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歷史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教學反思

  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初二歷史的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的教學反思有哪些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

  一、主要特色

  一節課成功的歷史課包含有較多的因素,其中能否形成教師的教學特色是關鍵的因素。本課主要特色體現在以下三點。

  1、較好地體現初中歷史課程標準的要求,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新課程標準要求歷史課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儘量選用豐富的資料,既讓學生感受革命的激情,又使課堂節奏緊湊。這節課的課件我用了很多時間去設計,整個結構簡練,色彩活潑,所採用的多媒體資源能夠較好為教學服務,例如節選的動漫圖片學生看得非常認真也很開心,不但可以達到開闊眼界的效果,還可以有利歷史知識的積累。

  2、圍繞課文的重點難點層層設疑,合理地安排學生的合作探究活動。例如五四運動的背景較為複雜,通過提問為什麼戰勝的中國為什麼得到戰敗國的待遇,讓學生思考直接原因與根本原因的區別。

  3、以現實問題促進課堂教學。日本要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一直被亞洲各國所關注,將本課的相關知識與現實聯絡起來,可以更好的解決學以致用的老問題。學生感覺歷史太疏遠,沒有用,但如果我們將更多的現實問題讓學生從歷史的角度思考,一定可以更好地促進歷史教學。

  二、改進方向

  1、課件的製作要進一步提高。今後在課件的製作上還要加強學習,常用的ppt要在技術上更加熟練,另外學習新的軟體知識,在計算機操作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例如音訊視訊的剪輯、flash的使用,因為學生在這些方面接觸較多,心理預期也高,只有更精美的作品才能滿足學生。

  2、與課題更緊密的結合。課題的研究可以集中課題組中多位老師的研究成果,有更多的創新思維,還可以多角度地解讀初中歷史新課標的精神。

  ***二***

  《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教學設計方案緊緊圍繞新型教學結構的建立來整合課程資源。充分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過程清晰,層次分明。主要從以下幾點來說明:

  1 、課題概述:對教材版本、學科、年級、課時安排有清晰的說明。

  2 、學習目標分析:體現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體現對學生綜合能力尤其是創造性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符合年段特徵。比如通過學習能夠說出五四愛國運動爆發的時間、地點、口號、領導者、主力、結果及其意義;通過學習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與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

  3 、學習者特徵分析:詳細列出學生所具備的認知能力、資訊科技技能、情感態度和學習基礎。

  4 、教學環境資源:多媒體網路教室和北師大 V-class 平臺以及自制網頁課件。

  5 、教學過程的設計 : 通過複習匯入,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通過宣傳單創作、論壇討論、瀏覽有關中國共產黨的網頁,既能體現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處於一種開放式的學習環境中,更好地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