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語文閱讀理解練習

  閱讀題是考試裡的重點內容。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一***

  ①天剛矇矇亮,父親就挑著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時我剛到縣城裡上初中,父親的負擔因此更重了。隆冬將近,父親經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後賣到縣城,由此給我湊生活費以及學雜費。每個週末。我都會回家幫助父親砍柴,然後週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學校去。這一次,因為我額外需要五元錢的競賽費,所以父親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擔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到縣城賣掉後再把錢給我。

  ②“最近錢是越來越緊張了。”父親挑著擔,邊走邊嘀咕。自從到縣城上學,這句話聽了已經不下百遍了。一陣陣輕微的冷風襲來,天漸漸亮了,山脊的輪廓越來越清晰。有柔軟的東西從空中飄下來,落在父親的身上,疏忽就不見了。忽然又有兩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沒了,鼻尖只留下一點冰涼的酸。抬頭遠望,雪花正從天而降,有些大一點的樹葉上已經掛白了。除了扁擔的顫悠和我們輕重不一的腳步,山路靜謐而空濛。

  ③不知不覺間,縣城到了。

  ④街上大部分的人家 還沒有開門。父親挑著擔,帶著我挨家挨戶找買主。由於擔心耽誤我上學,又怕柴火打溼了沒人要,父親走得很快,我能聽到他的喘氣聲越來越大。最後終於在一條弄堂裡遇到了買柴人。父親卸下柴火,從那人手裡接過一沓毛票,仔細地數了數,一共四元。父親說:“同志,我這擔柴要五塊錢哩。”“什麼?昨天不還是四塊嗎?”那人瞟了一眼父親。“昨天是昨天,您沒看我這擔柴,比別人的要後重得多嗎?”父親小心翼翼地說。“那我不管,都是四塊錢,我又沒讓你搞這麼厚重。”那人沒有絲毫加錢的意思。“今天下雪了,您看我多不容易,就加一塊吧!”父親幾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⑤我從門縫看見那人在褲兜裡掏來掏去,終於摸出一張皺巴巴的五元紙鈔,然後把沓毛票從我父親手裡抓過去,又把那張紙鈔從門縫 往外一扔,丟下一句話:“拿去吧!”

  ⑥風裹挾著雪吹過來,紙鈔落到門檻前父親的腳下。父親怔怔地站著,不知是因為冷還是累,他的鼻息變得忽粗忽細。等我走過去剛要把地上的錢撿起來,父親忽然把我拉到一邊,然後低下頭,彎下腰,緩緩地把那張紙抄拾了起來,揣在懷裡。父親彎腰去撿錢的時候,我發現他的身體幾乎彎成了一個零度角,頭幾乎觸到了地上。父親站起身來,對那人說:“多謝了!”然後轉身拉著我默默離開。

  ⑦“爹,你冷不冷?”等走遠了,我問父親。因為要挑擔,父親出門的時候穿的有點少。“你可得給我好好讀書,”父親頓了頓說,“沒有別的出路,只有讀書才能進城。”

  ⑧雪下得越來越大,整個縣城變成了一片銀白色。父親沒有急著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學校去。“爹,本來我不想花那麼多錢去參加那個什麼競賽的。可是老師說了,要是獲得好名次,將來能保送上北京的大學。”眼看快到學校了,我終於忍不住說出了心裡話。我有點想哭了,眼睛溼溼的。“競賽好啊,爹和娘支援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學,那正要感謝老祖宗了。”父親摸著我的頭說,“我當年也想上大學呢!看來這個願望你能幫我實現了。”

  ⑨到了學校門口,父親從懷裡把那五元錢掏出來,塞到我的書包裡,好像生怕它會飄走似的,使勁地把書包捏了又捏。“孩子。爹還有一句話,:父親望著我,精神與以往大不一樣,“等你將來有錢了,假使也遇到了像我這樣的人,你最好不要讓他……”

  ⑩“什麼,爹?”

  ⑾“在你面前低頭彎腰。”……

  ***選文有改動***

  12.文中多次寫到“風雪”,請說說設定這樣的自然環境有何作用。***3分***

  13.結合上下文,說說第②段畫線句子中“冰涼的酸”的深意。***2分***

  忽然又有兩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沒了,鼻尖只留下一點冰涼的酸。

  14.體會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4分***

  我從門縫看見那人在褲兜裡掏來掏去,終於摸出一張皺巴巴的五元紙鈔,然後把沓毛票從我父親手裡抓過去,又把那張紙鈔從門縫往外一扔,丟下一句話:“拿去吧!”

  15.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6分***

  16.請用自己的話,說說父親的最後一次“叮囑”的含意。***3分***

 

  答案:

  12.***1***對故事情節的展開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2***為父子二人的活動提供了特定背景。***3***多所塑造的父親這個人物形象間接地起到了烘托作用。***4***營造出清冷、凝重的氛圍,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13.透過雪花落在鼻尖上融化後的感覺,含蓄地寫出了“我”看到父親如此減薪後的酸楚和感愧。

  14.運用“掏”“摸”“抓”“扔”這幾個動詞,準確傳神地寫出了買柴任給父親錢時的不耐煩及對父親的不滿、冷漠和鄙薄,生動地刻畫了一個小氣、無禮的小市民形象。

  15.***1***父親是一個吃苦耐勞的人。他靠砍柴、賣柴給孩子賺生活費和學雜費,不辭辛苦。***2***父親是一個堅忍的人。他為給孩子掙競賽費,懇求買柴人;面對鄙薄,仍彎腰撿起扔在地上的錢,能委曲求全。***3***父親是一個教子有方的人。他懂得保護孩子的自尊,鼓勵孩子好好讀書,教育孩子尊重他人,重言傳身教。

  16.父親告訴孩子,以後有能力了,要尊重像他那樣勤勞、堅忍,渴望被尊重的人。

 

  ***二***

  那年我上小學三年級。寒假前到學校拿學期成績單。回家時我和六七個沒帶書包的好友同行。剛領的成績單拿在手上,已經被我們折得皺巴巴了。

  “老師給你們什麼評語?”阿益問。“還沒看,不知道。”包括我,好幾個人都這麼說。反正不會是什麼好話,我心想。

  “來猜我的是什麼。”阿益掀開成績單一角,露出老師的評語的最後一個字:“馬”。

  “害群之馬?”我說。

  “沒那麼糟!”阿益掀開成績單。

  我剛剛看錯了,是“焉”。“心不在焉”的確比“害群之馬”好多了。

  “你的呢?”他們問。我也翻開一小角,露出評語最後兩字:“用功”。“上一個字是‘不’吧!”大家起鬨說,“不用功。”

  我再翻開一些,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聰明又用功?禮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不管前面是什麼,總之,是個好評語。我高興又害羞,便把成績單壓著,不讓同學 看。直到走到家門口,才翻開看整句評語:活潑又用功。

  活潑,我當之無愧,但實在想不起自己哪裡用功了?我上課時玩磁鐵、塗鴉……老師看到我們,總是皺著眉頭,怎麼覺得我用功?難道老師在開玩笑?

  整個寒假期間,那句“活潑又用功”的評語,卻在腦海中揮之不去,還自動變成歌詞,配的是《無敵鐵金剛》的旋律。我也就手舞足蹈、心甘情願地收拾玩心寫作業。

  開學後,即使成績單繳回給了老師,那句評語還是經常出現在腦海中。我開始專心上課、寫作業,從進步獎領到前五名、前三名的獎狀、還參加作文、朗讀比賽……

  一學期過去了。放暑假的前一天, 從老師手中接過成績單時,也多了些期待。我翻開成績單內頁,右邊是交錯的“優”和“甲”,左邊則是這學期的評語“努力進取”,就在上學期評語“活潑又用功”的旁邊。

  回家的路上,阿益接過我的成績單,說:“我這學期的評語跟你上學期的一樣!”

  “活潑又用功?”我有點驚訝。他挑起一邊的眉毛,說:“活潑欠用功啦!”他厭惡我無意的挖苦,丟還我成績單。

  我這才仔細看清楚,原來墨漬下那個“又”字其實是“欠”字。突然,腦海裡伴著我整學期旋律變得荒腔走板。

  十多年後,我自己當了老師,在給學生寫評語時,我用快乾墨水工整書寫,學生不必透過誤解或猜測,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勵。

  學生也把對我的“評語”,寫成節日小卡。我仔細讀過以後,把它們收集在紀念品盒子裡,也收藏在心裡。跟我小學三年級的成績單一起。

  18. 本文按照時間順序寫了兩部分內容,請概括***6分***

  ***1***小學三年級時, _____

  ***2***十多年後, ____

  19. 第⑧段畫線句運用了什麼句式?該句反映了我當時 ____和___ 心理。***3分***

  20. 第?段畫線句富有語言表現力。請選擇一點簡要分析。***4分***

  21. 本文給我們多方面的啟示,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寫字端正清楚很重要。

  B.誤會往往能助人進步。

  C.經歷是一筆人生財富。

  D.鼓勵欣賞會給人力量。

  22. 本文標題“評語”不可以改為“誤讀”,請簡述理由***6分***

 

  答案:

  18.***l***由於我誤讀了老師的評語,給了我努力的動力,讓我提高了成績。一學期後,我才突然得知是誤讀。***2***我當了老師,儘量書寫工整,不引起學生誤讀。並且收到了學生給我的評價。

  19.排比、急切、疑惑

  20.本題間接考察了描寫方法,考試可以從描寫方法的角度加以鑑賞。可以將本題轉化為“劃線句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其表達效果是什麼”來思考。

  21. B

  22.本題可以轉化為“標題的好處,作用”類題型來思考,再加以比較。回答本題時要善於運用其他考題,第18題就是一個提示。

  從結構角度來看,“評語”這個題目作為貫穿全文的線索,包含了“小學時老師評語對我的作用”和十多年後我作為老師寫評語給學生”兩部分,如果改為“誤讀”,只涵蓋了第一部分的內容,不夠全面。“評語”這個標題也能夠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從內容角度來看,“誤讀”帶有不積極的語言色彩,看似在批評老師的字跡不清。而作者想要表達的是,通過老師的評語讓作者獲得了鼓勵和進步,並在以後的人生中引以為戒,其中也不乏對老師的感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