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學學習方法指導

  對比小學,初中階段的學習內容多,難度又有所提高,也許部分同學學起來力不從心,那麼教師應該如何指導同學們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幫助。

  一

  1、課本要“預、做、復”

  每堂新課之前,做到先預習,特別要把難點或不懂之處用彩筆劃出,以便上課時更加註意。每節內容後面的練習自己可以先做一做,做到看懂70%的新內容,會做80%的練習題。每節新內容學完後,我們要按照課本內容,從易到難,從簡到繁,一步一步地把學過的知識進行比較複習,對概念、定理、公式做出歸納、總結,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最好能把課本上的例題自己做一遍。對課本上的概念、定理、公式推理一遍,以形成對知識的整體認識。

  另外,我們學過不少知識點,做了不少題目,但是腦子裡的印象卻往往是模糊、孤立的,必須經過比較和整理,找出其中的聯絡和區別,把知識編織成網路,解題時就能胸有成竹,運用自如,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

  2、上課要“聽、記、練”把預習中存在的問題放在課堂上著重聽,必要時還需做好筆記,並通過一些練習題加以鞏固。數學不同於其他學科,單把概念、定理、公式背熟,無法解決實際問題,只有通過練來減少運算中出現的錯誤。

  3、作業要“思、問、集”

  作業一定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多從不同的方法、角度入手,多從典型題目中探索多種解題方法,從中得到聯想和啟發。同時,還應多樹立數學解題思想:如,方程的思想、函式的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整體的思想、分類的思想等常用方法;對於難題,要

  多問幾個為什麼,如改變條件、新增條件、結論與條件互換,原結論還成立嗎?另外,對於自己作業、試卷中出現的錯誤,最好能準備一本錯題集,以便今後複習中使用。做到絕不出現第二次類似錯誤。

  整理錯題集時,要注意,我們不要籠統地埋怨自己解題時“粗心”,而應該把做錯的題目研究一下,是不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顧此失彼;或者審題馬虎,誤解題意;或者記錯概念、公式、定理;或者是心急慌忙,隨意跳步驟,造成運算錯誤等等。只有找到根源,才能不讓相同的錯誤犯第二次。

  總之,學習數學要有方法、計劃和合理的安排。新課學完後,有些同學就感到頭痛,於是,東看看西翻翻,一天下來,不知道自己學了什麼。因此,每個同學都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訂出合理的學習方法、目標;沒有方法,就會變成一隻無頭蒼蠅;沒有目標就會沒有動力。

  二

  試卷答題的優化方法:圈地法

  試卷答題的主要環節:

  正式答題前***拿到試卷***---答題過程中---答題基本結束***檢查階段***

  答題最終的目的:明白出題人的意圖,有哪些什麼考點,這些考點會設定什麼陷阱,我們要做到心理有數,這樣我們就站在了出題人的角度,想出錯都很難了!

  試卷答題優化方法的要點:

  [圈地法]:顧名思義這不是英國“羊吃人的圈地運動”,而是像圈地一樣將分數一點點地圈到自己手中,這要求我們答題時要遵循的一個原則:根據題目的難易程度和自己的掌握程度,分層次地將分數一步步拿到手中。這也是從心理學的角度考慮,考試難免緊張,其實有點緊張反而更有利於我們發揮,如果一點緊張都沒有反而不正常了。這裡的分層次得分,要有一個捨棄的心理。捨棄並不是放棄,相反是為了更好的得分,比如我們做題大家通常的思路由選擇題入手,我們在選擇題中必然會設定一道中難檔的題目,如果一味在這裡耗費時間這是得不償失的。

  捨棄原則就是:先把它擱置,作後面的題目,將試卷中你會的題目都做完之後,返回來再去考慮這些擱置的題目,這便是一層或兩層的“圈地運動”了。

  由於一個人的知識水平不同,一份卷子你最多的得分也是有一定限制的。採用“圈地法”一層層的做題,第一層是我們最有把握的題目,應該保證正確率,可以到達100%的,第二層是稍微要思考點地題目,能保證90%左右的正確率,一層層的圈,這樣便優化了我們的做題,由於我們將優勢兵力首先集中在了自己會的題目上,作的很順手,既可以增加信心又儘可能的縮短了做題時間,將做題進行了優化從而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更多的分數!

  三

  筆記紙——輕鬆做到沒有遺漏

  做到知識點和習題型別沒有遺漏,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他們集中起來,按照一定的順序和思路存放,其載體一要滿足內容的不斷補充,二要方便查閱。筆記紙是最合適的工具,構造:普通的活頁紙背面左側邊緣布了一個帶拉手的雙面膠條。通過簡單操作,即可貼上到書縫中,相當於給書加了一頁。

  筆記紙的使用要掌握以下技巧:

  1、建目錄。

  一本教材大約包含十章左右,每章少則幾頁,多則十幾頁,包含著若干個大標題,而每個大標題又包含若干個小標題,每個小標題又包含著若干個知識點。第一遍通讀的時候,按照章節,把標題和知識點摘錄出來,寫入筆記紙,粘到章節的前面。編這樣一個目錄,所有東西就一目瞭然,不僅能夠找到所有的知識點,更幫助你清楚的認識知識間的關係,保證你在知識的海洋中永遠不會迷失方向。

  2、勤總結。

  把每章的重點、難點、常考題型等,全部按照一定順序記錄到筆記紙上,粘到對應章節中間。在讀書時,要對每個段落進行標記,比如“已經理解,不用再看”、“此題簡單、不用再做”等等,這樣,複習的時候,目標明確,避免鬍子眉毛一把抓,避免了時間的浪費,自然提高了效率。

  3、大盤點。

  建目錄是對每一章的盤點,大盤點則是當學完多章或者整本書的時候,對整本書進行的盤點,以明確各章在整本書中的位置和解決針對多章知識點的綜合應用的題目。此外,還要把各章中相同或相近的內容進行橫向盤點,比如把數學的公式、定理、公理等分別盤點一次,這樣能夠方便理解和記憶,是很有用處的。記錄這些內容的筆記紙,要粘在教材的目錄位置,使方便查閱。

  4、常補充。

  把課堂上老師補充的內容、自己做題時發現的新知識點、新的題型、解題心得等補充到相應章節處,不斷的充實和完善自己的知識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