際石油化工專案建設市場,踏上了一個更高的平臺。

  這個例句雖然比較長,但謂語“闖”前的“的”明顯用錯了,應該改為“地”。

  ③各項安全工作做得很到位,安全防範措施都落實的***得***很好。

  補語一般回答“怎麼樣”的問題,前面一句回答“做”得怎麼樣,用了“得”,很對;可接下來回答“落實”得怎麼樣問題時,作者卻用了“的”。這個錯誤非常明顯,可惜作者沒有發現,正確的用法應該是“得”。

  ④身體更不敢碰到被太陽炙烤的***得***滾燙的鐵車梯。

  如果我們問“炙烤”得怎麼樣,就知道例句裡用錯了,應該用“得”。

  量詞一鍋燴

  通常用來表示人、事物或動作的數量單位的詞,叫做量詞。如頭、匹、條等。

  孩子為什麼要學習量詞?

  量詞有明顯的表形作用:運用不同的量詞可以表現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形態特徵;運用量詞可以突出表現事物的主要形態特徵;運用不同的量詞,可以藉助其表形作用來區分那些本質相同而外部形態不同的事物。

  所以,小學生學好量詞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