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怎麼複習

  習需要講究方法和技巧,用對方法做什麼事情都會事半功倍。高三的孩紙是不是都忍不住會想:這世上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讓我們遊刃有餘地應付這一切?知識的掌握到底有無捷徑?學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高三語文複習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高三語文複習方法

  一、兩個根本——閱讀和寫作

  1.閱讀,是語文學習的根。

  抓住了閱讀,也就抓住了語文學習的根本,從而也就扼住了語文高考的命門。讓閱讀成為一種學習習慣,從而成為一種生活常態。

  措施:

  ①抓好課外閱讀,繼續讀書文化節活動,做好課外閱讀指導,上好閱讀課,拓寬學生眼界,提升思想高度。

  ②落實課內閱讀,通過專題訓練,掌握做題技巧,規範答題步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2.寫作,是語文學習的最終目的之一。

  措施:①兩週一次大作文,第一週寫作,第二週升格,可以整體升格,也可針對某個點升格。

  ②每週兩次新聞短評,跨界閱讀,跨界寫作,訓練學生思辨能力。

  ③每月一篇讀書感悟,讀寫結合,加深理解,增加思想厚度。

  二、兩個階段——前期和後期

  1.前期***9月***:繼續複習課本文言文***必修五、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系統梳理教材,落實背誦默寫,掌握文言實詞推斷、文言虛詞應用、文言斷句、文言文翻譯等考點。

  2.後期***10月——1月底***:根據《考試說明》和高考命題方向,按專題複習高考考點。***具體見附表***

  三、雙線推進——明線和暗線

  1.明線:上面兩個階段提到的內容。依託課本和《創新設計》,根據高考命題方向,設計導學案。

  2.暗線:基礎、默寫、素材積累。

  ①基礎:基礎知識重在平時積累。字音、字形、詞語利用早自習背誦《厚積薄發》《創新設計》上的相關知識;病句、標點通過專題講解與訓練,形成知識網路;通過老師們自己精心編制的“天天語文”,每天對所積累的基礎知識進行鞏固檢測。

  ②默寫:將考綱規定的必背篇目印製給學生,每天早自習背誦並當堂檢測。

  ③素材積累:首先,上好閱讀課,督促學生做好讀書筆記。每讀一本書,學生要深入瞭解作者並能將之轉化成論據,寫一篇讀後感並能積累幾個好句子。其次,看《新聞週刊》,寫好新聞短評。再次,早讀時間,教師投放好句、好段,學生朗讀背誦,並能化為己用。

  四、四種課型

  文言文複習課

  專題複習課

  習題、試卷講評課

  作文指導課

  閱讀課:閱讀方法指導課、優秀書籍推薦課、作品賞析課、閱讀成果展示課等。

  五、五個時間段

  早讀:定時定量定內容,先背誦,再檢測,變慵懶散為緊勤聚,提高早讀課堂效率。

  課堂:少講精講,以生為本,適當點撥,提升能力。

  自習:作業適量,檢查跟上。

  週末:精心設計測驗題,有針對性,有計劃性。

  假期:精選練習題,有目的地訓練提升;推進閱讀計劃,讀寫結合提高閱讀寫作能力。

  二、高三語文學習心得

  一、端正態度

  同學中普遍存在的二種錯誤認識:一是認為語文拉分不大,二是認為語文提高不快。

  第一種認識過於片面,就整體看,在考試中,因為語文而損失幾十分的同學大有人在,相比較於語文考到一百二十多分的同學,之間的較為普遍的拉分是三四十分,其差距並不比其他學科出現的差距小多少。

  就第二種認識來說,認為語文要提高比什麼都難也是有失偏頗的。語文的提高快不快,要看我們確立一個怎樣的學習時間。如果確定為一星期,那肯定是比不上其他功課的;如果確定為一個月甚至更長,就會發現語文的提高絕對不比其他學科慢。

  態度決定一切,只有端正了語文學習的態度,確立了語文學習的信心,下面的學習方法才能對你發揮作用。

  二、注重積累

  語文經過了我國幾千年文化的積澱,語文的考試又涉及了語文知識的方方面面,大到一篇作文小到一個標點,其間還涉及到古文現代文散文社科文古詩詞等的閱讀水平的考核,沒有一樣可以輕視,沒有一樣可以輕易掌握,這就要求我們在高中的語文學習中尤其要注意平時的點滴積累。

  這積累的內容可分兩個方面:

  1、基礎知識的積累

  準備好一本基礎知識的積累本。在平時做練習時,或在聽老師講課時,一遇到自己不曾掌握的語音、詞語、成語、近義詞區別法、標點用法、病句識別法以及不少題目的做題方法等都隨時記錄,且時常翻閱,熟記於心,這方法如能堅持半年,定可提高考試中選擇題的得分。

  2、寫作材料的積累

  作文在考試中佔60分,是所有功課中的所有題目裡佔分最多的一道題。我們對作文絕不能順其自然、聽天由命,一定要積極主動,平時做個有心人。所以,要準備好一本素材積累本,平時閱讀時遇上好的例子,要做好摘錄。

  素材的內涵越廣泛越好,應“橫看成嶺側成峰”,能從不同的側面向我們展示做人的道理,這樣,我們在寫作時,就可以在面對不同中心可以選用同一個素材,使素材使用爛熟化、精細化。

  三、抓牢基礎

  對於一些帶有硬性要求的識記、背誦內容,則容不得半點馬虎,必須記牢、理解、會寫。

  對於一些音、形、義,前面提到的積累整理、勤翻勤看是一種舉措,如能把以往知識整合、對比,加以歸類、區別記憶則是效果更好的一種舉措。比如看到泥淖,就可以聯想到船棹、悼念、掉以輕心、綽約等形近字;比如看到遏制,就可以想想它和遏止的區別。

  對於一些名句、名篇,作為高考名句默寫考查的物件,作為一個送分的題目,它是基礎中的基礎,日常在背誦時不但要求自己背過,還應要求自己會寫、能理解、會應用。

  作為基礎的知識還有很多很多,通常老師都會在課上有意識地加以講解,這就需要我們課上認真聽、認真記,力爭當堂理解。

  四、講求規範

  答題的規範能把得分點和答案的亮點更大程度的展現給老師,帶給老師絕佳的閱卷印象,為我們分數提高提供最大的可能。

  做題的規範,可從以下兩點入手:

  1、答案的規範

  任何題目的作答都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而這種章法除了學生個人的自我總結,更多的需要來自老師的講解和傳授。這就要求每位學生在課堂聽講過程中緊跟老師思路,把老師在專題複習中關於各種題目、題型的解題方法和答題步驟認真記錄和整理***最好單獨成冊***,考前拿出認真複習和領會,考試過程中針對不同題目採用不同方法、按照既定的步驟作答,這將使考試變得輕鬆簡單,其結果也往往事半功倍。

  2、卷面的規範

  現在高考採用網上閱卷,而電腦展示的試卷其清晰度遠比直接看試卷要低,因此,清晰的卷面就成為制約學生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不論任何科目,卷面都應做到工整、清晰,語文因文字數量較多,其要求更是如此。

  五、堅持閱讀

  在高三階段,萬不可以學習緊張為理由而放棄閱讀。建議每天起碼要讀15分鐘,讀的內容也要多樣,背幾句古詩名句,讀幾篇精美散文,看一些高考滿分作文,隔兩天細細鑑賞一首詩歌,隔三天認真精讀一篇古文。當這樣的閱讀成為習慣,不愁語文學不好。

  六、勤練語言

  對於寫作水平的提高,除了上文提及的積累材料和堅持閱讀之外,還需要做的就是勤練語言。對於作文,應加快自己的寫作速度,錘鍊自己的語言能力。平時我們格外要注意多練習遣詞造句,讓自己有這方面的特長,為自己得高分多增加一些砝碼。

  語言的錘鍊不等於追求華麗的詞藻,美麗自古以來都和質樸清新、淺顯通俗並不矛盾,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用大白話鑄就了千古絕唱,余光中的一首《鄉愁》用極其普通的語言傾倒了無數海外遊子,關鍵是看你擅長於什麼樣的語言風格,你的文章適合用哪種風格,你只要把你的特長在文章中發揮出來即可。我們勤練,就是試圖通過練來讓自己有這樣的特長,發揮這樣的特長。

  七、精練試題

  進入高三後,對待每一份試題,不論是周練、套題,還是摸底、模擬考試,同學們都應認真對待,平時做題也要限時訓練。事後對試題中存在的問題要細心整理,認真揣摩,找出應對之法,久而久之,語文的應試能力就會無形中得到提高。

  學習方法因人而異,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對任何人都適用的一點就是廣泛地涉獵,艱辛地付出,不斷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看過"高三語文學習心得 高三語文學習經驗 "的還:

  1.高三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2.關於高考狀元談語文學習經驗

  3.高三語文教學心得

看過" 高三語文複習方法 "的還: