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語文現代文閱讀理解

  加強閱讀理解的練習,有利於提高自身的語文成績。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一***

  ①有一則寓言說:有一天,一個國王獨自到花園裡散步,使他萬分詫異的是,花園裡所有的花草樹木都枯萎了,園中一片荒涼。後來國王瞭解到,橡樹由於沒有松樹那麼高大挺拔,因此輕生厭世死了;松樹又因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樣結許多果子,也死了;葡萄哀嘆自己終日匍匐在架上,不能直立,不能像桃樹那樣開出美麗的花朵,於是也死了;牽牛花也病倒了,因為它嘆息自己沒有紫丁香那樣芬芳;其餘的植物也都垂頭喪氣,沒精打采,只有頂細小的心安草在茂盛地生長。

  ②國王問道:“小小的心安草啊,別的植物全都枯萎了,為什麼你這小草這麼勇敢樂觀,毫不沮喪呢?”

  ③小草回答說:“國王啊,我一點也不灰心失望,因為我知道,如果國王您想要一棵橡樹,或者一棵松樹、一叢葡萄、一株桃樹、一株牽牛花、一棵紫丁香等等,您就會叫園丁把它們種上,而我知道您希望我的就是要我安心做小小的心安草。”

  ④這是一個讓人感動的寓言,不過我們現在不妨繼續這個寓言。假設國王聽了心安草的話也深深地受了感動,然後說:“你們過去是花園裡頂不顯眼的,那麼現在我要讓你們成為頂顯眼的。不,我現在不再讓園丁種植其他的花草樹木了,而只讓他們來伺候你們,給你們最充足的水分和養料,給你們最好的照顧。”

  ⑤於是,花園裡就只剩下心安草在茂盛地生長,花園裡的風景一天天變得單調了。但這都沒有什麼,奇怪的是,儘管這樣,心安草卻開始變得不安心了,因為它們對自己的期望越來越高了,它們要求有更好的照顧和營養,它們以為只要通過精心的培養,它們最終就能同時擁有松樹的挺拔、葡萄的多實、桃花的美麗和紫丁香的芬芳,由於達不到這樣,它們就變得越來越苦惱和經常抱怨了,從而也就越來越憔悴了。

  ⑥最不妙的是,它們甚至開始變得越來越容不下其他的花草了,偶爾有風或者鳥帶來其他花草的種子,它們就中傷和擠對這些與它們不同的花草,說這些花草不美,央求園丁把這些花草除去。它們甚至自己內部也互相妒忌,互相排擠。

  ⑦於是,當國王后來一次來到花園的時候,他看到的只是一片荒蕪。

  ⑧當然,這只是一個假設。如果我們喜歡的心安草不再安心,它也就不叫心安草了。

  17.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花園裡花草樹木全部枯萎的原因。***2分***

  18.①至③段可以看出小小的心安草有著怎樣的品質?***3分***

  19.頂不顯眼的心安草成了花園的主角後,心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結果如何?***4分***

  20.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人生哲理?***2分***

 

  答案:

  17.各種花和樹都因慨嘆自己不如人而枯萎。

  18.勇敢樂觀;毫不沮喪;善解人意

  19.***1***對自己的期望越來越高,要求有好的照顧和營養

  ***2***希望兼顧各種花和樹的優點,越來越苦惱

  ***3***容不下其他的花草,中傷和擠兌它們,甚至自己內部也互相嫉妒互相排擠 結果:花園全部荒蕪了。

  20.示例:人應該適應環境,力求做到寵辱不驚,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有著平和的心態。

 

  ***二***

  清晨,經過小區的池塘邊時,見到一個穿著黑西裝的中年壯漢,趴在雨後潮溼的木欄杆上,拿著一根簡易的木勺費力地在水面上舀些什麼。

  原以為是小區的清潔工,走近一看,不是。不會有清潔工穿一身休閒西裝來工作的。這人約莫40歲,面孔和身材都帶有北方人的輪廓,顯得很硬朗。他另一隻手上提著東西——那是一次性塑料袋,灌了點水,裡面遊弋著一隻黑蝌蚪。

  這時,另一位好奇的老頭兒也揹著手湊了過來,開始給他提意見:“這哪有蝌蚪喲,還早哩……”男子唯唯聽著,也不辯解,仍舊兢兢業業地沿著欄杆逡巡。

  出了小區很久,我還在想,這個粗糲的男人適才捕捉蝌蚪時的那種神情,看起來竟是如此“柔軟”,我當然也猜得出來,這位顯然並不擅長捕捉蝌蚪的男人,之所以出現在池塘邊,必然是為了某個孩子,準確地說,是為了孩子的願望而來。沒有喧譁,沒有鋪張,甚至有些笨拙,但這就是父親啊。父親大多就是這樣的。

  他的神情讓我想起了另一個人。我讀初中一年級時,有一位十分要好的同學,我經常去他家玩,很恣肆,但只要他父親一回家,我就不自覺地收斂了。他父親是一位拳師,滿臉橫肉,彪悍異常,我心底十分怕他,從不敢正眼看。然而,有一天,這種感覺被徹底改變了。那是在初夏,我在同學家耍到很晚,乾脆留宿。至半夜酣然大睡時,一隻手——那是一隻非常粗糙強壯的手掌——把我跟同學從蚊帳裡輕輕搖醒,我們豐睡半醒睜開眼睛,一隻手朝我們眼前伸了過來。就像變魔術那樣,一個透明的玻璃瓶被放進了漆黑的蚊帳裡,亮晶晶的,閃閃爍爍的——裡面全是飛舞的螢火蟲。

  從此,我知道了,拳師跟我所見過的另一些父親並無區別,在那令人畏懼的外貌下面,其實也藏有一顆慈愛而且浪漫的心,那是父親的柔軟之處。

  年少時,當我們提起父親,總覺得這是一個堅硬的詞,抑或是一個沉默的形象,因為他總是話不多,總是讓你懼怕,讓你覺得難以接近。

  我跟父親就是如此,從不交流。記得十歲那年的一個黃昏,父親在後門口為我洗澡,他的手搓在我身上,就像砂紙摩擦在我面板上,我極力地壓抑著,才沒讓自己叫出聲,沒讓眼淚流出來。

  很多年來,我總認為自己沒有享受過“父愛”。然而,當他離世,當我自己也成了一個孩子的父親,我終於明白,原來我不是沒有得到過愛,而是那時的我根本理解不了——父親的表達總是很隱晦,隱晦得讓你無從察覺。

  就像那個讓我難忘的黃昏,他可能早已預知,這將是他最後一次給我洗澡,所以他把全部的不知來處的酸楚和愛憐卻積聚在了手掌裡。

  那一種疼痛,現在想來也是一種無以言表的柔軟。

  ***作者,波佩,選自《三峽文學》2015年第2期,有刪改***

  12.文章寫那位撈蝌蚪的父孝,為何要強調“面孔和身材都帶有北方人的輪廓”?***3分***

  13.文中同學的父親“滿臉橫肉,彪悍異常’,文中哪些情節使“我”改變了對他的印象?***2分***

  14. 人們常說“父愛如山”,本文也是這麼寫的嗎?本文的寫法取得了怎樣的效果?***3分***

  15.有人說本文內容過於散亂,一篇文章寫了三位互不關聯的父親,對此說法,你如何看待?***3分***

  16.從詞語搭配和表達中心的角度,簡要分析本文標題的妙處。***3分***

 

  答案:

  12.①一般而言,北方人形體、氣質都比較粗獷。②寫這位父親具有“北方人的輪廓”,意在突出其外表粗獷。③強調外表粗獷,意在反襯其對孩子柔軟細膩的內心,***每點1分***

  13.①叫醒“我”和同學的方式十分輕柔***或:用粗糙強壯的手將“我們”輕輕搖醒***。②在同學未提請求的情況下,送給“我”和同學一玻璃瓶螢火蟲,充滿了童趣。***每點1分***

  14.①說“父愛如山”,是表現父愛凝重深沉***或“堅硬”“沉默”***的特點。②本文卻是從突出柔軟細膩的一面來刻畫父親。③敘事角度新穎獨特,給人一種與眾不同的藝術感受。***每點1分***

  15.①本文所寫三位父親的事件確實互不關聯,但全文並不給人散亂的感覺。②因為三位“父親”都具有外表“粗糲”,內心“柔軟”的特點。③作者通過“柔軟”這一共性,將三位父親的事件連線在一起,使全文形散而神不散。***每點1分***

  16.①“父親”一詞本是陽剛、粗獷的,以“柔軟”來修飾,形成一種強烈的反差。②這種反差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③從表達中心角度看,題目形象生動地揭示出本文所寫父愛的特點。***每點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